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朝堂

一陣寒風吹過,雪花斜斜的飄飛,密密的灑在長安城中。

張允文返回長安已經兩日了。在這兩日裡,先是向李世民彙報了一下工作,接着便一直和嬌妻在府裡溫存。

對於張允文這種偷懶的行爲,李世民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之任之。

雖說是在偷懶,可是他還得處理一個劉誠留給他的難題。這便是劉誠在劫殺了突厥使臣後得到的那批牲畜。

按照現在的價格,馬匹最低八十貫一匹,羊最低十貫一頭,這樣算下來,有三十多萬貫,如此大的一筆巨資,到底該如何處理呢?

張允文的辦法是馬匹全部以超低價賣給十二衛,四車生牛皮則是低價賣給了裝備院,用於製作皮甲,而羊則是全部交給林然處理銷贓。\相信憑藉林然那龐大的商業體系很容易將這八千頭羊消化了。而得到的利潤李世民那邊送上一份,劉誠等一百名士卒那一份,偵察營拿一份,林然拿一份,張允文拿一份。\這樣算下來,每方能那上兩萬貫。

就這樣突厥使團帶來上貢的禮物就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當即劫殺突厥使團時,那些四散逃逸的牧民竟然真的逃出了幾個。這些逃出來的牧民膽戰心驚的逃到附近縣衙,然後被送往長安。而他們又是衆口一詞的說遇上了馬賊,領頭的是一個留有一把山羊鬍子的中年人。於是羊鬍子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不過當附近縣衙的衙役和府兵感到現場的時候,只看到滿地的屍體,全是山賊和突厥人的,至於牲畜、大車,根本不見影子。\

這些屍體中,衆人找到了羊鬍子和另一夥馬賊飛一刀的屍體。既然他們都死了,那是誰拿走了那些上貢之物?很明顯,他們二人的同夥。

於是,這襲擊突厥使團,搶走貢品的罪名落在了子虛烏有的馬賊同夥身上。

這件突厥使團遇到襲擊之事很快傳遍了大唐上下。長安城內,幾乎人人都在議論着這件事。\而李世民對此事表示出了極大的憤怒,他一面指派刑部幹吏到雲州城調查,一面下決定清剿長城內外的的馬賊團伙,另外,對於突厥的頡利可汗也表示了憤怒,明知道是使團,還派出這般少的人手護衛,連個馬賊都打不過,實在是一點也不把大唐和突厥的關係放在眼裡。

那名先來長安的突厥使者連忙當庭請罪,李世民怒氣衝衝,將那名使臣趕出朝堂。

貞觀三年的朝堂變化飛快,先是元月的時候裴寂因法雅和尚而受牽連,被罷去官職,遣還老家。\也許是在長安呆久了,迷戀起長安的繁華風物,上表請奏留在長安,李世民對裴寂道:“你的能力如此不足,謀慮如此平庸,朕念你是自晉陽起兵以來一直跟隨的老臣,所以一直厚待於你,若論恩澤,羣臣第一。武德年間貨賂公行,朝綱紊亂,皆是因你而起。但是看在你是老臣的份上沒有處罰你。如今只是將你遣還回鄉,你應該感到幸運!”

說着這些話的時候,李世民充滿了濃濃的怨氣。\遠的諸如劉文靜、儲位之爭不說,就是貞觀二年的時候縱容族人爲惡,攻擊張允文,這就讓本來對裴寂感到不忿的李世民更加的對裴寂有意見。所以,接着法雅和尚之事,將這裴寂踢出朝廷,遣還回鄉。

不光光是裴寂,一大批跟着裴寂的武德老臣也都陸陸續續淡出了朝廷之外,或是被架空,或是賦閒,或是告老。貞觀二年元月間,整個朝廷中樞大臣總人數不足六百人。\武德一朝的老臣,差不多十去七八。

聽到裴寂免官的消息,張允文並沒有一絲喜悅,他知道,這位老頭子的運氣很差。回到老家蒲州後不久,又有一個叫做信行的傢伙在裴寂面前說他有天命,裴寂再次受到牽連,流放靜州。到達靜州之後,遇到當地山羌作亂。而那位作亂的山羌首領也不知犯了什麼混,竟然說要劫裴寂上山,奉他爲主。裴寂當時就大怒,帶領家丁僕役平息了山羌之亂。後被李世民接回長安,老死於此。\

