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海事

正在海貿司忙碌的李治正在考慮要不要把閻立本給召回來,考慮了好一會兒李治找到上官儀。

“上官叔,閻立本在東海已經有兩三年了吧。”李治上前問道。

看着去年海貿賬本的上官儀聞言點頭,“確實有些年頭了,這些年港口的消息他們一直都是和顧青聯繫。”

“我在想,港口上的人一定很熟悉海面上的情況。”李治有些着急說道,“這些人如果召回到海貿司,對我們以後的規劃會有很大的助力。”

“我記得去年的時候,閻立本就託人把所有的家眷全部都帶到了港口,看起來閻立本短時間不會回來。”

“他不想回來嗎?”

“不知道。”上官儀又說道,“閻立本是一個在乎名聲比自己重要的人,這一次他造成了港口與海船,他一定會被很多人銘記,至少顧青會讓很多人銘記他的功勞,老夫雖然見到了海貿的利益,但老夫到現在還不清楚,海貿的長遠利益到底在哪裡,造如此港口就是爲了發一筆老夫以爲大可不必如此大造,海貿真正的財富到底再何方?”

“其實我聽顧青說過一個想法,用書院如今的話來說應該是一個概念。”李治解釋道,“海貿真正的利益再與開拓和資源,就像我們如今在吸取倭國的資源,像是一種概念,比如說現在倭國,我們大唐人就算是平民在倭國也可以有很高的地位,就是一種概念但顧青一直沒有說過這個概念是什麼。”

“而且我還在顧青哪裡看到過一個海圖,那還是我偷偷在顧青的實驗室看到的,看過一次之後顧青就把海圖藏起來,不知道藏什麼地方去了。”李治放低聲音說道:“那個海圖畫的非常清楚,海上什麼地方有島嶼,還有比大唐更遼闊的土地,就在大海的另一個方向,過了大食之後會是一片新的土地,那片土地很遼闊。”

“更遼闊的土地?”上官儀感嘆道,“顧青的海圖可有依據?”

“有沒有依據我不知道。”李治接着說道,“不過我在古籍中看到過,確實也有這樣的記載,只是我很好奇,顧青能夠把那些地方畫的非常仔細,連島嶼的形狀都能畫出來,如果這不是顧青故弄玄虛,顧青是怎麼知道這些的,有時候我有一種感覺,顧青心中早就仗量出了這個世界的大小,不過每每想到這裡我就心裡發毛,一個人怎麼可能到這般地步,要是這些都是真的,顧青到底藏着的那些知識到底到了何種地步。”

“顧青還藏着什麼本事。”上官儀又問道。

“說不清。”李治接着又說道,“有些東西顧青都是教一半留一半,可有時候按着顧青的方法做下去,就出奇的正確,就像當年我父皇屢次捨不得剁了他就是因爲這傢伙肚子裡有貨,有時候我問過他如何如何?他是怎麼知道的,他總說他不過是看別人走過路的,他沿着那些人的足跡走一遍而已。”

“是這樣嗎?”

“話說回來,我還是想要召回閻立本讓他來海貿司幫助我。”李治說着話。

“我覺得就算晉王殿下下令讓他回來他也不會回來,閻立本是出生工匠世家,完成一件可以讓世人銘記的東西對他來說比高官厚祿來的更重要,像他這種人在港口沒有徹底完成之前他不會回來的,他更不想回來,晉王殿下也最好不要爲難他。”上官儀收起手中的賬本,“晉王殿下也說的沒錯,熟悉港口和海貿甚至親自參與過的人進入海貿司來主持一部分的工作,非常合適,也可以讓我們更適合瞭解海貿情況。”

上官儀接着說道,“晉王殿下,不如讓寫一份計劃,如何哪些人可以進入海貿司,什麼樣的人進入海貿司,出海的人如何進入海貿司,還有就是一直以來東海修建港口的人每個月的工錢都是顧青再定,我們也不知道顧青的這錢是怎麼發放的。”

“即然海貿司成立了有些規矩就要我們自己來定,以後東海港口那些人的工錢都從海貿司出。”

“這樣做會不會不合適。”李治有些猶豫,“這是顧青定下來的規矩,要是我們擅自插手,顧青會怎麼看我,還有就是工錢的發放,港口的那些人會這麼答應嗎?錢多錢少怎麼辦?”

