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僵持

朔州城李靖屯兵三萬,雲州城李世績屯兵三萬八千。二人互爲犄角,遙遙虎視定襄城、突厥牙帳。

從六月中旬開始,天氣漸漸熱了起來,空氣之中,因缺少水分,瀰漫着一股衝動、浮躁的氣憤。平時訓練之時,稍稍一動,便是汗出如漿,溼透了麻布衣衫。

在這越來越浮躁的氣憤中,士卒之間常有小規模的鬥毆事件發生。對於這種情況,衆領兵將領卻不知如何是好,若是放任不管,則後果嚴重,極可能造成大規模的動亂;若是強行彈壓,又易造成兵將離心,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良好的兵將關係就會消失不見。\所以,衆位將領只好一齊求見李靖,希望李靖能處理這件事。

正在聽張允文論及火炮攻城戰術的李靖聽到將領們的要求之後,一指張允文:“這位乃是左武衛將軍,當朝駙馬都尉,太谷縣伯張允文,諸位想必也認識!允文在管理軍事學院其間對於這類事件深有經驗,所以老夫全權委任允文處理這件事!”

張允文自被貶爲右衛中郎將之後,一直未曾有所升遷,直到貞觀三年正月,朝堂大變,武德老臣退出中樞,張允文才又被任命爲從三品左武衛將軍。\至於爵位,尚無戰功,也就無爵可封。

知道張允文底細的人一直對他客客氣氣的,而那些常年駐防在外的將領聽到張允文的官銜爵位時,不由大吃一驚,想不到這位年紀輕輕的青年人竟然是一個從三品將軍。想起自己人到中年也不過中郎將,一些將領頓時感嘆人生際遇不同啊!

張允文看着這位將差事往自己身上拋的李靖李大將軍,心中充滿了一份無奈。\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張允文已經深知面前這位將近六旬老者的性格。李靖雖說精通兵法,戰略觀極強,但是在一些小事的處理上卻是抱着隨便的態度,往往是指派手下人去做。

張允文對於這種做法是十分欣賞的,但欣賞歸欣賞,若是事情輪到自己頭上時,卻又是十分不爽。

清了一下嗓子,對諸位將領道:“各位都是戰場宿將了,其他的我也就不再說了。\大家都知道最近天氣燥熱,加之訓練辛苦,士卒們火氣十足,所以鬥毆之類的事常常發生。這種事宜疏不宜堵,所以與其對這鬥毆之事加壓鎮壓,不如干脆舉辦一個比武大賽,讓那些火氣大的士卒們上擂臺來好好打上一打!另外嘛,可在全軍舉行比武大賽,以團爲單位,每個月選出最強和最弱的團,連續三月獲得最強稱號的團可以獲得朔州最強團的稱呼。這樣既可以增強士卒的集體榮譽感,又可形成競爭,提高訓練效率。\衆位以爲如何?”

衆將領聞言頓時點點頭,相互議論開來,看樣子對張允文的意見極是贊同。

張允文心頭微喜,思忖片刻又說道:“昔日秦楚相爭,王翦大軍養精蓄銳,士卒每日一投石跳遠爲樂。我軍亦可效法當年秦軍,投石跳遠,在軍中開展一系列娛樂活動,如舉行蹴鞠比賽等。”

張允文此建議一出,就連李靖也不由微微頷首。

衆將領議論一陣之後,齊齊起身向李靖道:“請大將軍下令!”

李靖撫須站起來:“好!從即日起,全軍上下,每月以團爲單位舉行一次比武大賽,連續三月能那第一者,可獲得朔州第一團的稱呼,同時可獲錢二百貫。\每半月抽出一日來舉行一次蹴鞠比賽,供士卒娛樂!”

衆將領躬身齊聲道:“諾!”