朝堂之上另一個變化就是大批貞觀新臣的出現。房玄齡當了左僕射,杜如晦當了右僕射,尚書右丞魏徵守秘書監,參預朝政。“房謀杜斷”的名相之名頓時天下皆知。那些在武德、貞觀年間中進士,而鍛鍊了兩年的年輕官吏被大量的提拔,在以唐儉爲代表的武德老臣和以房杜、長孫爲代表的貞觀新臣的帶領下,整個朝堂出現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象。

然而,這只是朝廷中樞,全國上下三百多州,一千多縣裡面仍舊有大量的老邁官吏,爲了獲得新的血液,李世民在二月時下“求賢詔”,並決定於今年夏日再舉行一次科考。\

wωw ●тTkan ●c○

雖然這種舉動有些不符合禮制,但是如今滿朝皆是李世民的近臣,再加上此舉的確符合國家利益,所以雖然有些老儒略有微詞,但是朝廷上下還是通過了李世民的決定。

此次大範圍的人事調動也影響到了張允文。張允文手下的裝備院管事閻立德,這位工部員外郎因在裝備院的這段時間表現優異,已經升爲工部侍郎,不再負責裝備院了。\一名叫做馮諾的新晉工部員外郎成爲了新的裝備院管事。而軍事學院那邊,幾名原來的主管也被調到兵部去了,而接替他們的是一批年輕的面孔。

至於偵察營和調查院,倒是沒有什麼人事變動。

張允文專門花了幾天的時間和新來的這位馮諾及那些年輕的軍事學院主管交談了一下,考察了他們的品行,然後再重新決定其職權範圍。

一晃之間,這二月便已經快過去了。而朝堂之上的這場新的權力分配也落下了大幕。

看到軍事學院裡一隊隊曬得黝黑的士卒,張允文忽然想到了關於組建炮兵的問題。而炮兵的最好人選,當然便是軍事學院中的學員了。想到這裡,張允文又想到了整個學院如今存在的問題,當下慢慢的坐在馬上,慢慢的往回走,同時腦海中已經開始架構新的軍事學院體系了。

陣陣寒風呼嘯中,張允文閉上書房大門,沉默的坐在書桌前。提着蘸滿墨汁的毛筆,他在一張白紙上寫道:“關於大唐軍事學院改制問題的若干意見!”

第159章 南遷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315章 得子第309章 李治第143章 趙德言第138章 定親成親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309章 李治第446章 清河見聞第230章 耕地第296章 擔憂第50章 再回長安第512章 結局·歲月第194章 烽火起第366章 武氏媚娘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389章 李治開府第487章 往事第125章 狼羣第317章 憲兵第5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220章 會兵第264章 出征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53章 長林軍第105章 說情第345章 鬆州大戰第210章 破城第123章 朝議第160章 退敵第361章 新年雜事第362章 名爲稱心第256章 請客第187章 太原王氏第479章 長安月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200章 雛鷹展翅第21章 情報網絡第427章 勢如破竹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45章 開業第206章 說客第31章 劉黑闥叛亂第254章 裴行儉第265章 洮州亂局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9章 裝神弄鬼第285章 餘波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313章 定局第6章 單挑第504章 出征龜茲第272章 張網第503章 悠悠歲月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276章 馳援第459章 蒐羅人才第397章 亂平第364章 吐蕃局勢第48章 刺殺第87章 復仇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410章 戰前動員第71章 張亮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117章 南陽韓氏第321章 滿月之慶第19章 還關第149章 校場拼殺第231章 商論第285章 餘波第448章 清河見聞(三)第245章 送禮第418章 林間鬼魅第36章 手雷第109章 押注第54章 挑釁第499章 遼東寒第7章 組建偵察部隊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17章 遭遇第286章 來信第247章 心意第52章 上門說親第15章 夜襲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65章 抓斥候第371章 武驚四座第266章 局勢第106章 夜談第25章 重逢第376章 不安分的薛延陀第428章 天空海闊第300章 偷牛第83章 告密第81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