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忠言張九齡

張九齡顯然是被排擠出衆官之外,沒有一個人過來跟他搭訕的,甚至都沒有人看他一眼。並不是因爲張九齡有多討人嫌,是因爲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自古以來,當官的那個不貪,如果當官的不貪的話,那就跟張九齡一樣,是會受到衆人排擠的,也難爲了張九齡一個老人家,不貪不腐竟然坐上了中書令的高位。

人羣之中,除去宰相身邊圍滿了文武百官之外,還有一個人,身邊也多多少少圍了不少的官員,那就是大理寺卿高嶽。本來高嶽也只是一個三品小官而已並不能引起周圍那些一品、二品大員的注意。只是就是論事,現在舉國之重的太子入大理寺之案就是這個高嶽親自受理了,而且在這百官之間還相傳,昨天高嶽受到了惠妃娘娘的覲見。這些百官自然知道惠妃娘娘的身份,在這皇宮之中除去玄宗和高力士,說話最有威力的那就是惠妃娘娘了,那再後宮真是神一般的傳說,迷一樣的存在。

一個不知名的二品大員湊到高嶽前面說:“高兄呀,此次這件事兒你怎麼處理呀。”

高嶽看了看這個二品大員,藐視一眼,雙手抱拳朝天說:“自然要秉公處理,讓陛下裁斷了。”高嶽這話雖然說的滴水不漏,只不過這語氣之中充滿的不懈的味道,彷彿那太子李瑛的命就在自己的手中般。

這二品大員自然比着高嶽有見識,能比高嶽高上一級,自然有他的道理。二品大員略微的搖搖頭,笑呵呵的說:“高兄,我根韋兄還有些事情,等下在聊。”說着,就走到了一旁不搭理高嶽了。

高嶽藐視的看了那二品大員一眼,自言的說:“哼,等過了今日,我非讓你跪倒我面前求我不可。”話語之中毫不避諱。原本還想跟高嶽說兩句話的官員們也都搖了搖頭轉身去了別人。

其實高嶽是被惠妃給巨大糖體炮彈給撞暈了,犯了這官場之上最大忌,那就是看不起人。在這瞬息萬變的官場之上,你如果完全瞭解對手,而且包括對手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全部瞭解的話,那麼你可以完全去踩這個人,如果你不是很瞭解對手,而且對手的官職還比自己大,並且知道自己要升官了,但是還不是很確定的時候,就去搶先去踩這個人的話,無疑輸的機率很大。而且還可能因此連原本的升官都給丟了。

正在高嶽藐視全場的人的時候,一個太監推開的碩大的木門,官員們也都站好了隊伍,準備進入大明宮。

待官員們進去之後,只見高力士站在龍椅的一腳,高聲喊道:“上朝。”

玄宗從屏風後面走了出來,坐上了龍椅上,下面的文武百官都跪下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額,下面的自行腦補,電視劇上面挺多了,龍兒描寫的也就是那麼個意思。)

“衆愛卿平身”玄宗高聲說道。

“謝陛下”衆人才有呼呼啦啦的起來站好。

“有本啓奏,無本退朝。”高力士高聲叫到。

“臣有本啓奏”只見中書令張九齡緩步走到最中央拱手彎腰的說道。

玄宗對這個中書令還是非常滿意的,可以說張九齡能走到這一步,完全是得益於玄宗傷勢自己那剛直不阿的性格。玄宗笑呵呵的說:“愛卿請講。”

“陛下,太子入獄大理寺之事,這本是陛下的家事,臣不應該管,只是太子乃儲君,太子爺年幼不懂事,還望陛下三思。”張九齡鏗鏘有力的說,寂靜的大明宮內全都是張九齡一個人的聲音。

玄宗原本也不想提太子之事,按照玄宗的意思,先將這太子關了幾天,然後在另作打算,只是這張九齡今天這麼不開眼,竟然提到了此事。只是這張九齡所說正和玄宗的心事,玄宗也不打算嚴懲太子,昨天他也是見了楚留香,玄宗不是個不開明的人,自己都略微能對楚留香動心,更何況一個毛都爲長齊的孩子了。而至於結黨營私之事,玄宗也調查了,太子李靈兒和鄂王李瑤,光王李琚雖然長來往,但是都是喝酒聊天,也沒有什麼拉攏官員之事。只不過礙於惠妃的面子,又礙於太子囂張的態度,和騙自己的話,玄宗想多關他兩日罷了。此事張九齡提出來,雖然玄宗有些不情願,但是還是想順水推舟將太子給救出來。

只是玄宗還未說話,有一個人就站了出來,那就是宰相李林甫。只見李林甫站出來看了一眼張九齡高聲道:“陛下,臣認爲太子結黨營私之事不可大意呀。”

