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班師回朝

征伐高昌的大軍整齊的在高昌城外列出一個個步騎方陣,一面面在風中飄揚的旗幟在發出獵獵的呼嘯聲來。

這些大軍只是步騎二部,至於炮兵和輜重兵之類的兵種,則是先行一步,踏上了班師回朝的路。

城頭之上,王玄策和梅仁幸二人看着整整齊齊的**在將領的帶領之下,慢慢的變換陣勢,往東南方而去。

“王大人,你說說這侯君集回到長安將會是什麼光景啊?”梅仁幸滿臉幸災樂禍的看着騎在馬上,慢慢南下,一臉得意的侯君集,對着王玄策道。

王玄策淡淡一笑:“梅大人,此事可不是你我操心的事情!現今需要操心的是什麼時候啓程回京!”

梅仁幸瞥了一眼王玄策,大笑兩聲,說道:“你這人真是好生沒趣啊!”

此時已是八月下旬了,然而這西域隴右的天氣仍舊炎熱如火。大軍出發之前,不光是將輜重兵的車馬裝得滿滿的,令其先行,而且每名士卒所需要的乾糧、清水也是呆了近半個月的份。騎兵們還好一點,有馬匹幫着負重,可是那些步卒,則是扛着十多斤乾糧和十多斤的清水,再加上衣甲、兵器的分量,在炎熱如炙火的大漠中行軍,可不是一件輕鬆的活計。

大軍一路南行,行軍時儘量沿着溪流河谷。每日行軍速度卻也不快,騎兵負責開路、掃尾和沿途警戒,易如往返兩三次,其消耗已是不小。再加上這月份之中,天氣酷熱難耐,每日能行軍八十里已經是極限了。

侯君集的中軍走得不緊不慢。中軍中的侯君集親兵親自押着一支車隊,這支車隊上,放着七八口大黑鐵箱子,沉重無比,極大的拖累了速度,然而侯君集卻是寧願放慢速度也不遠放棄這些箱子。

於是,士卒們紛紛猜測着箱子中裝的東西。雖然當初陸雲曾說侯君集的那十多口箱子中,裝的是酒,可是,還是有許多士卒不相信。如今,見到侯君集如此寶貝這支車隊,那些原本猜測的士卒心頭更加懷疑了。

不過,此時是在大漠之中行軍,他們可沒有什麼閒心去操心侯君集的事。

就在大軍出發後的七日,有着近五十人的梅仁幸商隊和王玄策的使團也開始出發了。

一匹匹載着重重貨物和補給的駱駝,一個個騎着高大的突厥馬的騎士,整支隊伍沒有一個步行的。

雖說是沿着同一個方向前進,大這支隊伍的機動性明顯要強得多。很多不能供大隊人馬行走的地方,他們可以行走,因此也節省了不少的腳程。

到最後,王玄策與梅仁幸反而跑到了大軍的前面。

“那些遠征的大軍,也應該回來了吧!”張允文望着西北方向,心頭暗暗的說道。

十多日之前,張允文收到了梅仁幸傳回來的消息,不由嚇了一大跳。歷史上的侯君集因劫掠了高昌皇室的財物,而對於士卒洗劫高昌城的事而不敢多問,想不到自己派出憲兵營之後,這侯君集仍舊是毫無忌憚的將高昌皇室的財寶洗劫一空。不過憲兵營起到的作用只是使那些高昌平民免於被洗劫的命運。

更令張允文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侯君集竟然堂而皇之的坐在高昌王的王座之上,任命了一些官職。收到這份情報的張允文幾乎不敢相信。就連自己這個對於政治並不擅長的人也看出了其中的兇險,難道侯君集的政治智商比俺還低?

張允文心頭暗自思忖道。

收到這兩份關於侯君集的情報,張允文便將這情報還有關於大軍班師回朝時間等一系列有關大軍的情況一起報給了李世民。不過張允文最重視的還是蘇定方的情況。

雖說薛萬均將蘇定方留在了高昌,但是張允文卻不怪薛萬均。蘇定方身處羣敵環伺之中,反而能磨練成才,說不定還能提前成爲一方大將。這種情況是張允文樂於看見的。

“陛下,蘇定方此次可是作爲先鋒,領兩千人連破蒲類、金滿、輪臺三城,並且大敗了突厥,你看他的中郎將之職可以保住了吧!”張允文一面醬手中厚厚的情報遞上去,一名笑着說道。

就是要趁着現在說,待會兒李世民看了關於侯君集的情報之後,說不定根本就沒有機會再說了。

李世民聞言,滿是驚異的說道:“真的,這蘇定方這般厲害?”

“那當然,他可是微臣的大哥,未來的大唐名將啊!”張允文臉上笑嘻嘻的,言語之間確實露出強烈的自信。

“好!既然如此,等他回來之後,朕會重重賞賜的!”李世民開始翻閱手中情報,有些漫不經心的說道。

張允文連忙說道:“既是如此,那微臣先替大哥謝陛下隆恩了!”

李世民“嗯”了一聲,繼續翻看手中情報。

張允文也沉默下來,心頭默默的數着時間,等着李世民爆發。

終於,當張允文心頭默默的書了一百二十下之後,只聽得李世民發出一聲低低的哼聲。

往李世民處一望去,只見李世民滿臉怒色的盯着手中的紙張,眉毛高高的挑起,緊皺在一起的眉頭和微微犯青的臉色顯示出他的憤怒,而手中微微顫抖的紙張則是顯示出他心頭石如何的激盪如潮。

看了這兩則關於侯君集的消息之後,李世民再也無心看剩餘的情報,擡起頭來,一雙目光如刀,盯着張允文:“允文,我且問你,這些情報是否屬實?”

