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賜名

張允文自女兒出生之後,便是整天樂呵呵的,幹起事來也是精神百倍。在他的帶動之下,整個調查院瀰漫着一種積極向上的氣氛。若是看到有人動作慢了一點,張允文便是大聲吼上兩句。一時間,調查院內就連傳遞一個情報也得用小跑。

回到家中,看到那小小的,生下來不到七斤的小嬰孩安靜的躺在牀上睡覺時,一股家的感覺便充盈在心頭。

眼見孩子快滿月了,可是到現在爲止,孩子的名字還沒確定下來,這倒是讓支柔和李宇心頭有些着急了,不可能就這樣“閨女、閨女”的叫着。當她們二人將這事跟張允文一說,後者卻是嘻嘻一笑:“等到我閨女滿月的時候,讓陛下親自來起名!”

就這樣,時間流逝,眼看孩子就要滿月了。\

張允文提前十日廣撒帖子,差不多給朝堂內的文武、年輕的文官武官、長安的貴胄還有李世民都發了請帖,邀請他們與三月初四這日參加張允文女兒的滿月宴。

當然,這請人也是極爲考究的,那些與自己沾親帶故的人、朝中重臣等人是邀請在自己宅子裡邊,而那些平素不過點頭之交,只知道名字的官員則是安排在天然居和醉雲樓裡。

這場面一大,分成三處,人手自然是極不夠用。所以,負責安排籌備事宜的梅香先向尉遲夫人借了一名老管家、二十多名家丁侍女,還有幾名庖廚,但是,人手依舊緊巴巴的。爲此,梅香問張允文拿主意。張允文思忖片刻,卻是攛掇李宇去向長孫皇后求助。\

長孫皇后非常爽快的借給了張允文人手,但同時卻是讓李宇轉告張允文說道:“允文啊,你孤身闖出這般功名,沒有家族支撐,難能可貴!可是,和那些傳承了百年的大家族想比,允文你的底蘊也不知差了多少,光是一次宴會,便湊不出足夠人手來,窘境可見一斑啊!”

這不鹹不淡的話語倒是讓張允文聽出了其中之意,長孫皇后分明在示意自己要廣收僕僮,大興家族。張允文頓時沉默下來,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本以爲自己不過是洛陽城內一個普通書生的兒子,可是轉念一想,卻又有些不對。別的不說,就說自己的母親。據劉氏兄弟講述,自己的母親光豔照人、美麗非常,且談吐舉止,一派大家小姐風範,比起王世充的女兒來,也是遑不多讓。\這讓張允文有些疑惑,自己的老爹難道真是一個普通書生?按照這個時代從魏晉繼承下來的門閥世家之風,怎麼可能娶到母親這樣的女子?難不成自己的身世還有什麼玄妙?

至於這大興家族之事,張允文考慮片刻,決定只是適度的擴張一下,不要搞個什麼僕僮過萬,門客三千,那純粹是找死。再多招收一些人手,擴幾間店面,買一些地,這便足夠了,應付一下大的場面即可。再說了,從李世民開始,一直到中唐,朝廷都在打壓士族,這時候若是像開設什麼家族,豈不是頂風而行,指不定那天便被皇帝的怒火燒沒了。

張允文還清晰的記得歷史上記載的張亮,因蓄養五百義子,被人誣告謀反,最後被斬於西市,雖然他是凌煙閣功臣。\呃,貌似他現在還有個叫做張渾的義子在炮兵裡邊擔任校尉,還是自己一手提拔的。