張九齡也是轉過頭來看看李林甫厲聲道:“回稟陛下,自古以來驪姬、江充、賈南風與獨孤皇后等人之事,還望陛下三思。”張九齡這句話可是一下子將玄宗的心給提到了嗓子眼,他自然知道張就所說的四人之事,是何事。

驪姬(春秋),山西人,本是驪戎首領的女兒,被晉獻公虜入晉國成爲獻公的妃子,她使計離間了獻公與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間的感情,並設計殺死了太子申生,製造了“驪姬傾晉”、“驪姬亂晉”。

江充則是在作爲帝王將相家譜的正史中,江充因‘巫蠱之禍’以“大奸”而遺臭萬年。

賈南風,即惠賈皇后,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人。她是西晉時期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賈充的女兒。貌醜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專權,是西晉時期“八王之亂”的始作俑者之一。

文獻皇后獨孤伽羅(543年—602年),隋朝雲中人,北周大司馬獨孤信之七女。獨孤信見楊堅相貌奇偉,器宇軒昂,故將伽羅女許配爲婚,時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後,封爲皇后。獨孤氏好讀書,通達古今,是楊堅稱帝的積極支持者,西元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封爲皇后。獨孤氏性妒忌,不設三妃,其時多爲文帝籌策,干預朝政,看法與文帝不謀而合,宮中稱爲“二聖”,更是曾廢立宮中太子。

想到張九齡所說的事,在看一看現在自己身邊的武惠妃,玄宗不由得冒了一身的冷汗。此時朝中的大臣們也是議論紛紛,能當上大臣的並不是什麼平庸無能之輩,張九齡所說的四人之事,各位寒窗苦讀十餘年的大臣們自然也是知曉的。

此時的李林甫看着龍椅之上坐立不安的玄宗,眉頭微皺,高聲說道:“陛下,還望三思。”

張九齡則是看都不看李林甫一眼,站直了身板,立在這朝堂之上。

第35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05章 我養你第331章 夢斷秦娥娛樂會所第296章 身孕第10章 有人找事兒第231章 紅葉會的規劃第129章 遣唐使山本五十六第278章 丫鬟青青第340章 送錢第180章 蘇果鬥富第136章 世界上第一家麥當勞第89章 感情呀感情第152章 兩女逼問許天龍第18章 收復西街(下)第389章 蕭牆之禍第171章 紅葉會被山寨了第215章 笑面陰人許天龍第198章 招聘文士第83章 進場第135章 叛逆的南玉第40章 灞橋之戰中第79章 綠豆湯啊綠豆湯第121章 王一飛順手牽羊第326章 試探行爲第249章 寧巧之的幽怨第50章 王一飛獲救第296章 身孕第44章 被捕第162章 極品老丈人第216章 許天龍的往事第244章 天子犯法與心情同罪第385章 靈兒之言第269章 踩踏事故第294章 長安,歸第360章 玉環投懷第47章 同病相憐第239章 排骨麪的幸福第230章 孫壽昌埋藏在心底的事情第311章 李白和楊玉環第381章 婚劫第223章 可怕的丈母孃第51章 太子也不好當第275章 早飯和戰術討論會第151章 許天龍第8章 晨鬧第308章 別叫我楊玉環第82章 惠妃的利誘第289章 毀滅世界的力量第371章 神人夏葉第110章 盜聖南風第219章 演戲,咱們這是演戲第259章 關鍵人物孫忠第328章 玉瑤救爹第341章 收錢第377章 敗露第82章 惠妃的利誘第315章 難道李大人是鍾子期第355章 二小人勸玉環第391章 舊識第310章 拉攏李白第86章 玄宗不愧爲玄宗第179章 留香品咖啡第346章 審案第182章 認真的雲裳第366章 冊妃詔第119章 盜聖加蠢賊第28章 乞丐洪七公第365章 張九齡的胸懷第389章 蕭牆之禍第90章 兩情之間第84章 焦點李靈兒第238章 謝阿蠻的心事第377章 敗露第45章 惡毒的太子第31章 洪老二第248章 壞人王一飛第168章 楚留香的經營決策第124章 偉大愛情第330章 青史酒局第141章 壽王找玉環第226章 發誓第333章 會見李持盈(下)第331章 夢斷秦娥娛樂會所第56章 白四的下場第153章 馬車上第275章 早飯和戰術討論會第253章 鐵鏈下的女人們第185章 三拳第258章 又是夢境第72章 禍起第257章 鵲姑的往事第106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104章 東瀛的女忍者第45章 惡毒的太子第387章 金鑾殿第373章 蘇果獻計第359章 郭富貴死了第374章 蘇果經商第125章 玉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