“晉王殿下,海貿司不能只是一個擺設。”上官儀開口說話道:“除了我們自己要照看的,我們更需要權力,有些東西我們需要爭取,有些東西我們不能碰,晉王殿下,我們不能得過且過,我們也不能得寸進尺,要想想這個海貿司的主人要怎麼做,我相信顧青也會答應的。”

“我想起早年前顧青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也是孫思邈告訴他的。”李治長嘆一口氣,“有些事情經歷多了,不學你也會了。”

上官儀笑笑沒說什麼,李治還年輕,只是涉世爲深,一直以來都在皇家的保護下,在顧青的羽翼之下,李治太需要歷練了,也太需要經歷了,確實如他所說,有些事情經歷的多了,不學你也會了。

東海,整個港口已經初步有了規模,六十多艘海船沿岸停放,每艘船的船體的側面都寫上了大唐兩字,船體兩側的個火炮炮口,宣示着海上最強的力量,整個港口很安靜只有浪花拍擊港口的聲音。

第一次出過海的伍老七已經成了東海邊的小頭頭,指揮者一幫小弟,第一次出海留下來的人也成了一個個小頭頭。

伍老七指揮着一羣正在搬着東西的民夫說道,“都好好幹,別偷懶,工錢少不了你們的,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富貴有病,生死那啥……,都記住只要好好幹你們也能吃穿不愁。”

一旁留在這裡設計港口的學子對伍老七說道,“伍哥,是富貴在天,生死有命。”

“這不差不多嘛,都是一個意思。”伍老七大大咧咧說着話,“長安的人手什麼時候到,我們的人手實在是不夠了。”

第九百一十六章 倭僧的的眼淚第五十六章 千山萬水第五百三十二章 絲路戰爭(三)第五百九三章 顧青和李承乾第四百五十章 東海議論第四百六十二章 長安飄雪(二)第九百一十四章 一心尋仙島的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焰中的魔鬼第三百一十四章 入寺悔過第三百二十五章 東征在即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元昌遇刺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盟目的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承乾對海貿出手(一)四百九十九章 東海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血戮遼東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科舉揭榜(一)第三十二章 武媚相求第三百三十九章 渡江第六百四十七章 誘捕侯君集(一)第九百五十六章 至少善終第九百六十九章 郭子儀和顏真卿第一百八十章 風靡長安(六)第一千五十八章 分錢對話第五百五十五章 誅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字第二百五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一百二十一章 好彪悍的女子第九十章 長樂公主入道觀第三十五章 回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棒打太醫署第一千一十九章 講衷腸第一百十八章 高陽被俘(後續)第二十章 不堪入目第七百五十八章 會盟(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雨夜對峙第一千二十二章 褚遂良要逼宮?(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房玄齡的教誨(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各方動第一百二十七章 與子成說,此生契闊第二百二十一章 八十萬聯軍第五百八十九章 熟視無睹第三百四十章 邊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拭劍揚眉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理寺出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白日飛昇第一百九十七章 挫骨揚灰(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走向太極殿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撞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不過肉體凡胎第二十五章 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第四百九十四章 狄仁傑大婚(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墨家交鋒第六百七十六章 思維第一千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第九百一十八章 錢莊爭論(一)第九百五十五章 不是善始第二百四十九章 程咬金:長安不大,啥鳥都有第七十三章 太子相見第七百五十六章 誤會大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裴行儉的歸路第二百九十章 科舉開考第五百三十三章 絲路戰爭(四)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黑夜中的烏鴉第一百九十九章 斷片第二百零九章 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第二百八十二章 狄仁傑的紈絝法(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李二的苦心第八百九十三章 狄仁傑的問第九十章 長樂公主入道觀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喜可賀第三百三十二章 出征路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拿下第九百二十二章 學經濟第一百三十六章 雁門關驚變第一千六十一章 楊勝囑咐第二百五十五章 書院安排第七百一十三章 試用趙二公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唐儉入獄第七百五十九章 會盟(中)第一千五十二章 皇后託付第九十四章 顧青有糧食第四十章 起死回生術後續第七百五十七章 小顧曉第三百零四章 二賢莊動靜第一千二十七章 程處默再醉第一百五十四章 鋃鐺入獄第一千七十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五十六章 幫李泰減肥(一)第五百五十章 修羅戰場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五百九十章 李恪心事第五十七章 倒黴倭僧第一千一十一章 海貿司第九百五十六章 至少善終第四百五十六章 波斯戰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陣前對峙第四百六十九章 切莫大意第一千章 修路還要繼續第六百零八章 書院成果第一百四十五章 長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