雖然決定下來,可是這收僕役、擴商鋪、置田地的事也不是朝夕能夠完成的,而且如今還要面臨一想重大的事情去做,便是操辦這場滿月宴。

隨着時間的漸漸推移,三月初四這日越來越臨近了,而張家上下的籌備工作也差不多進入收尾階段。

終於,三月初四這日到來了。

一輛輛馬車或是駿馬停在張允文的門外,將整條大街堵了個水泄不通。一名明身穿錦袍的官員權貴相互拱手,進入府中。

與此同時,在天然居和醉雲樓門口,一身暗紅色衣袍的劉氏兄弟各站在一處,旁邊是一位舉止優雅的白鬍子老頭,穿着紅色錦衣,站在門口迎接着衆位來客。\雖說這些來客多是官員,但卻是不敢對這老頭子不敬,因爲這白鬍子老頭正是張允文從長孫皇后那裡借過來專門接待賓客用。

每進去一個人,站在大堂口迎客的張允文便是躬身一揖,對方也還了一禮。如此下來,沒過多久,張允文便已經腰痠背疼了,比起在牀上劇烈運動之後還要疼得厲害。

這時候,忽然聽見外面傳來一聲吆喝聲:“陛下駕到!”張允文一聽見這聲音,頓時飛快的跑到門邊,只見李世民騎着一匹白色的駿馬,身後跟着一架鳳輦,再後面卻是幾名騎着駿馬的皇子。

張允文一眼便認出其中的一些人,向什麼衛王李泰、蜀王李恪、燕王李佑等人,都是一夥十四五歲的半大小夥子。\然而在這些人中卻是沒有看見太子李承乾,恐怕此時李承乾正在東宮內處理李世民佈下的國務諸事吧!

如此陣仗頓時讓張允文受寵若驚。雖然他邀請了李世民,可揣摩着李世民能派個內侍來宣一聖旨,賜下厚禮便已經不錯了,想不到李世民竟然拖家帶口的過來。

旁邊向李世民行禮的那些官員眼中也不由露出驚訝之色。

李世民翻身下馬,笑呵呵的說道:“今日衆卿家莫要拘禮,朕也是來吃這滿月酒的,與大家一樣,同爲賓客嘛!”

張允文正要說些什麼迎候話語,李世民卻是上前兩步道:“允文啊,前幾日你央求朕爲你家閨女取個名字,朕思考半日,終有所得,待會兒見過那小丫頭,便將名字說出來!”

張允文連忙說道:“微臣多謝陛下!但此事下一旨意即可,何須勞動陛下玉趾?”

這時候,長孫皇后帶着幾名年幼的皇子公主下了馬車。\聽見張允文的話語,長孫皇后輕笑一聲:“允文還要讓本宮和陛下在門口站立多久?”

張允文頓時反應過來,連忙道:“來來,陛下這邊請!”

將李世民一家子引進府中。那些先到花廳,正悠閒喝着茶水的大臣們一見李世民進來,正要行禮,又被李世民給攔住了。而長孫皇后則是帶着一幫幾歲大的皇子公主則是直接前往後院,去見支柔李宇還有那嬰孩兒去了。\

李世民坐在花廳之中,那些來客自己按職位大小排列坐了下來。

“唔,好茶,這茶水清香撲鼻,似濃實淡,喝在嘴中,先澀後甘,回味無窮,真是好茶啊!”李世民喝了一口茶水,半眯着眼睛細細品味了一下,然後輕輕說道。

張允文連忙謙虛道:“非是這茶葉好,乃是加工茶葉的方法與平時陛下喝的茶不一樣!呃,微臣待會兒便將這炒茶之法寫出,呈於陛下,請陛下鑑賞!”

李世民聞言,頓時滿意的點點頭。

這時候,又陸陸續續有賓客到來。眼見吉時差不多到了,張允文叫過身邊的一名侍女,讓她去喚李宇支柔二人出來。\

沒過多久,便聽見一陣鶯鶯燕燕的喧譁聲和一陣孩童的嬉鬧聲傳到花廳中來。衆人知道張允文的女眷和長孫皇后出來了,頓時齊刷刷的望着那聲音傳來的方向。

只見長孫皇后兩手一手牽着一個公主皇子,走在最前面,李宇和懷中抱着襁褓的支柔並排走在跟在後面,李宇手中還牽着一個三四歲大小的小女孩。再後面卻是尉遲夫人等一衆女眷了。

支柔雖說是產後不久,但是她身體強健,很快便能行動自如,和平常沒什麼兩樣。

衆人向長孫皇后行禮之後,李世民便笑着道:“來來,宇兒,讓我見見那小丫頭,看看她生得如何?”

