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承天門外

“嘿嘿,再過兩日便是臘月二十三了,快過年了!過年的時候,父皇定會將我們鎖在宮中等到過了年之後在放出來!”散朝之後,張允文正想着回家,還沒到宮門口,便被李治給攔住了。

“所以姐夫啊,明日你能不能帶我再去一趟那個胡姬酒肆啊?“李治一雙閃亮的眼睛望着張允文。

張允文看了李治一眼:“怎麼,難道你不會自己去麼?還要我帶着去?”

李治憤憤的說道:“還不是四哥,聽說那胡姬酒肆裡面的有胡姬跳胡旋舞,隔上幾日便會拉着一幫什麼風流文人去酒肆裡飲酒作樂,還美其名曰以文相會,共賦詩章。若是我自己去,肯定會被四哥看到,若是他上報給父皇,那我可就慘了!”

“所以。你就想拿我當擋箭牌?”

“二姐夫,話可不能這麼說啊!想必你也是十分懷念那胡旋舞吧!如今年底也到了,你也該是好好的休息一下了!若是累着了,那豈不是要讓二姐心疼麼?”李治嘻嘻笑道。

看着李治的表情,張允文忽然有種感覺,這李治說不定原本便是這種樣子,只不過是在父兄的重壓之下,慢慢成了當初的沉默寡言。

“好吧,明日午後,我便在這宮門口來等你!”張允文答應下來。

今日這次朝會是貞觀十二年的最後一次朝會了,再加上辦公又少,所以除了突發大事之外張允文在未來的一個月內將會很少來皇城這邊。

李治聞言,霎時間滿臉笑容:“好,明日午後我便會出宮門的!”

“明日我等分散在宮門口,若是有人開宮門而出,便乘機殺進宮中,斬殺一兩個皇親國戚,朝廷重臣之後,取其首級,往西門逃出!嘿嘿憑着老子的中郎將腰牌和賀邏鶻的北平郡王令牌,定能順利出城。出城之後,一路往西而去,只要到了西突厥,則榮華富貴源源不絕啊!”

北平郡王府的大廳之內,五十多名彪悍的突厥漢子分成兩圈,圍坐在一架火爐邊。結社放下手中的酒碗,低聲說着上面的那番話。

這五十多名突厥漢子聞言,盡皆默默不語。

結社目光在這些漢子之中掃了一下,一眼便看見了一位正垂着頭,默默喝酒的大漢。

“骨魯嶺,你怎麼不說話?”結社冷冷的向那大漢問道。

“結社,如今我們投降大唐已經有這麼多年了,如今,你又忽然叫我們反叛大唐,這到底是爲什麼啊?”骨魯嶺此言一落,幾名突厥大漢紛紛應和。

“哼,我們是突厥人,天生就該住在草原上,盡情的放牧牛羊,縱馬奔馳,不應該帶着這城牆裡面,慢慢的老去!難道你們已經忘記了我們體內流着狼的血液麼?”結社慷慨激昂的說道。

這話說得義正言辭,卻是讓骨魯嶺等人啞口無言。

結社乘機說道:“既然你們沒有忘了我們體內流着狼的血液,就應該和老子一起幹!然後到西突厥去。那邊可是有同樣的姓阿史那,同樣流着狼的血液的突厥人!”

“啪——”一隻酒盞被砸碎在地上。

一名突厥大漢站起身來:“結社,老子幹了!”

