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吐蕃局勢

這稱心原本是教坊裡面一位普通的舞者,而且身份低賤,籍入奴籍,可以說,如果他沒有遇上李承乾,恐怕以後會一直在這教坊之中,爲人唱歌跳舞,或是熬上十幾年,也許會成爲教坊的管理人員,或是在爲人獻舞之時被人看中,同樣成爲孌童,當然那人的身份肯定不及李承乾的。

然而,他如今成了李承乾的孌童,就像烏鴉飛上枝頭成了鳳凰,身價立即不一樣了。原本那些需要他仰視的人物如今對着他也是滿臉笑容的套着近乎。若是換着以前,恐怕連理都不會理一個教坊內的普通歌伎。

每日錦衣玉食,每日笙歌不斷,這種生活正是稱心想要的。他狂熱的喜歡這種生活了,儘管爲此付出了不菲的代價。

突然之間降臨的富貴使得這位十二三歲的少年徹底迷失了,他學會了跋扈,在東宮護衛陪伴之下,如同紈絝公子一般,橫行街市。衆人都對這少年知根知底,所以,每當他出現在街面之上時,投過去的只有鄙視的眼神。

看着這些眼神稱心忽然明白,無論自己藉着太子之勢,擁有怎樣的富貴,這些人都會鄙視自己的。於是強烈的自卑催生出了一個漸漸囂張跋扈的稱心。

每當稱心在外面闖下禍來,李承乾總會出面爲他擦屁股。而稱心,也更加賣力的討好李承乾。

終於,李承乾翻看奏章,隨老師學習的時間少了,和稱心飲酒作樂的時間多了。

終於,長孫皇后下令削減東宮用度。

東宮少傅于志寧,在削減了東宮用度之後,和李承乾談了將近半個時辰,具體什麼內容,外人無從得知,但是,李承乾出來的時候,滿臉陰沉。

與李承乾相比,這李泰的表現則是讓人拍手稱讚。每隔上十天半月,便會在李世民面前獻上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哄得李世民笑逐顏開。另外,爲了編撰《括地誌》,那些到各州縣蒐集資料的魏王府屬下,連續揪出了好幾個行爲不端,稱霸一方的官吏上報朝廷,爲大唐清明吏治,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又讓李世民對李泰青眼有加。

整個朝中風向,也漸漸往李泰一方偏向。

然而這一切都與張允文無關。前不久,他才向李世民說過,會坐在岸邊,不去水中攪和,所以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泰,他都不會放在心上的。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轉眼之間便是夏季了。

每當夏季到來,李世民總會帶着長孫皇后還有一些妃嬪子女,前往九成宮避暑。無論是李世民還是長孫皇后,身上都患有氣疾,每當天熱之時,則是最容易發病的時候,所以只好去九成宮避暑。

李世民前往九成宮之後,本該由太子李承乾監國,處理日常事務,遇到不決之事,方纔送與李世民御覽。然而這一次,李世民卻是將李承乾也帶上了,整個朝中事宜由太極宮轉到九成宮處理。

李治等一衆尚未開府或是出嫁皇子公主也跟着李世民去了九成宮。整個長安,皇族似乎少了許多。

朝中的許多大臣仍舊留在長安辦公,若是出現什麼緊急情況,則是由快馬送往九成宮,一趟過去,不到一個時辰。

張允文也是留在長安的大臣。他的生活沒什麼變化,依舊是每日去那幾個地點辦公,有事處理,無事閃人。

這一日,張允文在調查院逛了一圈,發現沒什麼事情之後,正準備前往偵察營新兵營去看看那些老兵們如何教訓新兵,在行至門口處,卻是被陳全康攔了下來。

“大人,這兒有一份吐蕃的最新情報,屬下認爲你應該好好研究研究!”

聽得陳全康說的鄭重,張允文接過紙條,細細看了起來。

這封情報的內容很多,敘述了從去年鬆州大戰,松贊干布陣亡之後,吐蕃的情形。

自鬆州大戰之後,二十萬吐蕃大軍回到高原的只有十萬人。其中,蘇毗、羊同等大部落的軍隊便佔了四萬。然而,在大軍之中,卻沒有看見松贊干布的身影。

當那些大家族和吐蕃王族當下向士卒問起,卻被告知松贊干布已經陣亡。

聽得此言的貴族和王族們頓時心頭大驚,連忙詢問詳細過程。這些士卒中有當時離松贊干布較近的人,他們說道:“**能役使天雷,用一個鐵筒子將天雷裝在裡面,對着人羣打出來,殺傷一大片。松贊干布和幾位大將軍便是這樣被天雷殺死的。”

聽士卒這般說,那些貴族和王族們不由面面相覷。

確定了松贊干布死亡的消息,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新問題卻是,誰可以任下一任贊普?

