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李淵到來

李神通快步來到太極宮外,兩名披甲侍衛將他攔住。

“對不起,王爺,陛下已經休息,任何人不得打擾!”

李神通頓時氣道:“我有要事求見陛下,這也不行?”

披甲侍衛猶豫片刻,問道:“不知王爺有什麼事?”

李神通冷笑一聲:“你能通傳?”見那侍衛點點頭,李神通道,“你去告訴陛下,現今發生了一件大事,若是處理不好,能會影響我李唐國祚!”

那侍衛一聽,頓時也不猶豫,轉身便往宮內跑去。

大約過了半柱香功夫,那名侍衛氣喘喘的跑來:“王爺,陛下傳你過去!”

李神通頓時大步往宮內走去。

李淵身着一身明黃色衣衫,頭上插着一干玉簪子,看樣子已經睡下了。

“神通啊,有什麼要緊的事,你說會影響國祚?”

李神通先是行了一禮接着肅聲道:“今夜秦王李世民前往東宮赴宴飲酒當場心腹絞疼,口吐鮮血,現在承乾殿修養!”

李淵一聽,頓時大驚:“什麼,二郎在建成那裡喝酒之後口吐鮮血?”

李神通點點頭。

李淵起身,來回走動片刻,大聲說道:“來人啦,爲朕更衣!”接着又小聲對李神通道,“朕這就去看看二郎!”

當大殿內只剩下秦王府嫡系人馬時,李世民翻身起來,向衆人笑道:“我這一倒,那些魑魅魍魎就都現身出來了!本王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什麼人在背後指使!”

長孫無忌也笑了一笑:“無非就是那二位罷了!”

正說着,大門倏地被推開,李世民“咚——”的一聲,身體撞擊在牀榻之上。衆人也是嚇了一跳。

然而看來人,卻是剛纔出去的張允文,頓時不由拍拍胸口,正要放下心來,張允文忽然道:“陛下馬上就到了!我在外面看見了陛下的龍駕!”

此言一出,頓時雞飛狗跳。李世民趕忙拖過羅衾,搭在身上,又是一臉蒼白萎靡的樣子。而秦王府的嫡系,則是同時深吸一口氣,接着,面容中便露出濃濃的悲憤。最厲害的是長孫氏,只見她一抹眼睛,頓時便眼淚汪汪的。

張允文着實看得目瞪口呆。

就在這時,只聽見外面傳來尖利的聲音:“陛下駕到!”

屋內一衆人除了李世民這個病人,其餘盡數出來迎接。

只見一方龍輦慢慢停了下來,接着,身着一身龍袍的李淵慢慢下了來。

“拜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衆人齊聲喊道。

李淵示意不必多禮之後,便直接往宮殿裡面闖去。

一衆人連忙跟在李淵身後。

李淵看着牀榻上的李世民,心中頓時涌起一股憐惜之意。想到他還小的時候,繞於膝下,稚子歡笑。到後來,躍馬橫槍,爲大唐江山打下半壁江山,立下汗馬功勞。而如今,兄弟不睦,父子猜疑,着實讓人無奈啊!

想到這裡,目光不由微微怔住了。

那秦王府衆人和長孫氏,哪個不是成精的人物,見到李淵如此表情,盡數退出去了。

李世民張開眼睛,看着李淵,用沙啞的聲音輕輕道了一聲:“父皇!”

聽到這二字,李淵頓時一個激靈,看着李世民的目光也漸漸轉回以君視臣的目光了。

“今日建成請你喝酒,卻是孟浪了!”李淵淡淡的說道,“你明知不善飲酒,爲何不推辭啊!”

李世民故作委屈的道:“大哥相召,小弟焉敢不從?況且有些日子沒和大哥喝酒了!”

李淵聽了,輕嘆一聲,半晌之後才道:“唉,真拿你們這些孩子沒辦法!一個個都有了自己的勢力,就完全不把爲父放在眼裡了!”

李世民趕忙坐起身,一雙手臂顫顫巍巍的撐起軀體,李淵見狀,讓他趕緊躺下說話。

“父皇,兒臣之心,天地可鑑啊!”李世民幾乎涕淚長流。

李淵又嘆了口氣,對李世民道:“首先提出反隋的謀略,消滅敵讎,平定海內,都是你的功勞。我本打算立你爲太子,你卻堅決推辭。而且,建成年紀最大,被立爲太子已經很長時間了,我也不忍心奪去他的太子之位啊。我看你們兄弟似乎難以相容,一起住在長安城裡,肯定要發生紛爭,我應當派你返回行臺,留居洛陽,陝州以東的廣大地區都歸你主宰。我還要讓你設置天子的旌旗,如漢朝樑孝王一樣,你看如何?”