“啪啪啪——”酒盞砸碎的聲音連連響起,一名名突厥大漢相繼砸碎酒盞,站起身來。

雖說此時朝廷對武器兵刃有限制,但這種限制僅僅是在陌刀、弩機等殺傷力強的武器和大型的設備如牀弩、投石車之上,至於橫刀和兩石以下的弓箭,卻是沒有什麼太多的限制。

所以,這些突厥大漢,沒人配着一把橫刀,一把兩石弓,一壺箭,身穿黑色皮甲,從早上開始,便呆在皇宮附近遊蕩着。

由於不知道皇宮哪扇城門將會打開,所以,這些突厥人集中在皇宮的正大門承天門外,除了一個兩人作爲偵察遊騎之外,其餘人紛紛藏身在橫街各處,密切注視着承天門的動靜。

然而,整整一上午,這承天門還是沒有任何動靜。

終於,到午時三刻的時候,三道身影踏着地上鋪着的積雪,慢慢的承天門方向走來。

一見這三道身影,那藏在一處圍牆之後的結社 不由一驚。

這三人便是張允文和楊石、宋瀑三人。

記起昨日的承諾,張允文便在午時初刻,用完了午飯便拉着楊石和宋瀑往皇宮走去。

然而,走到皇宮外面時,張允文忽然感覺到一絲不對勁,當即停住了腳步。

呼嘯而過的寒風捲起地上的雪花飛揚,穿梭在建築之間,發出一陣“嗚嗚”聲。

“大人,怎麼啦?”宋瀑見張允文停住,不由問道,此問剛一落,他也感到了不對勁。

這般寬敞的承天門前面,在這寒風呼嘯的午後,本來不應該有什麼出現纔是,呃,當然,他們三個是例外。可是,這裡卻是有三名渾身穿着黑色衣袍的人蹲在承天門對面,目光四下掃視,遇到張允文三人的目光便連忙移開。如此可疑的行跡不得不讓人懷疑。

就在這個時候,只見那宮門咯吱一聲,這承天門竟然打開了。

只見一行四人慢慢從宮門後面走出來,走到承天門外時,又站定身子,轉了個身,望着城門之內。看那樣子,倒有些像是儀仗隊,不過這規模實在是太小了。

接着,一道身影出現在大門之中,赫然便是李治。

李治一見到橫街對面的張允文,不由眼睛一亮,不過皇室的教養卻使他沒有喊出來,揹負着雙手,慢慢的往外走去。

然而張允文三人的目光卻是緊緊的盯在那三名穿着黑衣的大漢身上。

就在李治準備走過來時,張允文驀地大喊道:“小治,退回去!”

聽見這話,李治不由一愣。然而接下來,卻發生了讓他目瞪口呆的事情。只見那三名黑衣大漢從腰間抽出橫刀,大吼道:“殺——”

接着五十多名黑衣大漢手持橫刀,從對面圍牆的缺口處翻了出來,大呼小叫着往李治的方向衝了過來。

此時的承天門外,城樓上只有十多個士卒,,大門兩邊站立着四個士卒。連帶着李治的四名衛士,一共才八人。不過這八人卻是久經戰場的老兵,一見到這種情況,連忙衝上前去,排成陣型,將李治攔在身後。

而那些在城頭巡邏的士卒,也趕緊從城頭下來,準備支援下面。

張允文右手拿着軍刺,左手拿着匕首,而楊石和宋瀑二人則是一人一把橫刀,向那些黑衣大漢衝了過去。

當張允文快速的躲過兩把劈下來的橫刀,反手將軍刺插入到一人的腹部時,忽然聽見一聲輕呼:“張允文,是張允文!”

張允文一面閃躲這大漢的攻擊,一面偱聲而望,一眼便瞧見了那正往自己這邊過來的結社。

“阿史那結社,你吃了雄心豹子膽,竟然帶人造反?”張允文喝道,同時雙臂一振,將一名突厥大漢的橫刀拔開,奮起一腳踹在那人的膝蓋處。那名突厥大漢驀地倒在地上。

“哈哈,朝廷待我如無物,我等就是反了又如何!殺,給我殺了晉王和張允文,用他們的首級換取功名!”阿史那結社猖狂的大吼一聲,領着三人想繞過那八名士卒組成的防線,殺向李治。

張允文看在眼裡,對着楊石宋瀑大吼一聲:“你們二人擋住了,我去找小治去!”

