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燕雲十八騎

“什麼,得到杜晟的消息了?”張允文看着對面的林然,驚奇的問道。

“嗯!”林然一臉嚴肅的道,“據到達幽州的調查院人員報告,半年之前,羅藝領兵突襲了一處商鋪,抓捕了杜晟等三十多人,然後秘密關押!對外宣稱已經殺頭了!”

張允文頓時沉思起來,片刻之後,問道:“那杜晟等人救出來了嗎?”

林然點點頭:“不過,據杜晟交代,他已經把一切都告訴羅藝了!”

一聽到這話,張允文頓時惱怒起來:“什麼,杜晟到底怎麼回事,難道他不記得我說過的話嘛!寧遠命不要也要保守住秘密,這是一個情報人員基本的素質!”

林然默默不語。

張允文也知道不能遷怒他人,當下道:“你去處理一下杜晟他們,記住,要乾乾淨淨,不要留下什麼痕跡!反正羅藝說已經殺了他們!”

林然領命而去。剛一走到門邊,忽的回過頭來:“對了,院長,羅藝涇州謀反的事你怎麼不給陛下稟報?”

張允文“嘿嘿”笑道:“不是不給陛下稟報,而是不給朝廷稟報!這羅藝的事情一完,我們調查院的歸屬問題便出來了!”

林然頓時會意。

今日參加朝會的官員來得特別的早。原因無他,涇州羅藝謀反,一面佔據涇州,說是奉命討逆,一面強徵男子入伍,籌集糧草。這則消息,往來於關中的客商已經將他帶到長安來了。頓時間,又是京師警戒。

然而比普通百姓更早知道的是兵部的幾名官員。有快馬奏報,羅藝起兵的第二日,六部的官員就知道了這則消息。

比六部官員更早知道的是李世民。羅藝起兵的當天下午,一隻鴿子飛抵長安,於是,李世民就知道。

比李世民更早知道的是張允文在他當年讀《新唐書》、《資治通鑑》時便已經知道了。

“陛下,羅藝逆賊,假借詔令,行謀逆之舉,應速派人前去鎮壓!”長孫無忌當先說道。

衆文臣紛紛表示贊同而一些武將踊躍的請戰,另一些則是沉默不語。

請戰的武將似乎都是當初秦王府的老人,而沉默的則是東宮、齊王和李淵時期的一些老將,他們或多或少的都和羅藝有些交情,刀兵相見時,難免尷尬,所以乾脆沉默不語。

李世民聽了長孫無忌的話,又看看殿下衆臣的反應,沉默良久方纔道:“燕郡王所領之兵畢竟是我大唐子民,自相廝殺,朕於心不忍啦!”

衆臣齊聲道:“陛下仁義!”

張允文暗中翻了個白眼,隋朝末年,你李世民東伐西討,南征北戰,怎沒看見你說上一聲同爲大漢子民,殺之不忍之類的話語。

雖說這種口頭上說上兩句仁義話是一種人盡皆知的虛僞,可那些儒學大家,像什麼孔穎達之類的卻是撫須微笑,擊節讚歎。

李世民聽得衆臣話語,頓時面露笑容的說道:“長孫無忌、尉遲恭聽令!令長孫無忌爲涇州道行軍總管,尉遲恭爲大將軍,共同出兵討之!”

那二人連忙出列領旨。

這時,張允文忽然出列道:“啓奏陛下,臣聞羅藝麾下有騎兵小隊一支,名爲‘燕雲十八騎’, 他們身着寒衣,腰佩彎刀,臉帶面罩,頭蒙黑巾,只露雙眼,外身還披着黑色長披風,腳踏胡人馬靴,馬靴配有匕首,衆人揹負大弓,攜帶箭簇十八支,所過之處,寸草不生。臣願領兵與之一戰!”

衆朝臣聽了張允文的話語,頓時驚訝的看着這個未及弱冠的少年將軍,接着一陣沉默。

而李世民聽了張允文的話,沉吟良久,方纔幽幽的道:“當年靠山王楊林曾經評價‘燕雲十八騎’:‘ 快如風,烈如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未嘗一敗。’可見這十八騎的厲害。不過允文啊,當年隨羅藝征戰塞北,斬殺數萬突厥人的十八騎已經不在了。武德四年劉黑闥作亂,淮安王和羅藝同時出擊,進攻劉黑闥,結果大敗而回。羅藝的‘燕雲十八騎’在和高雅賢的戰鬥中,被其養子蘇烈擊敗,十八騎盡墨於此。羅藝單騎返回幽州!”說完,長嘆一口氣,“當年劉黑闥敗亡,高雅賢戰死,那蘇烈隱於民間,若是投效朝廷,豈不是又多了一名允文一樣的少年將軍!”

