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遷移

雖然這五策是張允文提出來的,但是所有的行動都是在幕後進行的,知道是他出謀劃策的人卻是不多。即使朝堂之上李世民專門詢問張允文的意見,衆臣看出了些蛛絲馬跡來,但僅僅是猜測,並不是肯定。

當日廷論之後,李世民將張允文招了過去,讓他列出安置突厥於江南的具體措施。張允文在一張几案之後,思忖良久,才驀地開始動筆,龍飛鳳舞的寫了兩個多時辰,足足二十頁紙,直到天色將暮,這才初步完成。上面以五策爲中心,詳細闡述每策需要做的措施,將每個步驟都一一分解,甚至還做了初步的支出估算。

當張允文將這份文件遞給李世民時,李世民拿起一看,頓時便被上面文字給吸引了自顧在旁邊看着,不去管張允文。

張允文工作了一下午,本是有些飢渴。四下一望,卻見幾案之上放着一碟子嫩紅色的糕點,當下偷偷的瞅了李世民一眼,見後者毫無察覺,便伸出手來,拿起一塊糕點,放在嘴中慢慢的吃了起來。甫一入口,彷彿是嚼到了一掬梅花,只覺滿口盡是梅花香氣,絲絲滑膩的香甜在口中化開,當真是回味無窮啊!

猛地看到旁邊一盞潔白如玉的酒壺壁上盪漾着一層暗紅,張允文一手抄過,打開一聞,不出所料,果然是葡萄酒。於是,他毫不客氣的就着這葡萄酒吃起了碟中糕點。那毫不客氣的樣子看得周圍的侍女們掩嘴輕笑。

當他吃完碟中糕點,意猶未盡的舔舔嘴,準備再找些吃食的時候,李世民放下手中紙張,輕嘆一口氣,對張允文道:“允文啊,你這份文書可是事無鉅細,盡數記載其上啊!若是我大唐官吏人人都按允文這般做法,恐怕天下之間會是井井有條啊!”

張允文頓時說道:“陛下過譽了!此等計劃雖然詳盡,下屬執行起來也是有案可循,但是,若是皆照此法,久而久之,難免會讓下屬頭腦僵化,失去活力,辦事盡照章程,不顧實際!所以此法之用卻還是要視情況而定。”

李世民沉思片刻,點點頭道:“允文此言在理!”說着連翻了幾頁紙張,又指着上面的數字道,“那這些數字又是如何估量出來的?”

張允文笑了一笑,說道:“這些數目不過是草草估計,僅僅是給陛下做個參考而已。至於詳細的預計支出情況 可以請戶部派專門掌管度支的官員前來估算!”

李世民摸了摸脣下的髭鬚,片刻之後,撫掌笑道:“允文此法甚妙!不光是此次遷民,凡民事,如開河挖渠,修岸築堤,皆可用此法!事前估量大概支出,事中派專人監督使用情況,事後統計總結,尋找利弊。這樣下來,民事支出一目瞭然,這財錢的使用效率恐怕會大大的提高啊!”

張允文頓時高聲讚道:“陛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當真是一代英主啊!”

聽得張允文的話,李世民頓時得意的笑了兩聲。

“既然允文已經定出條目,那朕明日便公諸朝堂,集思廣益,拾漏補闕,待衆臣已定完畢,朕便下詔行於天下!”李世民站起身來,滿是豪氣的說道。

“陛下英明!”張允文再次讚道。

李世民哈哈一笑,眼睛瞟了一眼几案上空空如也的碟子和酒壺,頓時大聲說道:“來人啊!上酒宴,今日朕要和允文愛婿好好的喝上一杯!”

張允文頓時一滯,摸了摸有些鼓脹的小腹,剛想找個藉口拒絕,還沒等話說出口,便見兩名一名名宮女端着盤盤珍饈,盞盞美酒,魚貫而入,認命似的坐在李世民對面,徹底放開肚子,和李世民對飲起來。

貞觀四年三月十二,李世民頒下詔令,令於二十萬突厥降衆之中,拔其健者三萬,組成騎兵,號“遊騎軍”。設大將軍一名,由阿史那思摩擔任。將軍三名,由執失思力、康蘇密以及程名振擔任。于軍事學院騎兵系選拔百名學員擔任旅正、團正。令十餘萬降衆遷欲河北,然後沿運河順水而下,直達江南。十餘萬降衆分諸江南十府,與漢民土著雜居。令突厥間不得相互通婚,突厥諸人婚姻,須是漢胡聯姻。令禁突厥語、繼婚等一切突厥風俗。令江南各府縣,加設學館,所有突厥稚子,須得如學館學習儒家典籍。

