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軍改

一幅巨大的地圖之下,李世民看着面前的衆位武將,沉聲說道:“衆卿家,這些日子以來,朕一直在思量着一件事,那便是改革我大**制之事!”

此言一落,那程咬金便道:“改什麼改,這套軍制用了這麼些年,有改的必要麼?”

程咬金這話頓時得到了不少武將的贊同,他們紛紛出言道:“就是,陛下啊,這府兵用起來十分順手,改他作甚?”

李世民聽得這些言語,卻是擺手道:“其實這兵制,朕早就想改上一改,可是前幾年打了突厥,最近又打了吐谷渾,着實找不到時間來改制,一拖就拖到了現在!”說道這裡李世民不由輕嘆一聲,“不過哇,這牽一髮而動全身啊,對於這軍改大事,朕還是微微有些猶豫啊!所以朕找你們過來商量商量!”

見衆武將皆是默然不語,李世民笑道:“諸位皆是帶兵老將,有什麼事直言便是,不必拘禮!”

李世民此言一落,李靖便輕咳一聲,說道:“陛下若是要改革軍制,想必已經心有腹稿,甚至已然形成計劃,不知可否借與臣等一觀?”

李靖一說話其餘將領頓時不言,皆是看着李靖。

自破吐谷渾之後,李靖便閉門絕客難見人影。平素也難得上朝一次。但是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朝中大臣,皆視其爲國之巨擘,朝中樑柱,隱隱爲武將之首。環視整個大唐江山,盤踞荊湘蕭樑政權是被李孝恭和他滅掉的,歸而復叛的輔公祏是被他平定的,大唐南面嶺南諸地是他招撫的,大唐北面的突厥是被他領軍滅亡的,大唐西面的吐谷渾是他領軍打垮的。大唐四面邊境,有三面即爲李靖所平。此等功勞,此等才幹,着實令人佩服不已。

李世民從旁邊拿過一本黃皮奏章:“藥師,給!”

李靖接過奏章,慢慢看了起來。

不多時,李靖便將這奏章看完了,一邊遞給身旁的武將,一邊說道:“這本奏章的主要內容是改革如今的府兵制度。第一便是於諸府之中,拔其健者而充十二衛,成其爲募兵,專司戰爭之責。第二卻是削減關中、河東、河南三地軍府。第三,十二衛輪流戍邊。第四,十二衛大將軍一年一換。嗯,大致就是這四點,其餘很多都是圍繞這四點來的!”

李靖用最簡潔的語言大致介紹了一下這奏章內容,讓那些沒來得及看奏章的武將心頭有數。

李靖這一說,這些武將頓時議論開來,有說什麼建立募兵這主意不錯,有利於提升戰鬥力。還有說什麼府兵乃是大**隊根本,不可動搖。至於削減關中河東河南三地軍府,有人則說道此乃弱幹之策,不可採納。

聽得衆將議論紛紛,殿內嘈嘈嚷嚷,李世民頓時有些不舒服,不由輕咳了兩聲。

霎時間,殿內寂寂無聲,可聞針落。

李世民頓時笑了一笑:“諸位愛卿怎麼不議論了?剛纔不是說了麼,莫要拘禮,有什麼意見只管說就是!”

李靖頓了一下,便向李世民問道:“陛下既然決意軍改,不知是何原因促使陛下做此決定?”

李世民看了坐在下面默默不語的張允文,思忖片刻之後,便說道:“這府兵制的根基卻是自北魏以來的租庸調製度,而這租庸調製度最基本的要求便是每戶皆有屬於自己的田地。針葉一直致力於使耕者有其田,先有以突厥二十萬之衆開發江南,後有打擊世家,比如太原王家,以抑兼併。然而,據戶部送上來的數據表明,這土地兼併之勢卻是難以抑制,正滋生蔓延。若是兼併一起,大量農戶充入豪門世家以爲佃戶,受其庇佑,則我大唐兵源定然驟減。而行募兵,卻是可以避免此等事情發生!”

話音落下,李靖不由手撫白鬚,微微點頭。

其餘諸將則是反應各異,有頷首的,有搖頭的,有茫然的,有不解的。

“如此說來,陛下行軍改之策,乃是從各個方面周全考慮得出的結果,臣無話可說!但是,此事關係重大,還望陛下能開誠佈公,向羣臣廣納意見!”李靖一揖說道。

其餘諸將見狀,也是一揖:“望陛下開誠佈公,廣納意見!”