松贊干布至今無所出,而且也沒有什麼兄弟之類的。只有一個算得上松贊干布叔祖輩的老者,不過老人今年已經七十歲了,走路都成問題。至於老者的兩個兒子,在跟隨松贊干布的父親朗日論贊四處征戰的時候戰死了。也就是說他們這一脈已經沒有可以繼承贊普之位的人了。

這時候,他們又想到了祿東贊。祿東贊也是吐蕃的王族,但是論及血脈的高貴,卻是遠遠不如松贊干布一脈。然而,這祿東贊自從被松贊干布任命爲大相之後,致力於改革吐蕃體制,在吐蕃國內擁有很高的威望。而且其“智者”之稱,已經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若是他來做贊普,定然會領導吐蕃走向強大。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想的。

然而,沒過多久,長安那邊便傳來消息,說祿東讚羨慕長安繁華,願久居長安,不願回到吐蕃了。

那些早已存有異心,或是本來屬於其他部族,而被朗日論贊和松贊干布以武力征服的那些部族頓時不幹了,像什麼庸旌各部,唐旌穹波家的不滿,只有父王六臣和母后三臣這些舊貴族在嚷嚷着要在這九臣之中選出人來,作爲新的贊普。

這庸旌各部和唐旌穹波家族原本就是被朗日論贊以武力征服的,而如今,在此次鬆州之戰中,吐蕃軍損失了十萬士卒和奴隸,勢力大大削弱。不甘寂寞的庸旌各部和唐旌穹波家族趁着這個機會宣佈獨立。

而原本臣服於吐蕃的蘇毗、羊同等部也宣佈不再臣服於吐蕃。

霎時間,整個高原的局勢變得微妙起來。

吐蕃舊貴族以父王六臣和母后三臣爲代表,要求在九臣之中選出人來,作爲贊普。而吐蕃新貴族卻是在松贊干布即位之後,重用大臣,他們形成的貴族集團。有吞彌家、祿家爲首。不過由於祿東贊深陷長安,祿家由年僅十六歲的祿東贊次子欽陵做主。所以祿家的勢力實際消減了許多,原先依附祿家的小貴族,轉而投向了吞彌家或是舊貴族。

內部分裂,外部也是不穩。庸旌、蘇毗雖沒有明確表示建國,但已然割據一方。而唐旌則直接宣佈了建國。至於羊同,原本就是一個擁兵**萬的國家。

除了這幾個國家之外,吐蕃鄰國泥婆國見吐蕃戰敗,也是蠢蠢欲動。

看着這份情報,張允文不由心頭暗笑:“嘿嘿,打吧,亂吧,反正不管老子的事!”

俺犯了個錯誤,關於松贊干布的。松贊干布這個稱號是後人對他表示尊重才這樣稱呼的。而在《新唐書》和《資治通鑑》等書中,則是稱呼其爲“棄宗弄贊”,這纔是當時人對他的稱呼吧!特此解釋並道歉!

第192章 功成第487章 往事第455章 春雪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436章 生擒淵氏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188章 妍姐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238章 驛站內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88章 威逼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229章 遷移第105章 說情第199章 漠北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130章 歸附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167章 判決第295章 遷居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88章 威逼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495章 前程第199章 漠北第278章 西進第234章 彈劾第27章 林然第320章 趨利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310章 軍改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425章 奔襲平壤第202章 炮擊第440章 安東都護第160章 退敵第17章 遭遇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350章 利令智昏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397章 亂平第110章 比試第487章 往事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109章 押注第278章 西進第303章 擴編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397章 亂平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244章 麴文泰第25章 重逢第207章 投誠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285章 餘波第237章 燕王佑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458章 東都牧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50章 再回長安第239章 槊戰第202章 炮擊第256章 請客第126章 狼王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463章 洛口倉第29章 開府天策第144章 歲末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409章 李治婚事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208章 康蘇密第249章 招新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272章 張網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94章 渭水之盟第262章 點將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301章 斷足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116章 安排第306章 夏令營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507章 大限第228章 廷論第99章 燕雲十八騎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236章 秋收第166章 風波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