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顧青上朝

李泰說的古國是什麼,自己心裡是知道的,亞特蘭蒂斯?歷史上的一些迷到了後世也是還沒有解開,遠古時期的文明到底是什麼樣了,中原也有這些古文明的遺蹟,歷史的變遷各個大陸的浮沉,顧青不想去糾結這些東西了,都太過縹緲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長安。

“胖子,咱們是兄弟,有些話我無法對你說。”顧青說道。

“行吧。”李泰只好妥協,顧青是自己過命的兄弟,逼得太緊也不好,“我只是疑惑,如果有一日你覺得你可以告訴我了,再說吧。”

“我去上朝了。”顧青朝着李泰拱拱手,走在清晨的長安街上,長安的百姓們很勤勞,即使實在大冬天都一戶戶打開了家門開始爲了這一日的生計忙碌。

顧青一步步走到承天門前,等候開朝的官吏紛紛議論這個相國今日竟然來上朝了。

當朝相國顧青來到承天門前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原本等在這裡上朝的官吏全部站出承天門紛紛都不敢大聲說話。

李承乾正在甘露殿收拾着行裝,準備去上朝聽到內侍的稟報,“顧青竟然來上朝了。”

“確實來了。”內侍回答說道。

“朕知道了。”李承乾的眼神陰翳。

時辰一到宮門打開,顧青邁開腳步進入承天門,一路走到太極殿,褚遂良經不住心中的好奇,“顧青,你今日怎麼來了。”

“怎麼?說的我好像不能來了一般。”顧青淡然笑着,“不歡迎我?”

“只是有些詫異。”褚遂良笑笑說道,“說吧,是不是有什麼事情,還是說與昨日李承乾和狄仁傑之間的事情有關係。”

“狄仁傑和李承乾之間的事情?”

“你不知道嗎?”褚遂良小聲說道,“就是以爲唐儉的案子。”

“原來是這件事情。”顧青依舊站着等候李承乾的到來。

話說到這裡看似聊不下去,褚遂良也站定等着李承乾。

朝堂上的官吏三三兩兩已經快要休沐了,來上朝的官吏不多,不少新晉的年輕官員看着站在百官之首,顧青的背影紛紛好奇,忍不住多看幾眼。

這個相國一直以來都是名聲赫赫,不少人想要見相國一面,如今的顧青已經是整個中原的名人,可是當進入朝堂之後才發現這個相國基本上不來上朝,而且與當今聖上不和睦的傳聞也坐實了,據說當初這個相國還在當今聖上的登基大殿上叫板,當真狂士。

朝臣們紛紛小聲議論着,若是一般人敢在登基大殿上這麼做一定會被處罰,這個顧青不一樣,早在前朝貞觀的時候,顧青就深得李世民的厚愛,而且非常信任,一身神鬼莫測的本事,用火器更是打的諸邊小國膽寒,剛來長安的時候顧青是孫思邈的弟子,孑然一身沒有什麼靠山,愣是靠他自己一個人成爲當朝最有權勢的權貴。

朝堂之上不少大官都和顧青有着關聯,比如說如今的三卿就是顧青建立的,許敬宗,褚遂良,上官儀,許敬宗和上官儀就不用多說了,這兩個人與顧青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還沒發跡的時候他們就在顧青的手下做事。

還有就是褚遂良也是顧青的舊交,更不要說如今朝堂上有多少官吏出自書院,雖然和顧青沒有關係,可是誰都知道那座書院是顧青養的,顧青的一手創建的書院,天下士大夫將來皆出書院,有多少寒門學子對顧青有這麼一份感恩!

又有什麼人可以養的起如此龐大的一座書院,只有富可敵國的顧青。

一個權勢滔天,又有富可敵國家底的相國,如此人物連皇帝都可以叫板,長安顧家,離天尺三。

隨着一聲高呼,李承乾來到太極殿中落坐,羣臣行禮。

李承乾盯着顧青說道,“你今日怎麼有空來上朝了。”

“其實我平時都很有空的,就是懶得來。”顧青說的很輕鬆。

李承乾眼角一陣抽搐,“相國的意思是說,朕的朝堂你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用來是嗎?”

