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戰場在西方

“火器到了一定地步可以從海岸線開始直接精準的炮轟內陸,甚至是鬧市區的一間房子可以精準的轟下。”顧青笑着對閻立本說道:“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只要知道距離,只要知道方位,經過推算就可以精準的打擊,如若到了將來,說不定只要在大唐的邊疆架起一排火炮,就可以直接轟了他國的宮殿。”

“科技上的絕對壓制,用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決定的很多人的生死。”顧青也站起身說道:“我很討厭和親來求得平安,因爲我覺得所謂的和平不能光靠嫁娶女人,這種和平是最沒用的也是最沒有信譽的,也是最不安穩的,自漢代以來前前後後這麼多,終究還是漢武帝打開了河西走廊,換取了真正的和平。”

閻立本安靜的好久,一動不動站立着像是在思考,好久之後纔開口說道:“顧青,我會把這些年所學到的東西交給書院的學子們。”

“書院一定歡迎。”顧青朝着閻立本躬身又是一個行禮。

“老夫走了。”閻立本說完離開顧家。

顧青也閻立本的對話,武媚一直在一旁聽着,顧青很少向人行禮,甚至在李世民面前也很少行禮。

“說完了?”武媚上前低聲問道。

“嗯。”顧青點頭,“說來我很佩服和尊敬閻立本。”

“尊敬是應該的。”武媚也點頭說道。

“是啊,每個努力的人都值得尊敬,至少他們都在爲了自己的努力而前進,這麼多年過去了,閻立本在東海付出了這麼多年的心血,說來我很內疚,我也很自私。”

看着顧青的表情武媚又說道:“或許這也是閻立本自己想要做的,這個世間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你自私一點,我可以感覺更真實一點。”

長安,甘露殿

李承乾收到了來自吐蕃都護府的奏報,大食和羅馬已經先後拿下了天竺和波斯,兩方聯合這一次估算出來的兵力大致有六十萬,薛仁貴手中只有三萬兵馬,還有三十萬兵馬依舊在河西走廊駐紮。

戰局的變化很快,波斯和天竺就敗了,眼下就剩下了吐蕃。

“陛下!”上官儀上前一步說道:“大戰在即,臣以爲河西走廊的三十萬兵馬可以開赴吐蕃了。”

“臣附議!”褚遂良上前說道。

“臣附議!”額裴行儉也上前一步。

李承乾從皇位上站起身,看着滿朝大臣,“傳令河西走廊所部三十萬兵馬,連夜奔襲至吐蕃馳援薛仁貴,傳朕旨意給薛仁貴,此戰只許勝不許敗!”

程處默坐在自己媳婦開的酒館中,這座小酒館到如今還開着,看着一隊官兵騎着快馬帶着令旗出城,咬下一口饢餅,知道西方就要打仗了。

李泰坐在程處默的身邊說道:“不知道這一次又要有多少人回不來了。”

程處默安靜的點頭。

大戰即將就要開打,這一次又是大唐對陣西方,這條絲路之上前前後後數次大戰,長安不少百信心中都有傲氣也有擔憂。

李泰低聲說道:“我們中原有過諸子百家,有過多少智慧感覺的前輩,這片土地下的前輩給我留下了多少瑰寶,我相信我們這一次一定也可以打贏西方。”

“我也相信。”程處默又咬下一口饢餅。

泰山

張九齡跟着李太白一起下山之後,這才聽到了一個消息,中原要對西方開戰了,薛仁貴帶着三萬兵馬在吐蕃要迎敵六十萬羅馬和大食的大軍,陛下下旨,河西走廊的三十萬駐軍連夜奔襲馳援薛仁貴。

“西邊又要打仗了。”李太白感嘆着說道。

“我想去一趟吐蕃。”張九齡躊躇着說道。

“若是少了你這個好友在身邊實在是少了很多的樂趣。”李太白翻身上馬說道:“我和你一起去吐蕃。”

張九齡豁然一笑,也翻身上馬兩人並駕齊驅前往吐蕃。

東海

薛稽和李義府也召集好了兵馬,第一次站在鐵船之上,隨着鼓聲鐵船駛動離開港口,一路奔着南海而去,海岸線浩浩蕩蕩,一膄鐵船開路,之後跟着數十膄海船,揚帆起航,形成一片非常壯麗的風景線。

孩童們赤腳在海灘上追着船呼喊着。

李義府站在鐵船的甲板上,看着碧海的藍天讚歎道,“這就是大海啊。”

看着水天一線,薛稽說道:“非常的壯麗吧。”

“嗯。”李義府點頭,“這一次不虛此行。”

南詔

伍老七收到了青幫的消息,該動身前往天竺了,看着夕陽染紅了天際也染紅了一片大海,他對身邊的手下說道:“兄弟們,這一次是我們最後一次爲顧候爺賣命了,我們要前往天竺,爲後面的船隊開道,一登上天竺的海岸,很有可能要面對數以千計的天竺人,兄弟們怕嗎?”

