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二章 褚遂良要逼宮?(一)

李象聽了點頭,“那我們應該做呢?”

顧青微笑說道,“居安思危,即便如今大唐已經天下無敵了,我們眼中也需要有一個假想敵,讓我們不要停下發展的腳步繼續強大,用如今更加富裕的國力,將實力更加的往上提高一步。”

“那父皇爲什麼要這麼做呢,就像老師說的以扼殺軍力來把君權抓在手中,如果將來要更好的統治要扼殺民智來統領天下呢。”

會提問是一件好事,這說明李象在思考了,如果李象不提問只是接受自己倒也不會教授他什麼,接着對李象說道,“你父皇想要把兵權抓在自己的手中其實就是一種不自信,對自己能力的懷疑,他能不能讓蘇定方大將軍聽從自己?你父皇害怕,害怕蘇定方會不聽他的,還有一個層面就是說,我和蘇定方將軍是好兄弟,你父皇看我不慣,也會牽連蘇定方大將軍。”

“父皇這叫剛愎自用?”李象疑惑着。

“有這麼一個意思,更多的是你父皇不敢面對,害怕面對,是一種逃避的表現。”顧青對李象說着話,“當然了在朝中有一種話語叫做功高蓋主,你父皇是皇帝,可是你父皇害怕手下的人比他更有本事,所以你父皇寧可不要這個有本事的也要幾個蠢貨來聽從自己,這就是一種逃避的態度,從而上行下效會出現一種惡性循環,只會越來越差。”

李象用力點頭像是聽懂了,“那麼要怎麼避免這種情況呢?”

“其實避免這種情況的辦法就在眼前,只是你父皇看不到。”顧青耐心對李象說道,“如今科舉制度其實就是一種很好的用人制度,還有試用淘汰制度,有本事的坐上去,沒本事的只能往下排,而不是說由你父皇一手安排,帝王的權力不是私有的,也需要反饋給天下的,反饋給朝臣的,你父皇這一點沒有做好,就會導致軍中產生變故。”

李象點頭,“所以軍中用人也需要按照這種辦法。”

“其實說來也是可惜,就像褚遂良說的,帝王也是有私心的。”顧青對李象說道,“帝王希望兵權抓在自己的手中,有此來控制軍權,只有這樣你父皇纔可以安心,或許是你父皇不得不這麼做,尤其是長安的守備是他不信任的人,他更加地會坐立不安,你父皇手中是沒有刀的。”

李象聽了越加疑惑,“這不是矛盾了嗎?”

“兵權是最敏感的地方,想要分化和控制兵權確實需要這麼做,可是你父皇做錯了,不應該這麼做,而是層層挑選,或者從下提拔,這樣或許更好,而不是選幾個對自己忠心的人去指揮大軍,而不去考慮這種人會不會行軍打仗,這是你父皇做錯的一個地方,光是這麼一個地方機會導致軍心渙散,加之蘇定方大將軍兩手空空離開,這樣會讓軍中很多將領絕對帝王不信任他們,這種不信任也是相互的,更會讓將領也不信任君王。”

“嗷。”李象認真的點頭,“謝謝老師,學生又學到了。”

看着李象的小臉微微泛紅,好像有些喝醉了,拿過一旁的啤酒,“你別喝了,在喝就喝醉了。”

“嘿嘿嘿。”李象癡癡一笑,醉暈當場。

顧青看着自己手中的酒水,沒這麼烈呀,這小子酒量也太差了,想着細細聞了聞酒香,喝了一口也沒覺得味道什麼地方不對勁。

幾日後的甘露殿,王金心中正在着急,情況還是和往日一樣,李承乾像是和顧青槓上了,只是王金知道最近送來的東西越來越少了宮中有些太監已經開始餓肚子了。

一個小太監來到李承乾面前稟報,“陛下,尚書令裴行儉求見。”

“讓他進來。”李承乾一邊看着奏章說道。

裴行儉穿着尚書令的官服走入甘露殿中面對李承乾說道,“陛下,軍中最近不少將士要辭官,而且軍中有不少的流言。”

“這件事朕知道,已經交給兵部去管了。”李承乾擡頭看着裴行儉。

“陛下!”裴行儉再次說道,“其實這件事的源頭還是蘇定方大將軍,蘇定方功高勞苦軍中一直以來聲望不小,只是這次蘇定方大將軍的離開讓軍中士氣低落,加之蘇定方大將軍沒有受到封賞,軍中才會出現流言,對蘇定方大將軍的爵位還請陛下三思。”