“我若是不來,你心裡一定高興的緊吧。”顧青回頭看了一眼百官說話道,“我也不想和你廢話,我就有話直說了,大唐的馬政該管管了。”

“是嗎?”李承乾很像站起身狠很罵一頓顧青,可是心中沒有這個勇氣,至少自己如今壓不住顧青。

看着站在身後的官吏,顧青又說道,“大唐立過至今,不缺馬,但是缺少好馬!中原各地養馬的說不上太少,不過也不多,這就導致瞭如今中原販馬的人不少都是冒着危險越過邊疆去草原上找馬,期間也有不少人死在了販馬的路上。”

“販賣馬的事情,朝中一直有戶部管理。”李承乾有些不耐煩,“如若相國要論這件事把奏章遞到甘露殿就好了。”

李承乾的意思是不必再多說了,朝臣聽得出來,其實關中的販馬一直以來都有,而且還不少,不過買馬的也不過都是一些富貴人家,窮人家跟本買不起馬匹,雖然說販馬這件事確實朝中有疏漏不過也不是大事,不太明白相國爲什麼把這個提出來。

“爲什麼不統一賣買呢。”顧青走到大殿中央接着說道,“由官家主持,將草原上的馬匹批量購入,而後在統一賣給馬販子,這樣豈不是更好的管理,如果可以的話更可以控制馬屁的數量。”

“朕說了。”李承乾嗓音低沉,“相國若是想要論此事,把奏章遞交到甘露殿便是!”

顧青充耳不聞李承乾的話語,“馬匹不加以管制,有人私藏馬匹怎麼辦,若是藏上數千馬匹豈不是可以隨時組建上千人的騎兵?”

“顧青!”李承乾幾乎要從自己的位置上站起身。

顧青不以爲然說道,“如果有了馬政,第一可以管制馬匹的數量,更可以讓馬匹在中原的價格規範,不會出現哄擡價格的現象,馬販也不必爲了生計出走邊疆,諸位以爲這個馬政如何?”

朝堂之上沒有人敢說話,也沒有人敢答應顧青的話,因爲李承乾已經怒不可遏了。

第一百五十章 天下名揚(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定人選(一)第一百零一 章 駕臨九成宮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治挖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吳王有疑第六百四十七章 師徒談心(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仙人一跳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賬第三百四十章 邊城第七百零七章 顧家擺宴第七百二十三章 高句麗的造作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改不了的大多數第一千章 修路還要繼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太子說呂氏春秋第七百章 不讓插手第四十五章 釀酒風雲(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信第四百五十章 東海議論第一千三十四章 家中溫情第七百零一章 李承乾的釜底抽薪第四百八十九章 人在家中坐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天是雨第八百九十章 得罪許敬宗的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堅守的理由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雨山海關(三)第九百一十六章 倭僧的的眼淚第三百三十二章 出征路上第一百零五章 師徒談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帝相不合第九百八十七章 胖和尚的嘴第一千九十章 不緊不慢第七百零一章 李承乾的釜底抽薪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他一直都在故鄉第二百九十一章 舞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伍老七與南詔王第四十三章 借天之力爲己用第二百八十章 不敬上蒼(下)第一千四十三章 父子談話第六百五十章 老狐狸的好處第五百四十五章 狼羣第二百九十五章 強賣強買的顧青第四百八十八章 古卷第二十七章 武家噩耗第十三章五百一十章 君臣交心第二十九章 戾氣第五百三十五章 絲路戰爭(六)第一千八十四章 李承乾的心思第九百二十二章 學經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善於惡第二十九章 戾氣第四十六章 釀酒風雲(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戰言官(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頭皮發麻第二百五十章 程咬金:長安不大,啥鳥都有(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殺大食(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高句麗的造作第三百八十六章 天價份子(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殺大食(一)第二百一十章 河西走廊再告急第五百六十章 醒悟不晚第二百一十一章 請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再看祁連山第一千一百十三十三章 比夥伴跑得快第一百三十九章 雁門關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天下讀書人(三)第七百零五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勢在必行第四百五十四章 定人選(二)第二十一章 文學館第四百七十三章 等待出發第九百零四章 再被活禽第一千三十六章 一清二楚第一百零四章 朝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元昌遇刺第一百一十一章 殿前紛爭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讀書人(二)第一千二十九章 需要時間第九百八十二章 死性不改程咬金(四)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戰場在西方第三百八十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千零二章 回禮是個煩惱第一百二十九章 都是算計(二)第一百零三章 長孫皇后病危第五十四章 嫁衣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大世界(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墨家機關術第一千六十七章 送別第一千三十八章 滿腦子掙錢第六十三章 慘狀第一千六十四章 步步錯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七百一十七章 趙瑞逼問第一百零一 章 駕臨九成宮第二百零七章 小吃貨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人生的藝術品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鬧吏部第六十八章 官封中郎將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高了不少第一千八十六章 探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