第九十六章 沉重的責任

在楊帆身體力行解釋了一番君子器藏於身待時而動以後,武媚娘只能軟綿無力的躺在榻上。

見到楊帆在杏兒梳理下準備出門,武媚娘打了哈欠,慵懶無力的問道:“夫君這是要出去麼?”

楊帆回頭微微一笑道:“媚娘好生歇息,福伯說楊家坪的琉璃作坊第一批成品已經出來,某去看看,順便考查一下那羣小子訓練得如何。”

武媚娘一臉欣喜地道:“琉璃產品已經出來了麼?那豈不是說,長安城內的幾處琉璃店鋪可以開業了?”

楊帆滿是自豪,說道:“那是當然,等一會兒某會先去程府,告知程伯伯計劃已經可以啓動,然後就前往楊家坪,以後這些事情可要辛苦媚娘了。”

聽到楊帆的話,武媚娘一臉興奮,小腦袋點得像小雞啄米一般,連痠軟無力的嬌軀都緩和了一些。

看着武媚娘財迷的模樣,讓楊帆不由暗暗發笑,這娘們當不成皇帝,如今都快鑽進錢眼裡面去了。

伏下身去,親親吻了一下武媚孃的額頭,轉身邁起大步離去。

用手捂着自己的額頭,癡癡的望着楊帆身影消失的方向,武媚娘一雙美眸變得有些迷離。

自己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居然能得到一個如此體貼夫君。

好一會兒功夫,嬌巧的瓊鼻用力吸了吸,屋內的氣味尚未散去,讓她心跳耳熱。

體會着榻上的粘溼感,不由讓她一陣臉紅。

看到垂着頭站在一旁望着自己偷笑的杏兒,武媚娘勉力撐起酥軟的身子,捏了一把杏兒的臉蛋笑道:

“小丫頭騙子,還不趕快扶我起來沐浴一番,以後有你吃苦的時候,到時候看你還笑不笑?到時候可不要求饒。”

杏兒頓時羞得面紅耳赤,垂首不敢說話,不過臉上卻滿是期待。

******

巳時末,楊帆與幾個護衛騎着快馬往楊家坪疾馳而去。

雖然此時已屬於夏末,午時的陽光還是很熱,雖然沒有了三伏天的酷暑,顛簸不平的道路以及揚起的塵灰讓楊帆有些不適。

古代的交通就是這麼不便,馬匹就相當於後世的私家車。

可道路太差,想要快一些又有些受罪,想要舒服一些時間又有些漫長。

楊帆不由心心念念起後世的寬大柏油路,以及風馳電掣一般的高鐵與飛機。

高鐵與飛機想想就行,倒是水泥路如果有機會倒是可以修建一條。

因爲他們騎的都是膘肥力壯的快馬,思緒間,在正午時分就趕到了楊家坪。

此時的楊家坪已經基本完工,寬大的青石街道上人來人往。

如果不知道的人還以爲來到了某個長安的坊市呢!

雖然說大唐是盛世,但一路上見到的百姓大多都是面黃肌瘦、衣着襤褸、神情麻木。

而如今在這街道見到的卻是面色飽滿、衣着乾淨、三三兩兩有說有笑,這纔是一副盛世的模樣嘛!

一股豪氣從心底涌出,這可是自己親手打造的小城,能有如此盛景,怎能不讓楊帆激動。

如果這一盛景具有可複製性以及延續性,就說明自己的做法在古代也是可行的。

完全有可能以點帶面逐漸推動這個落後的時代前進,心中的那一塊大石頭終於感覺輕了一些。

“這不忠義伯麼?”

“大家快看,

忠義伯回來看我們了!”

……

不知是誰認出了楊帆的身份,大喊一聲,街道一下子喧鬧了起來,衆人紛紛朝着楊帆這邊靠攏。

不一會兒功夫,街道上就聚集了幾百人。

只見一個五十來歲的老者有些顫巍巍地走了出來。

楊帆身前的一個護衛趕緊攔住此人,問道:“汝有何事?”

看着人高馬大的護衛,老人有些害怕。

揮了揮手讓這些護衛讓開,楊帆上前一步問道:“老人家是否有事找某?”

見到楊帆親自上前搭話,這名老人激動地道:“老漢乃一介草民,叫陳三,當不得忠義伯如此稱呼,伯爵直接叫我陳老三就行。”

接着撲通一聲跪下含着淚感謝道:“老漢一家受災以後衣食無着,得伯爵活命之恩,我們父子如今在工坊幹活,不僅有了住處,而且還有糧食與銀錢,伯爵乃菩薩在世,請受老漢一拜。”

說完在青石板上砰砰磕了幾個響頭。

這倒把楊帆整的有些懵了,這個老人有些不講規矩呀,一言不合就下跪。

自己一個小年輕,讓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磕頭,真有些不是滋味。

正想趕緊扶他起來,只見街道上的人羣呼啦啦的跪了下來。

忠義伯仁德,請受某楊……

多謝恩公活命之恩……

忠義伯長命百歲、公侯萬世……

陳三身後的一羣人,不知是誰起的頭,突然紛紛像風吹浪乳一般,全都跪下不斷對着楊帆磕頭。

“大家快起來……”

