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清河世家

這清河乃是一個縣,屬貝州所轄。貝州轄清河、武城、漳南、歷亭、清陽、鄃、夏津七個縣,州治所便在清河縣。

如果說長安是大唐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則這清河縣便是整個山東士族世家的中心。

這裡有崔家、張家、宋家等五家正繁榮興盛的世家和一些已經沒落的士族。博陵崔氏和南方一些士族,也是從清河遷出去的。

李世民選擇在征服高麗之後,由清河而過,這其中之目的,衆人一清二楚。這分明就是向這山東士族示威。這些士族在民間聲望極大,甚至比起皇室還要大。尤其是在這些世家的發源之地,其郡望之隆,讓人稱歎。在這些地方,朝廷委派的官吏說的話語,甚至不如世家族長有用。

此次挾勝來清河,便是想要提高朝廷、皇家在這些地方的聲望。

日頭已過正午。天上沒有太陽,只有陰雲一片。呼嘯的秋風中,清河縣外十里亭處,一堆人正翹首望着北面。

這十里亭的亭子不大,最多能容下七八個人。此時的亭子中正坐着五名老者,其餘人盡皆整齊的站在亭子外,恭敬的垂手望着北面。

亭中的五名老者便是這清河五世家的五位族長。

這裡所說的清河世家,並不是指的清河縣,而是指的清河郡。在漢朝時,便置清河郡管轄此處。而到了南北朝、隋朝,依舊是這樣。在武德年間的時候,方纔置貝州以管轄此處。

這清河世家之中,崔氏和張氏便是清河縣的世家,而宋家是清陽縣的,孫家是武城縣的,還有一個李家是歷亭縣的。除卻這五家之外,還有十多個三流世家,這些世家只是祖上做過縣令之類的小官,而今,又有子侄在地方擔任小吏,這纔沒有衰敗下去。另外,清河沒落的世家也不在少數。他們之中,祖上做官,以後便一直在無人致仕,守着家中的幾畝薄田,辛苦度日,或是乾脆成爲浪蕩子,在各個縣城內廝混。

三流世家和那些家境沒落的人根本就沒有資格坐在這亭子中。

“呵呵,崔老哥,你說說這陛下怎麼還沒到啊?”一位坐在亭子南面的老者擡頭看了看天日,向對面的老者說道。

此老姓崔,想必便是崔家的族長了。只聽他滿是笑容的緩聲說道:“宋老哥,你問這話,老夫又如何知道?陛下垂臨清河,乃是清河之幸,我等在此恭候便是!”

宋家族長聞言,連聲稱是。

這時候,坐在崔家族長旁邊的張家族長道:“陛下征討高麗,一舉成功,滅高麗而置遼、扶余二州,天下皆言陛下之功,堪比秦皇漢武。如今陛下得勝歸來,專程來我清河一趟,確實是我清河之幸啊!”

那孫家趙家族長聞言,當下笑着附和着。

說完這一陣話,亭子內又是一片沉默。秋風穿過這亭子,帶來絲絲涼意,不由讓這五老瑟縮了一下。

這時候,只見北方一個黑點漸漸奔來,卻是一名身穿明光甲,腰懸橫刀的騎士策馬趕過來。

一到那十里亭之外,這騎士翻身下馬,那動作當真如同行雲流水,沒有絲毫的凝滯之感。下馬之後,這騎士向在場衆人抱拳行了一禮,口中朗聲道:“陛下車駕離此還有十里,往各位鄉親父老做好迎駕的準備!”

一聽這話,那五名族長站起身來,拄着柺杖來到那騎士面前。

“敢問小哥兒,陛下身邊帶着幾人,又有多少車馬,我等也好做準備迎接陛下!”那張家族長出言詢問道。

騎士笑了一笑:“陛下身邊共有文武大臣四十二人,兵卒三百!”

“哦!”那張家族長笑道:“老夫觀小哥兒身姿挺拔,英武不凡,想必職位頗高吧!”

那騎士不好意思的一笑:“小子乃陛下親衛,沒有什麼職位可言!”說着,騎士面色一整,“諸位鄉親父老,小子也不能在此多留,還得回去覆命!先告辭了!”

說着,翻身上馬,一揚馬鞭,便往北疾馳而去。

望着那騎士遠去的身影,那崔家族長笑道:“陛下親衛?莫非就是那‘百騎’?這可是當初一個叫張允文的將軍選拔出來的,今日一見,單是這騎術,便讓人驚歎啦!”說着,崔家族長像是想起了什麼,對身邊的張家族長道,“我說張老哥,那張允文是何方來歷,該不會是你們張家外支的人吧!”