“我們不怕!”一羣兄弟呼喊着。

伍老七咧嘴笑着:“好!這一次我們拼出一場富貴!若是我們活下來了,我們好好享受下半輩子的榮華富貴!”

南詔王也站在海邊,看着夕陽下的海面低聲對伍老七說道:“希望你可以活着回來。”

“給我祈福吧。”伍老七說道:“我這一次孤軍深入,能不能回來真的不好說。”

“其實你不用一定給顧青賣命,我可以給你你要的榮華富貴。”南詔王對伍老七說道。

伍老七咧嘴笑道:“你客氣了,我伍老七雖說喜歡榮華富貴,可我終究出生在中原,不管我的兄弟將來要怎麼過,我伍老七就算是死也要死在中原的土地上,如果有機會,等我活着回來,我一定還要再去看一眼顧青,我要向顧青證明我伍老七也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

南詔王拍着伍老七的肩膀,“活着回來,就算你不留在南詔,只要你到南詔,我給你擺酒慶功,如果你無處可去了,可以來南詔找我。”

“別送了。”

面對南詔王的熱情,伍老七隻是說了一句別送了,就登上了船,船帆迎風而起,船上的炮口打開,朝着大海響起幾聲炮響,伍老七帶着他的弟兄們,朝着天竺進發。

第三百一十九章 抓魚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簿公堂(二)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劃清界限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善於惡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不是一路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出兵波斯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遇小和尚第一千五十四章 切割第四百五十六章 脣亡齒寒第一千一十三章 顧曉的致富路第六百七十一章 西方古國第九百四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二百零九章 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第七百三十四章 李承乾憤怒了(下一)第二百三十章 太極宮質問第十三章第一千六十章 黑暗的一面第二百三十六章 貓見耗子第兩百章 生意,生意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這是戰場第一百四十七章 松贊干布的決斷第九百七十八章 車子?第七十七章 初遇狄仁傑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堅守的理由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想回家的大食人(一)第一千六十四章 不做窩囊人第九百零三章 入程府第八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的猶豫第九百三十章 火器的必然第一千三百四十九九章 東海的神蹟第一千五十八章 分錢對話第二百三十章 太極宮質問第四百五十章 作亂第二百五十二章 打雪仗第一千一十四章 故人離去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敬上蒼(上)第一千二十四章 褚遂良逼宮?(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親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句麗相談第三百四十四章 立碑第一百七十一章 對簿公堂(一)第一千五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第三個弟子第一千一十二章 欺負李治第一千零八章 顧曉掙錢第四百五十三章 定人選(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在大唐的驚鴻一瞥第五百四十一章 肅清第一百五十七章 加把火第三章 進學第四百六十九章 切莫大意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是在指責朕嗎第六百九十九章 被擺一道第六百零六章 江南勢力第五十六章 千山萬水第九百五十七章 高陽的心事第一百零四章 朝議第一百五十六章 世家門閥出手第九百八十八章 李二再入長安第三百四十五章 懶着不走第一百零五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一千八十五章 顧曉的想法第一千零二章 回禮是個煩惱第二十六章 當值第七十七章 初遇狄仁傑第二百八十二章 狄仁傑的紈絝法(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權臣當道第九百四十八章 房玄齡對褚遂良最後的囑託第九百八十六章 愛乾淨的中原人第一千八十五章 顧曉的想法第六百七十九章 顧青的安排第四百三十九章 處理奏章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善於惡第三百章 程咬金要銀礦第五百五十五章 誅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準備返航第九百六十五章 波斯使者到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字第二百一十七章 吐蕃的援軍第三百四十章 邊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悔悟第四百八十二章 關隴的眼淚(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方士交代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讀書人(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趙瑞離開第一百八十六章 國公告縣候第五百六十五章 長安飄雪(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都是一羣瘋子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遇上自己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顧青教李治(三)第九百零七章 都倒出來第三十七章 不敬皇權第五百七十二章 雪停了第八十八章 狄仁傑拜師(開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吐蕃的援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弘文館又打起來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水路第九百五十七章 高陽的心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房玄齡的教誨(上)第七百八十一章 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