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我乃楊常

這天然居早在劉氏兄弟成親的時候,張允文便送與了他們。也就是說,如今這二人乃是這天然居的東家了。也正是這天然居每月的收入,才讓二人能養的起那般大的一座宅子和十多名侍女僕役。

劉武穿着白色裡衣,暗紅色外衣,腰間懸掛着一口橫刀。他和劉勇在長安萬年縣的軍府之中從校尉幹起,到果毅都尉,再到折衝校尉,其間參加了對突厥的戰爭。到如今,也是領着正五品上階定遠將軍散官的將軍了。

到今年軍改之時,二人不願編入募兵,張允文跑了些關係,在軍改之前將他們二人調到了左監門衛。這監門衛的主要職責卻是守衛長安各個城門的。軍改之後,隸屬於北衙統領。平素幾乎不會出徵。

劉武站在天然居門口,招呼着客人。而楊石則是站在劉武的身邊,壯其聲勢。

賓客漸次來到這天然居,先在樓外的文書處將請帖示出,待文書登記完姓名之後,這才往裡面走到劉武面前,抱拳一禮,然後再進入 這天然居之中。

劉武見對方抱拳行禮,先是躬身行禮,到了後面,腰肢實在痠疼,便拱手爲禮。

起先,賓客衆多,往往是來不及一一行禮,只得作幾個四方揖,算是一齊見禮了。到後面,賓客漸漸稀少,反倒是要一一躬身行禮。終於,賓客到齊。

劉武看着正在收拾的文書,再望望身後的天然居,不由伸了一個長長的懶腰,左右要搖晃了一下腰肢。

“哎喲,孃的,這彎腰行禮比干上一夜那事還要累啊!”劉武小聲的抱怨道。

一旁的楊石一聽見這話,頓時疑惑道:“嗯,劉大哥,你剛纔說的事是什麼事啊?”

劉武頓時“嘿嘿”一笑:“嘿嘿,小石頭啊,等你找到媳婦之後就明白了!”

聽得劉武這般說話,楊石頓時面露羞赧之色。雖說他的年紀已經不小了,可是長時間混跡于軍營之中,哪兒又能找到什麼媳婦兒。不過這類事情他可沒少在軍中那些粗魯的漢子那兒聽說,故而也是瞭解得清清楚楚。

看見楊石的表情,劉武頓時哈哈大笑,拍拍楊石的肩膀:“哈哈,小石頭,你小子也開始想媳婦兒了!”

楊石聞言,陡然漲紅臉,無力的反駁道:“沒,纔沒有呢!”

劉武卻是扭動着腰肢,慢慢往天然居內走去,不再理會楊石。

在天然居出席的賓客之中,若全是武將倒還好辦,好酒好肉一上來,找幾個濃妝豔抹的女子唱唱曲子,探探琵琶,便算是招待過去。可是,這賓客中卻是有着半數的文臣,這些文人出身的官員講究的是一個“雅”字,所以,在劉武看來,他們纔是最難伺候的主兒。

天然居的一樓坐着的盡是武將。角落之處,堆放着一甕甕烈酒。而文官們則是集中在二樓。這裡珠簾垂落,屏風遮掩,一名名穿着淡雅宮裝的樂工歌伎坐在屏風之後,或是彈着絲竹管絃,或是淺唱低吟。陣陣曼妙的絲竹之聲與歌聲繚繞,迴盪在這二樓之上。而這些文官們有的半閉着眼睛,靜靜欣賞這旋律,或是摸着撫須望着屏風上的山水花鳥呵呵笑着,或是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可是,令這些文官心頭不爽的,卻是樓下不時傳來的陣陣喧譁之聲。這聲音嘈雜喧鬧,竟然將二樓的絲竹之聲蓋住了。

劉武進入天然居之後,先在一樓招呼這些武將。他本是武人出身,對於這些武將的愛好忌諱,深知肚明。三言兩語往往便引得這些武將們點頭稱是。

在和這些武將喝了兩碗酒之後,劉武又得上二樓去招呼那些文臣。

慢慢的走上二樓,劉武向這些文官一揖,笑着說道:“承蒙諸位大人光臨敝侄滿月之宴,在下代敝弟張允文敬諸位大人一杯!”