“朕知道,朕都知道。”李承乾點頭。

裴行儉感覺到李承乾眼中的警惕,倒也不是很在乎,也早就不用在乎了,躬身說話道,“即然陛下都已經明白了,臣也不必多言,告退了。”

李承乾點頭讓裴行儉離開。

過了半個時辰,又一個小太監來報,“陛下,御史大夫上官儀求見。”

李承乾同樣讓上官儀進來說道,“禮部安排晉王的婚事如何了。”

“一切都在佈置中。”上官儀行禮回答,“陛下,最近軍中流言四起,不可不察,蘇定方大將軍辭官而走,陛下何故如此不管不問。”

“上官儀,朕問你,如果蘇定方哪日投靠了顧青,你教朕如何?”李承乾反問。

上官儀面對李承乾也說道,“顧青軟禁在村子中,如今也快要離開相國之位,顧家更是起誓,顧家世代子孫不得入朝爲官,臣以爲顧青不足爲懼,況且蘇定方已然辭官,何懼之有。”

何懼之有,李承乾聽到這話心中再次回想起當初與顧青在桃花林中的情形。

又一個小太監來報說道,“陛下,中書令褚遂良求見。”

“讓他進來。”李承乾點頭。

褚遂良一步步走入甘露殿中拿出一份奏章說道,“陛下,蘇定方大將軍爲國征戰,立功無數,此番辭官念其積患已久,封其洛水河縣縣候,賜良田三百傾,世襲罔替。”

褚遂良再次上前一步,“還請陛下蓋印!”

“褚遂良,你什麼意思!”李承乾喝罵道,“你眼裡還有朕嗎?你們一個個都想過朕的苦衷嗎?你們知道顧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嗎?”

“陛下,蘇定方已經交出兵權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派鬥老臣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來掌舵第九百五十四章 李君羨的對象?第三百八十九章 智商問題第一千五十八章 分錢對話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間煉獄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泰警告李佑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雨不停歇第七百八十一章 悔悟第九百八十八章 李二再入長安第七十五章 請假條(二)別誤會,這不是我的請假條第五百六十三章 繼承(三)第一百三十章 琉璃驚長安第一千七十九章 半道禍事第一千零七章 顧曉的哀嚎第五百三十一章 絲路戰爭(二)第一百十八章 高陽被俘(後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也建書院第二百五十八章第四十七章 大鬧朱雀大街第三百四十四章 房玄齡的衣鉢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詭異的急行軍。第六百二十四章 好武器第五百七十五章 給李二一家做飯第五百九十章 李恪心事第二百四十四章 再戰言官(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準備返航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相遇第二百五十七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世人的騙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可疑可疑第七百章 不讓插手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泰和李承乾第十六章 買賣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二猜測第八百九十六章 伍老七懂了第九十七章 怪老頭的話第二十二章 拿捏第七百四十九章 信第六百一十章 李二到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絲路戰爭(四)第四十五章 釀酒風雲(二)第一千零七章 顧曉的哀嚎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傳聞與見證(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因爲你懶第三百四十五章 歸長安第六百三十九章 動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歸心似箭第四百五十章 作亂第五百三十一章 絲路戰爭(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反撲第一千三十七章 掙錢計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吏部風雲第二百八十一章 又一奇女子第七百八十五章 顧曉的疑惑第五百三十八章 思路戰爭(八)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唐年輕人 (一)第六百零二章 鳳鳴長安(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高陽的狠第五百六十四章 繼承(四)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歷史的影子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伍老七與南詔王第八百九十三章 狄仁傑的問第一千三百四十九九章 東海的神蹟第一百零九章 李泰求題(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明達一個第四百六十九章 切莫大意第二百二十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七十九章 接連的手段第六百七十三章 顧青教李治(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立碑第三百七十一章 朝堂風浪(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白日飛昇第二十章 不堪入目第一百二十九章 都是算計(二)第五百七十章 李二問話第五百七十八章 煩惱煩惱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嫌隙第六百五十四章 他自己說的第四十四章 釀酒風雲(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路遇太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征前夕第一百二十七章 與子成說,此生契闊第七百二十一章 再聞二賢莊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要挾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帝相不合第七百五十三章 程咬金的聰明(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吏部風雲第一千二十九章 需要時間第八章 一人一文錢(二)第三百六十章 顧青鬥權貴第六百七十章 密室第一千九十章 不緊不慢第八百九十八章 趙瑞離開第六百六十二章 墨家交鋒第一千八十二章 生菜第二百三十一章 開科舉第六百四十八章 誘捕侯君集(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歸長安第二百一十四章 支援祁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