於是,幾日後的軍營之中,隨處可見拼命訓練的士卒。而在訓練結束之後,還有團正帶着士卒在校場上訓練。\一時間,軍營內鬥毆數目大減。而士卒最期盼的便是每半月一次的蹴鞠比賽,那可是真正放鬆的時刻。

針對各府士卒相互不熟悉,配合不嚴密的問題,李靖還舉行了幾次士卒配合演練,增強士卒們的合作意識。而張允文又不失時機的將後世的一些增進協同配合的訓練方式拿了出來,諸如雙人三腿前進,兩人擡人短跑,任意組隊拔河之類的遊戲,既充滿了趣味,又能在無形之中增強士卒們的感情。\

朔州城這邊秣馬厲兵,積極準備作戰,而在朔州西北的定襄城內,則是一片惶惶。

自從李世民頒佈下討伐突厥詔令之後,頡利當即又驚又怒,卻又無可奈何的整軍備戰。

依着定襄城厚實的土牆,頡利令其親信康蘇密領一萬突厥兵馬增援定襄城。加上原本就駐守在定襄城的一萬兵馬,和惡陽嶺上的一萬兵馬,足夠支撐到牙帳的戰士前來增援定襄城。

對於突厥來說,這個定襄城就相當於半個固定的牙帳。\在定襄城內,一干隋朝的皇親國戚正在裡面協助突厥,就連頡利的可賀敦前隋義成公主也時常呆在定襄城中。

站在定襄城土牆上往東南方望去,只見連綿的山嶺起伏,遮住了視線。然而誰也不知道這連綿的羣山能否擋住大唐人的鐵騎。

定襄城內多有掘土而建的房屋,也有搭在空地上的氈房。在抗訴密度援軍到達定襄城之後,這裡的氣氛明顯緊張起來了。\一隊隊斥候遊騎被撒出去,在一大片區域內活動,定襄城的防禦工事也在漢人的幫助下開始加強了。

壘高了城牆,挖深了護城河,砍掉了城外樹木,剩下的就是等待唐軍進攻了。

這些幫忙守城的漢人卻是當年義成公主嫁給突厥可汗時從中原帶來的隋朝軍士,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戰鬥經驗非常豐富,佈置起定襄城防禦,那是輕而易舉。

每天起來,第一件事便是看看對面山嶺上的哨所是否依然在。就這樣數着天數過日子,整個定襄城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戰前氣氛中。

這樣的日子一持續便是兩個多月。

這樣的局面正是李靖想要的。自己這邊厲兵秣馬,養精蓄銳和突厥一戰,而突厥那邊一直處於高度戒備之中,耗費大量的精神,士氣也在慢慢的下降。

兩軍對峙,就像高手過招,切忌心浮氣躁,目光死死的盯着對方,只要對方一露出破綻,那一方既可會發動雷霆攻勢。

此時的大唐軍隊,像一頭蓄勢的猛虎,懶懶的盯着突厥這頭高度緊張戒備的狼。相信只要狼一露出破綻,則善於把握戰機的李靖會第一時間領着軍隊直殺過去,將狼撕得粉碎。

第46章 出發第21章 情報網絡第177章 薛延陀第378章 行刺未遂第456章 大勢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488章 楚綜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45章 開業第214章 求和第394章 凌煙閣第209章 入城第255章 蜀王李恪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283章 追擊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150章 天威將軍與徵遠將軍第283章 追擊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403章 儲位之爭第126章 狼王第9章 裝神弄鬼第327章 揍人第310章 軍改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63章 圍獵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502章 半日閒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51章 封爵第274章 收杆第273章 釣魚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39章 斷腿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97章 貞觀第390章 東西疆域第89章 除根第227章 爭議第357章 修撰書籍第296章 擔憂第42章 秦王回來了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271章 軍議第443章 蘇烈任職第159章 南遷第413章 一役定西第437章 再進平壤第282章 城降第2章 蘇聯教官第106章 夜談第37章 異動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141章 赴宴第231章 商論第105章 說情第176章 大漠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19章 還關第500章 滑雪板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81章 剿匪第95章 論功第289章 突破口第305章 軍訓第227章 爭議感想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167章 判決第164章 不知死活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326章 胡姬酒肆第406章 高麗生亂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75章 留在長安第46章 出發第224章 良辰佳期第287章 客棧第320章 趨利第33章 賞賜第122章 火炮計劃第386章 東宮危機第373章 蘇烈來信第267章 鐵血平亂第272章 張網第17章 遭遇第229章 遷移第51章 封爵第432章 歸來第227章 爭議第297章 風疾第300章 偷牛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39章 斷腿第133章 安置第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