這下讓楊帆有些慌了神,一邊扶起靠近他的幾個人,一邊喊道。

只是剛把這人扶起,那人又跪下,這些根本不聽勸,看到這幅場景,楊帆沒有再扶起他們。

聽着這些讚頌之詞,望着眼前一片片向他磕頭感恩的百姓,楊帆只覺得有一股熱血直衝心頭。

大唐的百姓是最勤勞的,也是世界最善良最懂得感恩的人。

他們纔不管誰當皇帝,不管這個國家的名號是什麼。

他們只有一個最簡單最樸實的願望,吃飽穿暖。

誰讓他們吃飽飯,誰就是他們的恩人,誰能讓他們吃飽飯,誰就是他們的天。

忠君愛國,在他們眼裡一文不值,他們都是一羣泥腿子,他們不懂,也不想知道。

只是清楚誰給我飯吃,給我屋住,我就死心塌地的跟誰。

這也是爲什麼後世力捧李世民爲一代明君的原因。

因爲李世民能讓更多的百姓吃飽飯,所以百姓們就挺他,史學家們挺讚美他。

至於弒兄奪嫡、逼父讓位,殺弟奪妻、霸佔弟媳,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事,與他們毛關係也沒有。

只要你讓我們吃飽飯,你就是明君、你就是千古一帝。

什麼道德仁義、禮義廉恥,都不及一頓能活命的米飯、一處遮風擋雨的房屋。

百姓就是這麼樸實、就是這麼純粹,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李世民如同漢靈帝一般,只懂得吃喝享樂,弄得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你能想象得到史料會如何抨擊他。

幸運的是,他知恥而後勇,展現出了勤政愛民的一面,讓大多數的百姓吃飽了飯。

因此他所做的一切錯誤都能被說成情有可原,一切污點也只人無完人的瑕疵。

所以根本不用他更改史書,老百姓就已經替他說話了,甚至還爲他歌功頌德。

人孰無過?只要是爲了絕大部分人好,只要能讓百姓過上好生活,即使是道德上有些缺陷,也是可以原諒的。

這就是爲什麼在道德上渣得一塌糊塗的李世民,卻能成了千古一帝的原因。

此時的楊帆,這纔有了深深的感觸。

想到這兒,楊帆感覺自己肩上的責任又沉重了一分,他不知道,自己小小的臂膀能扛起多少百姓的期盼。

但他知道,在他能力範圍之內,以後當會盡其所能。

第一百四十三章 受傷第五百六十章姐妹同心第五百七十六章風雲涌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可還滿意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報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計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計第五百五十七章驚慌失措第七百五十九章作爲穿越者的責任第四百一十九章嚇尿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名聲第一百五十六章 想發國難財第四百六十二章 發榜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錯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底的夢想第三百七十八章 會哭的孩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長生不老的美夢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四十九章 海內冤之第四百三十章 真是欠扁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意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長安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都有私心第七百五十四章競標會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門討教第七十九章 帝王命格第三百一十一章立威第六百二十章作詩打臉第六百二十七章不怎麼樣第二百二十一章利益捆綁第三百九十一章 招供第三百六十八章武媚孃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七章 勸誡第七百章狗咬狗第二百九十四章 前朝公主第一百二十九章打一下試試第一十九章 原來當棒錘更讓人害怕第一百一十八章無事獻殷勤第四百六十八章 別樣的早朝第六百三十八章有恃無恐第五百六十七章我也要當新娘第三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九十三章各方反應第二百八十四章 獎勵?懲罰?第四百六十九章 欺軟怕硬第七百零一章連哄帶嚇第七十二章 貪財的二舅哥第四百八十五章各方算計第三百四十六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七十四章服軟第六百八十六章末路第七百章狗咬狗第一百九十七章 拜年二十三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劃第六百一十九章踐行第七百零三章坑錢第一百三十章 傾城佳人第一百五十章老狐狸教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議爭鋒(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此地無銀三百零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五百六十六章迎親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九十七章 半吊子也能革新第七百五十九章作爲穿越者的責任第五百四十五章算計第四百七十五章屬狗的第七百一十六章上官儀第七百五十二章絕對有問題第三百二十章 戰雲密佈第四百章 斷爾狗腿,說到做到!第五百零九章包圍第三百五十四章人比人氣死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兒暢想第七章 心態的轉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被人妒是庸才第三百四十六章 忍無可忍第六百四十六章後繼有人第五百六十二章突然的轉變第三百二十一章 抱怨第四百五十三章談心第六十六章 羸定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勸誡第八十三章 又來找茬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憋屈第七百六十六章離間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一百九十九章改主意第一章 天花瘟疫第七百一十七章榮辱不驚第六百三十八章有恃無恐第三百九十八章居然被人上門找碴第二百八十四章 獎勵?懲罰?第三百二十八章逼供(下)第四十七章 魏王施壓第一百六十一章 給大佬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