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觸怒

伍老七是一個山匪出生的人物,這種人長年在刀尖上舔血活着,很多事情都會想着最壞的結果,眼下最壞的就過就是大食已經打進吐蕃。

“拼了!”李義府也站起身說道。

“王玄策將軍。”薛稽低聲說道:“我們都沒有上過戰場,我們幾人都聽你的。”

看着目光匯聚在自己的身上,王玄策頷首說道:“我相信薛將軍守得住,一旦吐蕃被破情況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此戰若是敗了朝中謀劃數年之久的戰局就會功虧一簣,河西走廊以西就再無天險可守,西域會成爲一片混亂之地,我也再無顏面穿上這身盔甲,伍老七說得對,”

“拖得越久越不利,薛將軍在前面拼命我們不能拖他的後腿。”王玄策起身問道:“我們現在有多少人馬。”

“加上我們海貿司的人馬一共一萬有餘。”李義府說道。

“好,休息一夜,第二日一早我們就動身,抄了大食的後路,和他們拼了!”

夜裡風聲很大,府正聽到了一個他最不想聽到地一個消息,分兵出去的一萬兵馬被打回來了,在天竺的中原兵馬比之前所瞭解的更多,心中奇怪什麼時候在天竺的後方殺出了這麼多的中原人。

安靜的營帳裡,府正心中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太多的意外出乎了自己的意料,面對只有三萬守軍的唐軍比自己所預料的強硬許多,大食久攻不下。

加之在天竺的唐軍,原本不安情緒在自己心中越發強烈。

“國師。”一個羅馬士兵來報說道:“唐軍派來使者要見你。”

“唐軍的使者?”府正疑惑,“讓他進來。”

“是!”

收好眼前的地圖,府正看着營帳外的黑夜,一個人影走入,走進來的人穿着大理寺的官服。

“你就是府正吧。”眼前的人說道。

“我沒想到在這裡可以看到大理寺的人。”府正面容鎮定心中很訝異。

“據說你在羅馬過得很不錯,我們大理寺卿狄仁傑特地派在在下前來問候,多年前你在長安不辭而別,我們大理寺上下可以對你牽掛的緊。”他盯着府正又說道:“唐儉全家人的亡魂還未得報,我們又怎能睡得好,當年我就是大理寺地牢中的一個獄卒,我親眼看着唐儉全家暴死在地牢之中。”

聽聞這話府正拔出身邊的彎刀指着他說道:“你就不怕我現在就殺了你?”

“喲,還心虛了?”他接着說道:“別以爲你再羅馬就可以逍遙法外一輩子,我們大理寺一定會親手抓着你去長安。”

聽到這話府正笑了,笑得有些狂妄,“就憑他薛仁貴的三萬兵馬?我這裡可又有數十萬兵馬,你拿什麼抓我回去?”

面對府正指着自己的刀,面對府正的笑身他又說道:“你就是一個逃犯,不論你到了哪裡你還是一個逃犯。”

府正的笑聲戛然而止,咬着牙盯着眼前這個大理寺的官吏,逃犯兩個字聽起來非常的刺耳,像是戳中了心中的軟肋,此刻很想將這個人殺了。

“你我都是中原人,我也不拐彎抹角了,前人有云三思而後行,你犯下的罪行是你一輩子都抹不去的污點,你無法面對你自己的良心,不論你逃得多遠,你都會在噩夢中驚醒,如果當初你收手,一切都還來得及。”

“你在激怒我?”府正語氣森冷。

“你也大可以殺了我。”

“別以爲我不敢!”府正逼近一步,刀尖貼在他的脖子上。

“是啊,你有什麼不敢的?”他接着又說道:“我不過是一個大理寺小吏,唐軍的使者而已,可若是我死了,說不定這裡的所有人羅馬人都會知道,你府正!不過是我大唐的一個逃犯,你是逃犯!”

“你住口!”府正渾身發抖。

“對了。”他笑着說道:“這一次我們大理寺卿已經到了吐蕃和薛將軍兵合一處,我勸你面對你自己犯下的罪行,不然你這一輩都回不了中原,你就是一隻過街老鼠,羅馬人看得起你,重用你!可是當他們知道你是一個什麼貨色之後,你覺得你會被多少人看不起?”

