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張家惡少

張繼是貞觀十年生的,如今屈指一算已經有八歲了。

張允文的三個子女中,張琰是貞觀七年生的,今年已經十一歲了。另張允文哭笑不得的是,張琰僅僅才十一歲,便有人前來打主意了,已經有不少命婦和出嫁的公主向支柔李宇暗示過,希望能將張琰接進家門。

早已獲悉張允文意思的支柔等人當然不會同意,一直不停的推脫着。

張繼不用說,張允文正要找這小子的麻煩。剩下的便是幼子張徹,這小子是貞觀十四年生的,今年才四歲,正是橫擦鼻涕的時候。

三人之中,支柔生張琰、張繼,王妍生張徹。因李宇不能生育,張繼自出生之日便被過繼給李宇,李宇視其若珍寶,對張繼是百依百順。而張琰的性子隨其母,外向而又跳脫,更是跟隨自己的母親學了一手鞭法,後又得到王妍的指點,所以,一根鞭子耍起來,那是呼呼生風啊。因爲這個,在三個孩子中極具威懾力,即使是張繼,也的屈服在這根鞭子之下。

每當看到張琰揮舞長鞭的時候,張允文便撫首無奈,當初李世民給張琰取名,可是說要如漢朝蔡琰一樣,成一代才女。可是如今,貌似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了。

而張繼,在李宇寵溺的撫養之下慢慢長大,一身嬌縱之氣越來越濃厚,在整個家中,完全成了一個小霸王。張允文曾經多次讓李宇好生管教一下張繼,李宇空中答應,可轉身面對張繼的時候,便將答應張允文的事拋到腦後。

平時張允文還可以管一管,然而當張允文跟隨李世民出征遼東之後,這張繼便無人可管。李宇已經隱隱管不住這小子,而那張琰,在被張繼頑劣的捉弄兩次之後,便再也沒有理過張繼。

沒人管束的他每日便跑出家門,和街上一羣十三四歲的半大小子混在一處。而這些小子,也多是朝中高官或是某位長安巨賈之子。這些人中,領頭的便是李績之孫李敬業這個只有十二歲的小傢伙。

一羣背景深厚,手中又有錢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聚在一起,赫然成了長安一患。

這些小子現今尚未發育好,還達不到調戲良家婦女,逛青樓勾欄的地步,但是,這打架鬥毆,乃是常事,縱馬狂奔於市,衝撞行人,也是時常之舉。換句話說,這些人是大的麻煩不去惹,小的麻煩從不斷。若是嚴格執法,恐怕他們得天天去金吾衛那裡報道去。

此次李世民徵高麗,這些傢伙的父輩或祖輩大多上了戰場,沒人管束他們,他們更加無法無天了。由於這些小子多出身武將家庭,所以對於這戰爭之事,也是頗爲熱衷。他們時常將自己僕從拉出來,擺開陣勢,大打一場,以便體驗一下指揮“千軍萬馬”的感覺。

長安城內,凡皇室宗親、功臣子弟,無論男女,未到十六歲者,皆要去國子監下設的一間學院之中學習經書典籍。教授他們的,便是國子監的博士和祭酒等人。當然,這皇室宗親之中得將那太子排除在外,太子自有專人教授。

張繼和那羣小子也是在國子監掛了名的。以前他們倒還是去一去那國子監,聽聽那些國子監博士講學。然而,隨着父輩、祖輩的離開,這些人也漸漸少去那國子監了,更多的時候,結伴在街上閒逛,或是出城去找那些遊俠兒比試去了。

這樣一天天下來,整個長安城內便知道了這羣遊手好閒的官家子弟。每當他們走到大街之上時,街邊的百姓紛紛用鄙視的目光望着他們。在百姓看來,不管你是什麼出身,只要你能夠自己努力,勤奮刻苦,便會受到尊敬。而那些遊手好閒,成天只知道閒逛的人只會受到鄙視。

面對衆街坊的目光,張繼等年紀較小者不知這是怎麼回事,而那些年紀較大者對於街坊們的目光又不甚在意,自顧我行我素。終於,在張允文回到長安前夕,這些傢伙做出了一件荒唐事來,他們將一位出言責備的街坊給打了。

那一日,李敬業其餘三名官宦子弟在張家後門外等着張繼出現。這後門位於一道小巷中,小巷一側是後門,另一側卻是坊與坊之間的高牆。

“咯吱”一聲,那扇緋紅的後門開了一道僅供一人穿行的縫隙來,接着,一道人影迅速衝了出來。身後的後門迅速合上。

“好,繼哥兒,立刻出來了,我們可是等了好半日了!”那李敬業笑道。

張繼無可奈何的攤手道:“沒辦法,孃親看得太嚴,我還是趁她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溜出來的!”