劉武聲音洪亮,一說出來,便將這絲竹之聲蓋住了。那些樂工歌伎聞言,頓時停止了演奏歌唱。而那些文臣們頓時齊齊的看着劉武。

“呵呵,劉將軍客氣了!張公爺公子滿月,此乃喜事,在下能得張公爺之邀,幸甚之至啊!”一名中年文官當先站起身來說道。

有人這一帶頭,其餘的同桌的官員也是競相附和。

而其他桌上的官員也漸次站起來,客套者恭維的話語。這其中,皆是說着張允文,而對於本次宴會的主角,那位滿月的張繼,倒是很少提到。

劉武一面面容僵硬的客套着,一面在心頭暗暗的罵道:“這些虛僞的傢伙,嘴中說着一套,可實際上是不是這般想法,鬼才知道!”

和衆人喝了幾杯,劉武在這二樓呆着,但覺心頭百般不自在,勉強的敷衍了幾句,便告了聲罪,匆匆的下了樓。

來到一樓,聽見這喧譁之聲,聽見這酒令之聲,看見滿桌子的杯盤狼藉,劉武這才感到一絲親切傳來。

劉武哈哈一笑:“來來來,各位將軍,劉某再敬大家一杯!”

就這樣,樓上的文官們聽着絲竹,吃着佳餚,樓下的武將行着酒令,大呼小叫,你拉我灌酒,我拉你灌酒。一頓飯就慢慢的吃過去了。

到達未時二刻的時候,這樓上樓下卻是分不太清了。文官武將皆是喝得醉醺醺的,一邊扶着欄杆,一邊口中大叫道:“我沒醉!”或是狂呼道:“天地無窮極,陰陽轉相因。人居一世間,忽若風吹塵……”

幾名沒有醉的文官尷尬的看着這混亂的場面,卻是苦笑着搖搖頭。

這時候,忽然聽見一個聲音大聲呼道:“哈哈,這張允文待客倒是有趣!幾年之前來參加他女兒的滿月宴在這天然居,如今參加他兒子的滿月宴,還是在這天然居!當真是可笑啊,堂堂偃師郡公,竟然在這酒樓之上待客,這又置我等於何地啊!”

這聲音一響起,那些沒醉的賓客頓時詫異的望着那聲音來源,只見一名年紀約莫二十七八歲的儒生正坐在臺階之上,舉着手中酒盞,旁若無人的大聲說道。

此言一落,那些沒醉的頓時衝上兩步,想制止那儒生繼續說話;那些半醉的頓時酒醒大半,用一副詫異的目光看着那儒生;那些醉倒的,發出兩聲含糊的聲音之後,便倒在桌上,昏睡過去。

劉武乃是天然居常客,常常在此喝那烈酒神仙醉,故而對這酒量也倒是不小。再者,他知道今日自己負責接待,必須喝的酒可是不少,所以在這神仙醉中摻了不少的水。這幾輪酒喝下來,肚中鼓脹,人已半醉。

那儒生的話吼出之後,劉武頓時擡起微微有些發痛的腦袋,詫異的看着這名儒生。片刻之後,這纔想起自己似乎應該出來說點什麼。

當下走了兩步,正準備開口的時候,那儒生再次呼道:“我有說錯了什麼嗎?張允文待見我等便是以如此態度。兩次宴席,皆不見人,只有一個名義上的哥哥出來招待。在下雖然只是七品小吏,卻也是在翰林院中供職。那張允文狗眼……”這話還未說完,便被一名沒醉的文官捂着嘴,不讓他再說。

劉武卻是知道後面的話,正在組織語言的時候,忽然聽見一聲巨吼從一樓傳來:“兀那酸儒,你這廝胡說什麼!”

шшш⊙t t k a n⊙C ○

這聲音猶如霹靂,響徹整個醉雲樓。那些已經酣醉而昏睡的賓客頓時齊齊一驚,倏地擡起頭來,一雙眼睛茫然的四下張望着。

衆人偱聲而望,只見一名巨漢從一樓的角落之處走了出來。這名巨漢身量極高,體態魁梧,年紀約莫四十來歲,眼角之處,已然有數道皺紋。此人相貌威風凜凜,氣宇軒昂。那些武將一見這大漢,頓時讚道:“真是一條好漢啦!”

楊石一見這大漢,頓時喊道:“爹!”

這人正是楊石之父楊常。

楊常看了楊石一眼,然後自顧往前走,來到那口出狂言的儒生面前,居高臨下的俯視着坐在樓梯上的儒生。

被楊常的目光一望,那儒生心頭不由得生出一股慌亂之意,掙脫出那名捂着自己嘴的同僚的手,看着楊常,嘴中卻說道:“你,你是什麼人?”

