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讓開,朕要裝逼了

第二日,清晨之時,紫氣東來,明光微露。

長安城皇宮,太極殿內,紅柱參天,金鑾肅穆,羣臣整袍,斂容屏氣。

李世民一身龍袍,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一身煌然霸氣,目斂神光。

殿內,一名官員站了出來,他開口言道:“陛下,戶部已清點出含嘉倉洛口倉餘糧,可……遠不夠河東賑災所需………”

此人身穿袞冕緋色官袍,冕有九旒,青衣𫄸裳,繡有九章紋,金玉飾劍鏢首,位列文臣首排,而他,正是當朝戶部尚書戴胄。

李世民回道:“朕其實心中有數,兩倉積糧不過一年,唉,又能有多少糧食呢?”

然後,一名身材瘦削,寬眉冷臉的老頭,走出文臣隊列,他正是歷史上李世民又愛又恨的鐵頭娃,魏徵!

魏徵敬聲請言:“陛下,河東道流民四散,並且已有向京畿道匯聚的趨勢,朝廷必須提早安頓,否則必將影響今年百姓過冬啊。”

李世民聽後,眉宇微撇,嘴角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然後毫不猶豫的說道:“那便只有興河東水利,廣修河道,以疏河東秋洪~”

此話一落,除卻房玄齡杜如晦以及程憨子三人心中一樂,無不滿堂皆驚。

房玄齡杜如晦互視一眼,眼存戲謔,陛下分明是要開始裝逼了啊~

頓時,殿下低聲議論四起,哪怕是個武將都知道,以現在大唐的國力,怎麼可能修得起河道?而且還是涵蓋河東道三州水利?

這種勞民傷財的法子,陛下怎會如此冒言?!

羣臣首列的國舅長孫無忌都是眉鋒一撇,以他多年對李世民的瞭解,難不成陛下是故意爲之?那陛下又有着什麼把握呢?

魏徵聽言,連忙面色一變,衝了出來急忙說道:“陛下,不可!天時不利,國庫拮据,此時修繕水利,廣通河道乃勞民傷財之舉,且河東道非一州一縣之地,再加上災民流連,若冒然此舉,豈不是動搖我大唐國本?!”

隨後,一衆御史臺的諫議大夫紛紛奏言,滔滔不絕,大談此法之弊!

李世民慢悠悠的聽着魏徵等諫議大夫和文臣的諫言,拒不對言,直到殿下說了足足一刻鐘,李世民才慢慢有了動作。

都說完了是吧?說完了就讓開,朕要開始裝逼了~

李世民緩緩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虎目沉光的掃視了一眼朝野衆臣,他之前本以爲,天下英才皆聚於這太極殿內,但,所謂的朝野能人無數,卻無一人能有着唐小子的眼光與治國之才………

李世民裝作嚴肅的緩緩說道:“可朕,卻非要修繕這水利!朕不僅要修繕水利,還要疏通河東道五大河道,修建明渠,通達黃河!”

嘶~

臺下羣臣一下子就愣住了,今日陛下是怎麼了?雖然陛下有時候是有點頭鐵,但從未像今日這樣莽撞過啊!

沒看到朝野上下一片反對的聲音嗎…………

雖說相傳帝皇手掌天下萬物萬民的生死,高高在上,擁有着絕對的權利。

其實在華夏曆史上很多朝代,並不然。

朝野上下,也並非帝王的一言堂,當朝中大臣的聲音反對到了一定程度,也會存在很多制衡,哪怕身爲帝王,有時也是無可奈何。

李世民冷聲一喝:“呵呵,那爾等說說,我大唐應該如何解這秋洪之災?又如何安頓河東道三州災民?!”

羣臣靜寂,暫且無人敢作言。

只有鐵頭娃魏徵站了出來,

昂首挺立,對着李世民說道:“陛下!就算秋洪一時無解,也可靜修德政,與民生息。

絕不可妄下此等之法,此乃動搖國之根基的大事,陛下若真要堅持此舉,與那隋煬帝又有何異?!”

羣臣心中一嘆,還好鐵頭娃又開始上勁兒了~這樣至少沒他們什麼事兒了,眼觀鼻鼻觀心的看戲就成……

隋煬帝?!

李世民雖說心中拳拳在握,但聽到這田舍郎的這句話,還是忍不住氣的拳頭都握緊了幾分。

隋煬帝!這狗東西居然拿朕與隋煬帝相比!彼其娘之!

但李世民並沒有像往常一般怒色隨面,反而嘴角一彎,沉聲說道:“那玄成,你且說說,這滿殿衆臣可有一人能有一良策,既解河東秋洪,也可賑濟無數流民,還可使後面災荒一勞永逸?”

隨之李世民大手一揮,示意讓他看看這滿堂重臣!

魏徵老眉一皺,彷彿感覺到了什麼不對勁,按道理來說陛下現在不應該跳着腳冷言冷語嗎?怎的今日劇情不按劇本走了?