張家族長搖搖頭:“聽說那張將軍乃是洛陽人氏,老夫可不記得有什麼旁支在洛陽那邊的!”

這邊在久久等候,那邊李世民帶着文武百官和將士也慢吞吞的往南走來。

在幽州整頓軍隊之後,李世民便讓幾位統兵將領領着士卒返回關中,而他則帶着長孫無忌、李績等文武官員往清河走去。

陪同他們的除了李世民的百騎之外,還有張允文帶領的兩百偵察兵。

沒了大部隊的牽絆,這數百人行進起來可是要快上不少。

當李世民行至滄州之時,再次出現了滄州父老在城外驛道恭迎李世民的場景。不過此次他們卻是來感謝李世民的。

整整五百多輛馬車拉着七十多萬骸骨返回滄州。其中,大部分骸骨只有一個空洞洞的頭顱,即使有些其他骨頭,也分不清楚是誰的,只得分散放入那些裝頭顱的箱子中。

想必這些英靈們也不會在意。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這些骸骨已經先行送達了滄州。

當李世民他們到達滄州的時候,那些骸骨已經重新下葬了。他們身上埋着的是中原的泥土。

過了滄州,便直奔貝州而來。

得到消息的清河郡各個世家便齊聚在清河城北十里亭,恭候着李世民的到來。

“來了,來了!”站在最北處的負責望風的世家子弟剛剛看到一面迎風飄蕩的旗幟,便趕緊撤回來,跑到離十里亭還有百步的時候,便開始嚷嚷起來。

那五名族長對望一眼,同時拄起柺杖,出了亭子,站在衆人的前面,恭迎着李世民車駕的到來。

沒過多久,便看見地平線上冒出兩面迎風飄揚的大旗,接着便看見一名名騎士出現在衆人面前。隨着騎士的不斷涌出,卻是一個車駕也沒有看見。難道李世民是騎馬而來?

衆人正疑惑間,那三百過騎士便緩緩來到了十里亭之外。

五名族長連忙齊齊行禮道:“參見陛下!”他們身後的世家子弟也忙跟着行禮。

雖然沒有看見李世民,但是這樣行上一禮總是好的。

五名族長行禮還沒完,便聽見一個聲音道:“五位老人家,免禮吧!”

五老一看,卻見一位披着黑色披風,穿着金甲的騎士正站在自己面前,口中緩緩說着免禮。

五老一見這人容貌,不由心頭大震,果真是陛下!不過陛下怎麼穿成這樣,還有,那些儀仗怎麼也沒有?

李世民和衆人翻身下馬,一邊往十里亭內走,李世民一邊說道:“要事真沒有猜錯的話,五位老人家便是清河的五家族長吧!”

五老笑道:“草民等人忝列家主之位,實在慚愧啊!”

“好了,不用拘束,來來,五位族長請坐!”李世民反客爲主,反倒向五老招呼道。

五人笑了一笑,坐在亭中。

在五人坐下之後,那些朝中大臣也要邁步進入亭子之中,卻發現亭中太小,最多還能容納兩人,若是再多,便會擁擠起來,當下便沒有一人進入亭中。

李世民和五位族長寒暄一陣之後,那五位族長便起身說道:“陛下,此處狹窄,難以招待好衆位將士,還是請陛下移駕城內!”

李世民站起身來:“好!朕正好有些乏了!就到清河城內休息一下!”

“陛下請!”陪在李世民身後一步的崔家族長做了個請的手勢。

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509章 亂局第206章 說客第501章 清剿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68章 離間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317章 憲兵第79章 收買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271章 軍議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14章 新兵到來第467章 兵發鞏縣第21章 情報網絡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206章 說客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237章 燕王佑第316章 南北衙第56章 帶小孩真累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320章 趨利第414章 齊聚幽州第323章 百騎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77章 尉遲恭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179章 角力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35章 袁天罡第27章 林然第120章 回京第95章 論功第183章 朝堂第125章 狼羣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237章 燕王佑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195章 出征第215章 使團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17章 遭遇第199章 漠北第72章 中毒第167章 判決第226章 獻舞第206章 說客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133章 安置第53章 長林軍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432章 歸來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106章 夜談第228章 廷論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176章 大漠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6章 單挑第320章 趨利第463章 洛口倉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65章 抓斥候第377章 于志寧第224章 歸程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183章 朝堂第252章 宴會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374章 稱心撞人第291章 引誘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294章 分裂第71章 張亮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257章 生了第221章 會面第20章 說客第455章 春雪第44章 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