張允文毫不畏懼的盯着李世民的眼睛:“當然屬實!陛下可曾記得那個在王玄策使團高昌遇襲之後,在半途中救了他們的人?他叫梅仁幸,是調查院的一位頭目,林然已經將其定位爲他之後的接班人!這些情報便是這位梅仁幸傳出來的!”

“荒唐!”李世民一拍桌子,“此人既然是調查院的頭目,那麼怎麼僅僅就憑着這些條件就判斷侯君集在高昌皇宮中帶着財物?看看這個,什麼守衛嚴密,什麼物件沉重,還有什麼出手闊綽,難道僅憑這些就能斷定侯君集劫掠了高昌皇宮?”

張允文上前一步:“陛下,調查院乃是負責調查的組織,也僅此而已。將所有的情況如實上報,這纔是我們的責任。所以臣以爲這位梅仁幸沒有什麼過錯!”

李世民張了張口,卻是什麼話也沒說出來。

張允文知道,這是李世民在找人撒氣,畢竟侯君集是李世民的寵臣,如今看到他接連發下兩項大的忌諱,李世民心頭惱怒,找人撒氣也是常事。

當下也不再說些什麼,默默的行了一禮,退出殿中。以李世民的性情,過兩日便會恢復如初。

隨着時間慢慢的流逝,轉眼之間,十月份便悄然過去了一半。

然而在這般長的時間裡,李世民卻沒有向羣臣說起侯君集在高昌所犯之事。維護之意,十分明顯。

張允文見李世民沒說,也不會去亂說,所以,到現在爲止,知道侯君集在高昌所做之事的人寥寥無幾。

終於從沿途的州縣傳來消息,說是大將軍已進入關中,不日便將返回長安。

大軍的班師回朝,使得侯君集之事再也瞞不住了,所以,李世民在一次朝會之上,將侯君集在高昌的所作所爲說了一遍,末了,李世民說道:“然此事尚未確定,朕不能以此來定侯愛卿之罪!故待大軍回還之後,將這些事情調查清楚,再做決斷!若是有此等事情,朕定當處置,若沒有,朕便好好的封賞侯愛卿!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

衆大臣齊齊拜道:“但憑陛下處置!”

朝會過後的第三日,大軍便已經進入長安京郊,在那裡紮下大營來,等到封賞之後,便會解散,各歸各營。

侯君集看着眼中漸漸變大的長安城,心頭涌起一股豪邁之氣來。想當初,自己隨着李靖征討吐谷渾,雖不是主帥,但也是統領南路大軍的大將。如今,遠征高昌,滅其國,擄其王,此等功勞,比起當初征伐吐谷渾時,不知要大上多少,想必賞賜也會豐厚許多吧!

想起賞賜,侯君集便想起了自己從高昌帶回來的那些財寶。一回到長安,侯君集便將他們運回了府邸之中,藏在了地下的寶庫裡。

今日,李世民將帶着衆位文臣武將來到這座臨時大營裡,按軍功爲士卒頒發勳章,所以一大早,整個軍營便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每名士卒都是精神抖擻,隨時準備迎接着李世民的到來。

辰時剛過,李世民和朝中文武大臣便在侯君集薛萬均的陪同之下,進入軍營之中。

看到騎在馬上的李世民,衆士卒心潮澎湃,同時拜倒,齊聲高呼:“參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着這如同山崩海嘯一般的巨大聲響,李世民滿是激動,舉起右手。霎時間,場中寂寂無聲。

李世民大聲說道:“諸位將士,爾等破滅高昌,功勞滔天,今日朕便在這裡爲衆將士接風洗塵,論功行賞!”

說完,李世民開始回憶起了當年的隋末之後的中原是如何的局面,他帶領士卒四面征戰,又是何等光景,只聽得那些將士熱血沸騰。

當然,能熱血沸騰的僅僅是那些站在李世民身邊聽得到他說話的人。那些站得老遠的士卒,一臉鬱悶的看着這邊熱鬧的情形。

和士卒親善完畢,李世民便開始帶着衆將軍爲戰鬥中立下功勞的士卒頒發勳章。還是和當初一樣,金銀銅鐵四種規格,按照功勞頒發給士卒。

就這樣,一直折騰了近兩個時辰,轉眼之間,午時便到了。

鬱悶,今天俺的小外甥女發高燒,俺不得不奔走於醫院與家之間!唉,杯具啊,希望她快點好起來吧!

第158章 三而竭第116章 安排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82章 房杜第74章 李淵到來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25章 重逢第173章 出發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323章 百騎第79章 收買第308章 野炊第132章 較量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172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275章 反殺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183章 朝堂第433章 張網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478章 虛驚一場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114章 跑步第325章 就藩第318章 聚散第168章 張允文的工作第271章 軍議第17章 遭遇第262章 點將第204章 定襄城第318章 聚散第391章 蒐集情報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495章 前程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433章 張網第480章 走親訪友第230章 耕地第68章 離間第91章 臨國第499章 遼東寒第20章 說客第323章 百騎第339章 沖天狼煙第168章 張允文的工作第20章 說客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8章 死亡角逐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238章 驛站內第259章 當衆拜師第313章 定局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423章 千里追殺第353章 班師回朝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485章 履行職能第185章 炮兵第1章 徐二狗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85章 挾持第222章 罷兵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111章 學院建設第95章 論功第114章 跑步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90章 餘聲第249章 招新第168章 張允文的工作第167章 判決第68章 離間第264章 出征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121章 噪聲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186章 世家第239章 槊戰第51章 封爵第313章 定局第79章 收買第94章 渭水之盟第81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