李世民點點頭:“此事朕找你們前來商議便是想看看你們這些將軍對此事的看法,明日朝會之上,朕定當將此事和盤托出,廣納諸卿意見!”

“陛下聖明!”衆武將又例行公事一般的喊道。

就在衆武將準備退出大殿的時候,李世民忽然叫道:“呃,那個,允文啊,你留下來一下!”

張允文頓時停住了腳步。

這時候,李靖走到張允文什麼:“呵呵,允文,我就知道那封奏章乃是你寫的,這個主意也是你出的!大唐的諸位將軍之中,能像允文這般喜用募兵者,寥寥無幾!”

說完,輕笑着出了大殿。

張允文看着李靖出去的背影,也是微微一笑。

“允文啊,說實在的,朕當真得好好謝謝你啊!”待衆武將一出去,李世民便露出一副和藹的表情。伸出手指了指一旁的胡凳,“來,坐,咱們坐下說!”

“陛下嚴重了,臣何德何能,無功無勞,何以得陛下之謝啊!”張允文坐下笑道。

“誰說你無功無勞?你幫着朕訓練朕的兒子、閨女,這便是功勞!如今訓練了快兩個月了吧!朕原本以爲你就會讓他們身體變得壯實,想不到啊,你的訓練讓他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啊!尤其是治兒,以前是朕說一句,他便回答一句,出了什麼事,任由朕責罵而不敢辯駁。如今呢,雖然還是有些唯唯諾諾,但是比起以前要好得多,很多時候敢於接朕的話了!如此成績,難道朕就不該謝謝你?”

張允文連忙擺手,謙虛了一下。

李世民卻道:“朕向來賞罰分明,你爲朕訓練了孩兒,真也當賞你!不過啊,允文,不久前可有御史彈劾於你,說你目無尊卑,領一衆皇子公主招搖過市,失了皇家體面,你可要注意一下啊!”

張允文見李世民毫無怪罪之意,也頓時行了一禮,心頭不以爲然的道:“小婿遵命!”

說完這件事,李世民又拿起剛纔那本黃皮奏章:“允文啊,這軍改之事,是你最先向朕建議的,如今朕欲實行,你可有良策啊?”

張允文沉默片刻,口中說道:“回陛下,微臣對於軍改實行並無良策,然而對於這軍改方案確實又有些新的想法!”

李世民聽到前半句先是面露失望之色,聽到了後半句,頓時喜道:“有何良策?”

張允文笑了一笑,拱手道:“陛下,這些想法確實有些模糊,待臣下去斟酌一下,重新再寫上一份奏章呈給陛下吧!”

“好!不知允文什麼時候可以呈上來?”

“三日之後吧!”張允文估摸了一下時間。

第273章 釣魚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243章 威懾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282章 城降第370章 薛仁貴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110章 比試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309章 李治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271章 軍議第43章 一年第80章 勢力第54章 挑釁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212章 遭遇戰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304章 玩具第284章 伏誅第487章 往事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175章 上表稱臣第226章 獻舞第21章 情報網絡第290章 盜竊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239章 槊戰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98章 羅藝造反第178章 篝火晚會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47章 潛入定州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75章 留在長安第351章 文過飾非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130章 歸附第47章 潛入定州第113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80章 勢力第434章 捕獵第289章 突破口第176章 大漠第225章 獻俘太廟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159章 南遷第180章 歸程第106章 夜談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189章 議事堂內第392章 新年賀禮第160章 退敵第84章 埋伏第137章 汝南公主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309章 李治第152章 成親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287章 客棧第219章 蘇烈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148章 軍備第78章 開門揖刺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329章 殺出重圍第482章 妖僧第51章 封爵第124章 塞外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13章 送信第441章 薛延陀覆亡第103章 羅成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48章 刺殺第196章 僵持第226章 鐵勒出兵第112章 新兵第282章 城降第196章 僵持第180章 歸程第207章 投誠第206章 說客第507章 大限第26章 洛陽宅邸第301章 斷足第189章 議事堂內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30章 住房問題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377章 于志寧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452章 皇宮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