這連續的詔令一下,突厥內部掀起滔天巨浪。那些普通牧民倒還不覺,而那些突厥中的有識之士,頓時大聲疾呼,這大唐分明就是想斷我血緣,滅我種羣,其用心之狠毒,實在讓人驚心。號召突厥降衆起來抵制大唐的這些命令。

但是,手無寸鐵的突厥牧民面對的全副武裝的大唐士卒時,他們選擇了沉默,繼而接收,開始默默地往河北道遷移。

而這一次,他們沒能帶走自家的牛羊,唐人告訴他們,在江南已經爲他們準備好了農具,這些牛羊根本就帶不上,並且每頭羊出錢五百文,牛出錢七百文,馬出錢一貫,強行收購牧民手中的牲畜。凡是不從者第二日便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消失不見。於是,這場收購進行得異常順利。

十餘萬突厥降衆的遷移不是一個小的工程。從關內道、河東道到河北道、河南道,再到淮南道、江南道沿途官府民衆皆被提前通知,令其做好準備。大運河上也集結了各式船隻,幾乎將寬闊的大運河水面給遮住了。這些船隻大部分是官府徵召的,還有一部分是大唐水軍的戰船。

這場遷民運動從貞觀四年三月一直持續到貞觀五年四月,歷時一年多,所耗財貨高達三百萬貫。但經此一次,江南平添人口二十萬,對於江南的開發具有莫大的作用。

而在遷移途中,出現過大小百餘次逃亡,**斬殺逾千,並將首級懸於沿途之上。而那些老老實實牧民,則是每日飽飯。兩相對照,那些動了逃亡念頭的突厥人紛紛老實下來。

到六月的時候,戶部呈報上來的消耗財物便已經達到了百萬貫,幾乎耗費了國庫的十分之一。所以,官員們紛紛要求停止遷移,就地安置突厥。李世民也開始有些猶豫起來。這時候,張允文枯坐書房一日,寫了一份七八頁的報告,又讓李宇帶着李世民。

當天夜裡,李世民在燈下花了足足兩個時辰纔算是將這份報告徹底的讀完了。

第二日朝會上,李世民堅決的說道:“遷移之事不能停。它不光關係到這二十萬突厥人的安置,還關係到我大唐百年之後的社稷傳承!朕願拿出內庫財貨,以助遷移!”

見到李世民態度如此堅定,衆朝臣在齊呼“陛下聖明”之餘,也感到了一絲絲驚詫,到底是什麼讓李世民會有這樣的決心來做這件事呢?

第304章 玩具第121章 噪聲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236章 秋收第17章 遭遇第429章 夜襲平壤第17章 遭遇第70章 韓氏姐妹第416章 破壞水壩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380章 漠南遭襲第507章 大限第125章 狼羣第136章 道教之事第299章 魏王一黨第401章 刑訊逼供第121章 噪聲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1章 徐二狗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93章 入見第284章 伏誅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471章 營業許可第55章 敗露第80章 勢力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29章 開府天策第319章 賜婚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104章 戡亂第86章 伏擊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278章 西進第489章 丹藥比試第9章 裝神弄鬼第279章 軍旅軼事第315章 得子第20章 說客第465章 虛以委蛇第466章 吳家娘子第309章 李治第170章 產業第24章 洛陽城降第322章 我乃楊常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222章 罷兵第220章 會兵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300章 偷牛第421章 南北分兵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368章 雷法辨人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208章 康蘇密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320章 趨利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397章 亂平第76章 新年第309章 李治第474章 商業行會第237章 燕王佑第205章 姑嫂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65章 抓斥候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256章 請客第397章 亂平第23章 進身之資第238章 驛站內第379章 東狩洛陽第9章 裝神弄鬼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369章 歲月如歌第263章 說服蘇定方第94章 渭水之盟第387章 香消玉殞第334章 吐蕃使者第195章 出征第461章 洛陽女兒行第71章 張亮第432章 歸來第214章 求和第394章 凌煙閣第447章 清河見聞(二)第38章 遊俠兒第454章 軍營教子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348章 留居長安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484章 偷樑換柱第288章 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