李宇從支柔手中接過熟睡嬰兒,走到李世民身邊:“父皇,這便是柔姐姐生的孩子!”

李世民一看,只見一個圓圓、肉肉的小傢伙正躺在襁褓之中睡得正香,可愛的小嘴還不時的張合一下。\這般可愛的模樣頓時惹得李世民“哈哈”大小起來。

許是笑聲將嬰兒驚醒,只聽得“哇”的一聲,嬰兒放聲大哭起來。

李宇連忙輕輕的哄着,打着拍子,希望再將嬰兒哄睡。

李世民笑聲戛然止住,看着李宇嗔怪的目光,乾笑一聲,轉過頭對張允文道:“允文啊,你想爲這女娃子去單名呢,還是取雙名?”

張允文看了一眼支柔,卻見後者示意自己拿主意,當下便道:“那就取單字吧!”

李世民道:“朕爲你家閨女取一個“琰”字!所謂‘冰鍔含彩,雕琰表飾’,‘黛玄眉之琰琰,收紅顏而髮色’,這一個‘琰’字便是盡得美麗啊!再說了,漢時不是有個蔡琰麼?說不定你家閨女以後也能成爲一代才女!”

此言剛剛一落,四下頓時響起一片叫好之聲,有說什麼陛下文采斐然、字字珠璣的,有說什麼陛下取名得當的,馬屁如潮涌而來,只聽得李世民面色得意的呵呵直笑。

“張琰……”張允文默唸着這個名字,嗯,感覺還不錯。當下拉着支柔一同拜道:“多謝陛下賜名!”

得了這個名字,而且是李世民親口賜下,張允文和支柔都是微微興奮,抱着剛剛睡着的張琰,高高舉起。

然後,張琰又開始“哇哇”大哭起來。

這時候,梅香站在門口,望着張允文。張允文感覺到梅香的目光,頓時說道:“好了,陛下娘娘,諸位前輩同僚,宴席已好,還請各位入席!”

(鬱悶死了,今天跑了一天,排了一天的隊,蓋了五六個章,明天還要繼續!各位看官老大,還請多多見諒啊!)

第58章 東宮動作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77章 尉遲恭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400章 三堂會審第220章 會兵第198章 偵察惡陽嶺第229章 遷移第282章 城降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121章 噪聲第288章 密談第262章 點將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258章 賜名第123章 朝議第296章 擔憂第453章 加官進爵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278章 西進第203章 攻佔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197章 糧草第214章 求和第470章 返回洛陽第105章 說情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84章 埋伏第162章 入朝第282章 城降第240章 林邑國王到了第32章 馬鐙、馬鞍和馬掌第349章 炮火熔城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88章 威逼第286章 來信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293章 許諾第180章 歸程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204章 定襄城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274章 收杆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311章 庭爭第171章 李道玄第342章 和親之論第313章 定局第63章 圍獵第53章 長林軍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151章 奉旨成親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458章 東都牧第328章 高昌生變第224章 歸程第14章 新兵到來第2章 蘇聯教官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434章 捕獵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23章 進身之資第442章 百萬骸骨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468章 殺雞儆猴第101章 盡滅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161章 目標太原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278章 西進第422章 三城同破第492章 旱災與爭水第69章 退兵第114章 跑步第452章 皇宮拎人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388章 各自待遇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509章 亂局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317章 憲兵第103章 羅成第40章 三棱軍刺與六五式軍刀第75章 留在長安第127章 奚族第288章 密談第458章 東都牧第363章 各方反應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100章 孰強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