張允文頓時有些失望了。

那李世民又道:“不過嘛,那羅藝後來又重組了燕雲十八騎,是由當年十八騎的子嗣組成,戰鬥力也非同小可啊!”

張允文有倏地興奮起來,不過他不動聲色的看着李世民,生怕他再來一個“不過嘛”。

李世民卻是肅聲道:“張允文聽令,令你帶領偵察營隨軍出動,定要活捉了那羅藝!另外,你須從裝備院中拿出你的那些新式武器,到戰場上試驗一番,末了,寫一個說明上來!”

“喏!”張允文一抱拳道。

散了朝會,張允文正準備離開麟德殿,往偵察營駐紮的軍營走去時,一隻大手忽然抓住了他的肩膀。回頭一看卻是程咬金。

“末將參見大將軍!”張允文行禮道。

程咬金擺擺手,有些鬱悶的道:“哎呀,允文啊,你可是我右衛的將軍,我這個大將軍還沒出動,怎麼你就出動了?”

張允文知道他這是純粹的抱怨,只好陪着他,待他說了將近一炷香功夫,這才躬身道:“嗯,大將軍,末將還有些事,先走了!”

程咬金盯着張允文的背影,不由低聲道:“嗯,這小子看起來多穩重踏實,不像我家那幾個小子!看來該讓他們多接觸接觸!”

張允文剛到軍營門口,便被人攔住。張允文拿出一塊用篆書寫着“偵察”二字的金牌,在那名士卒面前晃了一下,便暢通無阻。

偵察營走上正規化的道路之後,不僅有一個單獨的軍營、訓練場所,就連自己的軍旗也有了。只見軍營中央大帳之上,一杆旗子飄揚,旗子上一隻老鷹展翅欲飛。

此時這個軍營由李揚負責,軍營內共有老兵一百六十四人,新兵九百二十六人這些新兵也是從關中河南河北三地的折衝府裡選拔出來的,往往是一個上府才選出五人,而有些下府一個人也沒有。

將出兵的消息和李揚一說,李揚當即挑選了五十名老兵出來。那吳鵬,還有楊常的兒子楊石赫然在列。

“馬望山要負責訓練新兵步射、騎射之類的訓練,所以我調了吳鵬給你!”李揚道,“不過嘛,頭兒,按照規矩,你可要把三樣東西帶齊之後才能調兵啊!”說道最後,李揚有些笑意了。

果然,張允文忘記了道兵部去拿文書。

正在這時,只見一名小吏站在軍營門口喊道:“張將軍,張將軍!”

張允文一看那小吏的官服,頓時笑道:“李揚你看,文書來了!”

走到小吏面前,那小吏遞上文書之後,嚴肅的說道:“杜尚書見將軍走得匆忙,便讓我給將軍把文書送來。同時還轉告將軍,說規矩既然立了起來,就不要輕易的破壞,一旦開了口子 ,那後面的秩序便會亂了套!”

wωw▪ttκΛ n▪Сo

張允文聽完,頓時向那小吏一抱拳:“多謝這位大人轉告!同時勞煩你幫我轉告杜尚書,就說我張允文乃是知曉規矩的人,絕不會爲了一點方便而破壞規矩!”

小吏點點頭,轉身離去。

張允文一揚手中的文書,冷笑道:“嘿嘿,李大人,現在本將軍可以調兵了吧!”

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69章 退兵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493章 兩村鬥毆第203章 攻佔第85章 挾持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12章 態度第207章 投誠第430章 離城而去第59章 豳州事發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90章 餘聲第432章 歸來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272章 張網第499章 遼東寒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68章 離間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101章 盡滅第76章 新年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241章 高昌王也來了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67章 初戰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325章 就藩第114章 跑步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293章 許諾第487章 往事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252章 宴會第294章 分裂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325章 就藩第131章 午餐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314章 高陽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245章 送禮第136章 道教之事第57章 劉家兄弟戀愛了第36章 手雷第16章 襲擾糧道第314章 高陽第94章 渭水之盟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46章 出發第509章 亂局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177章 薛延陀第55章 敗露第203章 攻佔第325章 就藩第486章 身世第191章 偶遇第22章 牧馬之計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185章 炮兵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185章 炮兵第316章 南北衙第463章 洛口倉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442章 百萬骸骨感想第17章 遭遇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85章 挾持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320章 趨利第346章 瞄準射擊第207章 投誠第53章 長林軍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286章 來信第166章 風波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34章 所謂鴿子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112章 新兵第144章 歲末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465章 虛以委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