宋瀑橫刀猛的一揮,竟然將面前的突厥大漢連刀呆手給砍成兩段,再奮起一腳,直將這近兩百斤的大漢踢飛近丈高,轟然落地之時,已是口角溢出鮮血,活不成了。

“大人放心,這些人屬下自會料理!”宋瀑好整以暇的說道。

而那楊石,手中橫刀揮舞如飛,面前的士卒只見一片刀光將自己籠罩,心頭大驚,正要反擊之時,陡然覺得脖子一涼,接着鮮血噴涌如泉。

張允文眼見那阿史那結社將要衝到李治面前,張允文想也不想,右手的軍刺便往阿史那結社身上飛射了過去,口中同時大喝道:“小治,拔劍禦敵!”

那阿史那結社餘光瞥見張允文一振右臂,心知不妙,右手橫刀猛的一揮,不偏不倚,正好擊中軍刺。只聽“鐺”的一聲,那軍刺改變了方向,往斜方射去,餘勢未減,直插入一名**士卒身上。

然而得空的李治已經拔出了身邊的長劍,面帶驚惶的看着重新撲過來的阿史那結社。

“哈哈,晉王殿下,納命來吧!”結社一聲獰笑,揮刀便要砍下。

此時,張允文已經歷李治不到一張,卻是被兩名突厥大漢給纏住。這二名大漢知道張允文厲害,手中橫刀揮舞,卻始終離張允文又三步的距離,不讓其近身。

而那八名士卒,在突厥大漢的進攻之下,已經戰死了五人,剩餘三人正在頑抗之中。

正在這時,承天門後,忽地涌出一大批手持長槍的士卒出來,直往這邊過來。

結社揮刀一斬,李治連忙舉劍相應,只聽得“鐺”的一聲,一股巨大的力道從刀劍交接之處傳來,劍柄微微顫抖,幾乎使李治捏不住劍了。

連忙後退兩步,重新舉劍。

張允文見狀,連忙吼道:“小治,你不是說過想上戰場麼?拿出勁來,好好的想想當初教你的那些!”

李治聞言,雙目之中,陡然閃過一絲神采來。對啊,當初我不是說過要上戰場麼?今日之局,若都不能過,那如何上得了戰場?

眼見結社再次攻擊過來,李治雙手舉劍,不斷的擊在那橫刀之上,轉眼之間,便連擋了四刀。

這時候,那些從城門衝出來的士卒已經趕到,將李治保護在中央,一杆杆長槍直向結社捅過來。

眼見**出來,結社知道此戰已不可能斬下李治或是張允文的人頭,心中便生出退意來。口中大聲喊道:“撤!”,身子往後退去。

本以爲在退的過程中將會有人接應,然而,四面空蕩蕩的,除了腳下的屍體之外,一個突厥大漢也沒有。

結社驚訝的回頭一看,只見得賀邏鶻已經帶着突厥人往南撤去,離自己足足有近二十丈遠了。

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16章 襲擾糧道第509章 亂局第61章 楊文幹反第47章 潛入定州第207章 投誠第165章 構陷第293章 許諾第312章 態度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19章 還關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325章 就藩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143章 趙德言第176章 大漠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123章 朝議第229章 遷移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507章 大限第287章 客棧第394章 凌煙閣第208章 康蘇密第396章 舉旗謀反第311章 庭爭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92章 登基第231章 商論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394章 凌煙閣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154章 好久不見第176章 大漠第212章 遭遇戰第227章 爭議第300章 偷牛第323章 百騎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313章 定局第295章 遷居第16章 襲擾糧道第204章 定襄城第82章 房杜第493章 兩村鬥毆第323章 百騎第185章 炮兵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168章 張允文的工作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162章 入朝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22章 牧馬之計第186章 世家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313章 定局第162章 入朝第493章 兩村鬥毆第179章 角力第296章 擔憂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303章 擴編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47章 潛入定州第318章 聚散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17章 強渡遼水第152章 成親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53章 長林軍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135章 袁天罡和孫思邈第219章 蘇烈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147章 冠禮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136章 道教之事第230章 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