樑孝王乃是西漢文皇帝的二兒子,深受竇太后的喜愛。在平定七國之亂時更是立下汗馬功勞。因他功勞顯赫,再加之受竇太后的寵愛,所受賞賜無數,並且得賜天子旌旗。他出入時隨從護衛千乘萬騎,與皇帝一樣,出殿言“蹕”,入宮稱“警”。到了京城,常與皇帝同乘帝輦出入宮門。樑國當時富足強盛,爲諸侯國之首,府庫的金錢、珠玉、寶器比京師還多。他曾修“梁園”,據史書稱其爲“方三百里”,極其壯觀華美。

聽了這話,李世民眼中不由閃過一絲失望,然而被很好的掩蓋下去了。“兒臣不願離開長安,願得留在父皇身邊,侍奉早晚!”

李淵頓時微微一笑,說道:“你的孝心我是知道了,但天下都是一家,東都和西都兩地,路程很近,只要我想念你,便可動身前往,你不用煩惱悲傷。好了,事情就這樣定了,過幾日你身體好了之後,便前往洛陽那邊吧!”

李世民無奈應允。

李淵見此情形,又對李世民道:“今日之事,是你大哥的不是,明日我便下赦令訓斥他一下,給你出出氣!”

說完,示意身邊內侍前面開路,返回寢宮。

李淵走後,秦王府的人馬盡數涌入,看到牀榻上坐着的李世民,頓時齊齊呼了一聲:“殿下!”

李世民便將剛纔李淵說的話重複了一遍,向在場之人問取意見。

長孫無忌聽罷,目光中閃過一絲精光,說道:“殿下,這可是我們的機會!若是回到洛陽,以殿下你的號召力,那整個山東恐怕盡是殿下你的地盤,哪裡不比呆在這長安城裡強!”

然而房玄齡卻道:“殿下萬萬不可!若是離開長安,離開這朝廷中樞,殿下雖能避開禍端,但卻終生與帝位無緣了!充其量只能做一個坐鎮一方的諸侯!”

房玄齡此言剛落,杜如晦就接着道:“房兄所言不差!若是離開長安,而又在洛陽那邊經營起來,可那時,說不定陛下已經傳位太子,那時候殿下如何自處?就算是殿下能佔據半壁江山,可小王爺他們呢?能否守住這片江山不被他的堂兄弟們給奪去?”

此言一落,李世民頓時驚醒:“二位所言甚是,當今形勢,的確不能離開長安!可是待我病好之後,就要奉旨離開啊!”

房玄齡低頭沉思一陣,忽然笑道:“殿下完全可以藉助太子和齊王之手,助你留在長安!”

(各位同志們,小半在此求收藏了啊!各位走路路過的兄弟姐妹們,麻煩你們點擊一下收藏本書!小半着實感激不盡啦!)

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58章 東宮動作第502章 半日閒第242章 狩獵第166章 風波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69章 退兵第311章 庭爭第208章 康蘇密第33章 賞賜第35章 袁天罡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287章 客棧第47章 潛入定州第123章 朝議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73章 藥方第228章 廷論第236章 秋收第227章 爭議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219章 蘇烈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278章 西進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73章 藥方第266章 局勢第52章 上門說親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254章 裴行儉第249章 招新第276章 馳援第394章 凌煙閣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266章 局勢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231章 商論第95章 論功第23章 進身之資第229章 遷移第227章 爭議第47章 潛入定州第60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428章 天空海闊感想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458章 東都牧第159章 南遷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238章 驛站內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123章 朝議第223章 談判第45章 開業第81章 密謀第228章 廷論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473章 第一步第195章 出征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501章 清剿第312章 態度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455章 春雪第310章 軍改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15章 夜襲第155章 突利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307章 遊戲第495章 前程第62章 平息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325章 就藩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212章 遭遇戰第74章 李淵到來第28章 凱旋長安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143章 趙德言第146章 正月第205章 姑嫂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