“還有,我們在河西走廊我三十萬援軍,不日就會到吐蕃,你真以爲你可以打進吐蕃,你小看了大唐對這一仗的決心!李承乾剛剛登基才兩年,此刻他最想要的就是建立他自己的功業,征服西方對他來說是最好的開胃菜,也是他以後用來標榜自己的一個戰果,就算髮動國戰也在所不惜,如今西域三十六國也再組織兵馬前往吐蕃,南詔厲兵秣馬隨時出兵征討。”

“府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你站不直。”

府正依舊沒有放下自己手中的刀大聲喊道:“那顧青呢?顧青就是無辜的嘛!他就是正義的嗎?”

“如果你跟着我們會長安,你會看到顧候爺的下場,你說得對顧候爺也不是無辜的,誰都會有清算的一天。”

“你說得輕巧!這世道哪裡來的公平!這個世道哪裡來的公正,他李世民呢!他李淵呢!不過是成王敗寇而已,他們做得我府正也做得!我沒得選!”府正吶喊着說出這些話,看着他脖子上流下的血,只要自己一刀手臂就可以讓眼前的人一命呼嗚。

“你們根本不知道顧青的來歷,你們根本不知道顧青的秘密,顧青毀了我的一切,我也要毀了顧青的一切,如今的大唐是一塊肥肉,只要吐蕃一破,你們的機關算盡全盤落空,只要我活着,我就要讓顧青也嚐嚐,當一個人堅守一身的信念被摧毀的時候有多麼絕望!我體會過的也要讓他也體會一遍。”

“看來我是說不服不了你了。”

“我不殺你。”府正放下手中的刀,“我要你們親眼看着吐蕃是怎麼被我打下的,我要你們親眼看着你們大唐的太平盛世是怎麼被我毀了的。”

“告辭了。”

轉過身他走出府正的營帳,感受到自己脖子上的痛楚,抹下一絲血跡,如果他在用力一分說不定自己的脖子就已經被他砍下了,不過這一趟不是沒有收穫,府正?不過是一個狹隘的小人而已。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想回家的大食人(一)第一千四十七章 挖了個坑第一前五十六章 李治要貨第二百一十五章 驚天爆炸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且留性命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他一直都在故鄉第二百六十五章 先吃盧家第一千三十章 全城相告(一)第九百五十二章 誰贏了?第四百八十章 關隴動亂第九百五十三章 老傢伙們第一千八十五章 顧曉的想法第五百三十五章 絲路戰爭(六)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不相容的兩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李象的所求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不得道長第三百四十五章 歸長安第十一章 軍刀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靡長安(五)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間煉獄第六百四十一章 宦官第九百五十七章 高陽的心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殺進獨孤家第一千零七章 顧曉的哀嚎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伍老七與南詔王第九百六十八章 李然打聽第七百四十六章 長安深秋第九百九十章 李象與李治第二百三七章 鄭家倒第一千二十四章 褚遂良逼宮?(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還什麼都沒說呢第十五章 各有心思第二百七十四章 還什麼都沒說呢第六百九十章 狄仁傑與奇門遁甲(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高陽訴請第二百三十七章 河東薛氏第九百五十六章 至少善終第七百五十五章 處默闖禍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嫌隙第三百四十五章 攻城第六十一章 入軍第五十二章 賜婚風波(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理寺拿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頭皮發麻第二百三十八章 崔家蟄伏第一千七十四章 邀請第五百六十三章 繼承(三)第一千五十五章第一千一十一章 海貿司第三百七十一章 朝堂風浪(三)第二十六章 當值第二百二十二章 吐蕃的血淚(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崔家蟄伏第六百一十五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八十一章 撞錯山門第九百二十六章 顧曉出主意第六百五十一章 李二的那雙招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海船迴歸第六百二十八章 琅琊顏氏第六百二十九章 說與見第二十九章 戾氣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像是老友重逢第一百三十七章 爭論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雀大街大亂(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風滿樓第三十三章 涼州告急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公子的話第一百零二章 十三封國書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堅守的理由第九百八十一章 死性不改程咬金(三)第一千六十八章 顧青來長安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伍老七與南詔王第一百二十七章 與子成說,此生契闊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官儀的功勞第二百三十九章 脫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李象的棋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解答第六百一十一章 人心各異第五百七十二章 雪停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拿下第一千四十四章 李象的嚮往第七百八十六章 關於故人們的回憶第三百四十六章 高句麗事議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二猜測第二百二十四章 忽悠李淳風第五百五十五章 誅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在大唐的驚鴻一瞥第一百四十七章 松贊干布的決斷第五百六十九章 簡直匪夷所思第一千三十五章 一樣的味道第五百八十三章 李佑與狄仁傑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太極殿外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惑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不要做昏君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孫無忌要辭官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下名揚(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遊中秋(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入寺悔過第九百二十七章 許敬宗求援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大難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