魏徵遲疑一聲,心中端不定李世民爲何會這樣說:“這………”

這種良策,哪怕是杜如晦房玄齡那兩個老東西都不敢想的吧~

房杜二人看了一眼一時卡殼的魏徵,既然老闆都要開始了,那麼房玄齡和杜如晦這種忠心員工肯定是很有眼力見兒的。

房玄齡直接上前,面色沉重的說道:“陛下,此等治國大計,哪怕朝野衆官能夠想到,也要一段時間斟酌啊~”

杜如晦也當起了捧哏:“陛下,恕微臣愚昧,難不成真有此等計策,可決萬民福祉?”

房玄齡杜如晦裝着樣子,開了個左右兩開的話頭,隨後便引起了羣臣進諫,都說道此等治國大計並非是一朝一夕能夠想出來的,並非他們不中用啊~

李世民聽完,正了正身子,直視殿下衆臣,沉聲一笑,隨後中氣十足的說道:“若是說朕有此等治國大計呢?!”

羣臣又驚,紛紛盯着龍椅上的李世民。

難怪陛下今日誌得意滿,原來是籌備好了打他們臉來了…………

長孫無忌的眼力見自然是不差於房杜二人的,都是混朝廷的老陰比,誰比不過誰呢?

隨後也是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可否將此治國良策說出來,與臣等解惑?臣等愚昧,實在想不出是有何法能做到如此啊………”

這一手捧哏的功夫,長孫無忌自然也是練得爐火純青的。

畢竟往常許多時候與世家權族爭鋒,都是李世民與長孫無忌都是紅臉白臉互相唱,這點心思二人自然互相心有所知。

這時,李世民方纔老神在在的說道:“好,那朕且說說!”

李世民坐了下來,想了想,便從得到明年大唐天時說起,再是河東道地形,再談水利之工。

又以工代賑之法串聯水利和災民的關係,這樣一來,一套完美的澇旱寒三災解決之法便在羣臣面前出現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某要辦了他第293章 想聽,交學費啊第504章 這小子真的會第九十三章 今年寒災要開始了第637章 直接預判第477章 程咬金:反客爲主第二十三章 給我廢了他第262章 馬驚第657章 鄭賢妃第270章 王家的厚臉皮第418章 凡哥,我被揍了第595章 當年的案宗第二章 系統:啥都沒有第665章 小麥與饅頭第七十二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81章 李世民:你還朕錢財第一百四十章 變幻無常女人心第337章 九彩琉璃珠?第693章 孫老何不留下第二十七章 你以爲你是程咬金?第520章 PS(祝大家新年安康)第253章 唐蘇凡鬥程咬金第508章 不是說大唐很窮嗎第577章 出城第一十七章 劉木匠的眼光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崇義拜師第二百二十四章 太子拜師(二)第522章 惡奴與惡主第247章 我們去搭個手把第一百五十一章 羊毛計第七十三章 陛下要來拜見你們第一百零八章 素描美人圖第372章 兩派爭議唐蘇凡第344章 賀庭大當家的第480章 老大被揍傻了?第400章 愣木頭第661章 出現在長安城的饅頭第417章 學子會三關第633章 乖師侄,回去吧第270章 王家的厚臉皮第二章 系統:啥都沒有第669章 李世民:朕該知道嗎?第687章 你這樣顯得我很呆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窩是嫩爹第367章 西勇武侯賀金第二百二十章 義工馬周第248章 唐蘇凡的疑惑第401章 頡利:那就打第371章 太子首登朝第359章 唐蘇凡要人第一十四章 得位不正第575章 李世民的盛怒第483章 見過各位姐姐第一百八十一章 爬犁、雪橇第649章 兄弟,甲不錯啊第五章 賭‘未來事’第265章 好像蘇凡堂弟第八十七章 堆哪兒第304章 能流氓何必好言好語第245章 大佬齊聚第675章 陛下這是又又又打秋風啊第二十八章 新奇的茶葉第280章 家父崔二河第301章 有事請您幫個忙第一百二十六章 硬核表白第八十二章 醉酒第319章 這錢你必須收,這活我們必須幹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角的演講第387章 侯爺府第657章 鄭賢妃第507章 今天的皇帝有點狂第551章 什麼塞亞人?第402章 李績,你賣隊友乎!第634章 這唐蘇凡果然不是好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角的演講第297章 不,這爵位你必須要第441章 年節到第七十六章 超級加輩第301章 有事請您幫個忙第383章 程咬金的憋屈第一百三十章 一頭撞進王爺府第473章 對!唐小子能第六十八章 你有實力跟長孫家拼嗎?第二十四章 跟我走吧第615章 陛下在憋大招?第616章 這是那逆子寫的?第455章 法器,千里眼第554章 大唐奸相李義府第371章 太子首登朝第四十九章 廣告是誰?爲何要打他第492章 大唐‘好鄰居’第523章 算你十貫又如何?第472章 孫氏病倒第五十七章 詩會頭籌第398章 柴家父女第四十一章 土匪納糧記第一百九十六章 瞻天卦大亂第四章 讓開,我要裝逼了第九十六章 管教大侄子啊~第404章 氣兒還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