“你偷偷溜出來,難道就不怕待會兒回去挨頓板子?”

張繼撇撇嘴:“孃親最是疼我,況且還有二孃和三娘爲我討饒,這板子絕對挨不了!嘻嘻,幾乎每次都是這樣!”

李敬業卻打擊他道:“繼哥兒,立刻沒幾天好日子過了,你那爹爹很快便要返回長安了,到時候,又得去那國子監了!”

張繼一張小臉頓時苦了下來,隨即一瞪面前的李敬業:“你還不是一樣,李大將軍也快回長安了!”

李敬業一張清秀的臉上立刻擠滿笑意:“不錯不錯,正是因爲老頭子要回來了,所以我們趁現在好好玩玩,不要浪費這最後的時光啊!”

張繼眼中一亮,連連點頭:“呵呵,不錯,就是這理兒!”

一行數人慢慢往小巷口走去,一邊走着,一邊說笑。到達巷口之時,張繼餘光瞥見一人正快步走過來,下意識的想要閃避,然而他的旁邊後面皆是有人,勉強往後一靠,然而仍舊沒有躲過,被那人撞到在地。

“媽的,誰撞到小爺了?”跟着身邊的夥伴在一起,張繼不自覺的便吐出一句髒話來。

站起來拍拍身上灰塵,張繼看撞到自己的那人,卻是一名擔着新鮮的果蔬中年人正手足無措的站在巷口,肩上擔子已經放了下來。

看着這中年人手足無措的模樣,張繼心頭更是涌起一股難言的氣氛,當下盛氣凌人的說道:“你這人,衝撞了小爺,難道不知要賠禮道歉麼?還不快賠罪!”

其餘少年也跟着鼓譟道:“正是,正是!這可是平州郡公張將軍的公子,你這人衝撞了張公子,應該道歉纔是!”

這中年人聽到張允文的名號之後,反倒是鎮靜下來,滿是鄙夷的看了張繼一眼:“原來你就是張將軍的公子!聽傳言說張將軍公子荒廢學業,每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廝混於長安城內。今日一見,還真是如此!”說道這裡,他抱拳行了一禮,“小老兒衝撞了公子,多有得罪,還望公子見諒!不過嘛,公子若是在這般遊手好閒下去,恐怕張將軍回來,定會責罰公子的!”這中年人順口便說了這麼一句話來。

但是這句話在張繼耳中卻是分外的刺耳,什麼遊手好閒?什麼責罰?你這廝是什麼人,竟然管小爺的事?當下便猛的上前,將那中年人的擔子一腳踢開,怒氣衝衝的大聲嚷嚷道:“你是什麼人?竟敢管小爺的事?小爺願意怎麼做就怎麼做,關你屁事!”

中年人沒有料到張繼輝突然發怒,眼見自己的擔子被一腳踢開,心頭亦是惱怒,伸手推了張繼一下。

這一下客不得了,張繼當即便大聲嚷嚷道:“你竟敢還手!兄弟們,跟我上!”

早已摩拳擦掌的少年齊齊涌上,對着中年人便是一陣拳打腳踢。

中年人知道這羣少年身份尊貴,也不敢還手,只得雙手抱頭讓他們廝打。

這邊的動靜很快就引起了路人的注意,路人趕緊過來,用身體將少年與中年人隔開。

而那張繼,依舊吼道:“你是什麼東西,竟敢管小爺的事!”

一直到張府中人聽得動靜,出來制止,這張繼纔算安分下來。

後來的事情由李宇派了一名管家出面,拿出錢財給與中年人,算是賠罪。

然而,此事之後,張家惡少之名全城皆知。

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106章 夜談第336章 賜宴望雲亭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75章 留在長安第2章 蘇聯教官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273章 釣魚第71章 張亮第509章 亂局第4章 李世民與張允文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439章 百濟請罪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159章 南遷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215章 使團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213章 白道之戰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482章 妖僧第112章 新兵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278章 西進第155章 突利第46章 出發第317章 憲兵第204章 定襄城第444章 班師回國第193章 鐵勒使團第323章 百騎第500章 滑雪板第370章 薛仁貴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55章 敗露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275章 反殺第170章 產業第235章 偵察營出動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110章 比試第148章 軍備第86章 伏擊第93章 入見第70章 韓氏姐妹第254章 裴行儉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192章 功成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66章 五隴阪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220章 會兵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507章 大限第35章 袁天罡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214章 求和第75章 留在長安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139章 火炮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152章 成親第211章 兵鋒第181章 剿匪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458章 東都牧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173章 出發第103章 羅成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511章 政局變幻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33章 賞賜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392章 新年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