“我乃楊常!”楊常目光凜然,大聲說道。

一思考這個名字,卻是沒有任何印象,心中揣測此人乃是無名小卒,外強中乾而已。當下硬聲道:“本官說那張允文,又與你何干?”

楊常哈哈一笑:“我乃是張允文門下食客,你說與我何干?”忽然止住笑聲,口中厲聲道,“你口口聲聲說張允文待你不周,這宴席擺在這天然居之中,可是你又有何等資格讓張允文厚待於你?你不過一個七品小吏,你可知道,此時在張允文府邸之上用餐之人,哪個不是身份顯赫,更有陛下親自道賀,難道你認爲自己能有資格進入其府中?”

此言一出,不光是那儒生,這天然居內的文官武將頓時默默不語。

楊常又道:“你說那張允文薄待於你,直讓劉武過來接待,你又可知劉武乃是正五品定遠將軍,雖不是張允文之親生兄長,然而張允文卻是比親生兄長更加敬重這劉武。還有這小子,也就是我兒子,乃是張允文親兵,如今領憲兵營正六品校尉。論起與張允文親密程度,論起官制大小,哪裡薄待於你?”

楊常這麼一說,那儒生啞口無言。而那些賓客們面色倒是好轉不少。

“況且張允文在天然居與醉雲樓招待諸位,,卻是無奈之舉。想那張家府邸,哪能容納這般多的人。況且張允文又是廉潔之人,當了這麼多年的官,可那宅子還是那般大小。不曾擴過。這在諸公之中,可是罕見啦!”楊常漸漸微笑起來,一張臉也不再那般嚴肅了。

幾位文官立刻接口道:“這位楊,嗯,楊常說得在理,像張公爺這般廉潔之人可是不多啊!我等實在深感敬佩!”

這幾人一帶頭,另外一些文官也跟着拍起張允文的馬屁來,說什麼張公爺詩才驚人,實爲我等學習之楷模。說什麼張允文沉着大氣,林林總總。

看着這些拍馬屁官員一臉的笑容,楊常非常不爽,臉色又慢慢的沉了下來。

一見道楊常的臉色,那些官員頓時住口。

這時,那名曾經捂過着儒生嘴的文官笑道:“這位楊老哥切莫動怒,文淵平素乃是樸實謙和之人,今日定是飲酒過多,這纔有所失態!”

楊常微微冷笑一笑:“哼,飲酒過多?他這一身的酒味可不是從身體上發出的,而是從那衣衫上發出的!算了,故意爲之也罷,飲酒過度也罷,我姑且信你一次,若是下次再聽得你胡言亂語,別怪我不可氣!”

聽見楊常口中說得強硬,那儒生心頭一振,嘴中正想強硬的問問怎麼個不客氣法的時候,只見那楊常猛地側轉身來,以左腳爲軸,旋轉半身,右腳如鞭,從那儒生的面前掠過,帶起的勁風讓這儒生不由微微閉上雙眼。

腳後跟重重的砸在那手臂粗細的欄杆之上。只聽見一聲巨響,“啪——”

那手臂粗細的欄杆頓時斷做兩段。

霎時間,天然居內寂寂無聲,可聞針落。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盡皆用驚駭的目光看着若無其事的楊常。

而那儒生,睜開眼看見這斷裂的欄杆時,嘴張得老大,驚訝得合不上了。

第64章 突厥入寇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494章 張家來人第3章 張文濟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211章 兵鋒第507章 大限第77章 尉遲恭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236章 秋收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493章 兩村鬥毆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209章 入城第157章 當騎兵遇上火藥第3章 張文濟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244章 麴文泰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114章 跑步第219章 蘇烈第66章 五隴阪感想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54章 挑釁第283章 追擊第230章 耕地第211章 兵鋒第304章 玩具第57章 劉家兄弟戀愛了第139章 火炮第327章 揍人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160章 退敵第245章 送禮第95章 論功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62章 平息第94章 渭水之盟第333章 誰人可爲帥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257章 生了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131章 午餐第75章 留在長安第110章 比試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476章 族長來訪第463章 洛口倉第95章 論功第23章 進身之資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463章 洛口倉第160章 退敵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141章 赴宴第274章 收杆第177章 薛延陀第283章 追擊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316章 南北衙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290章 盜竊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246章 軍火買賣第296章 擔憂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119章 上門提親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64章 突厥入寇第3章 張文濟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70章 韓氏姐妹第415章 遼水橫路第254章 裴行儉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124章 塞外第160章 退敵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306章 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