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安排

不知不覺,三月就這樣悄然過去了。

張允文埋頭于軍事學院,幾乎達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境界了。先是訓練士卒,後是編撰教材,直到有一日,劉氏兄弟出現在自己面前時,他這才倏然覺醒。自己當初可是說好了陪兩位哥哥去南陽求親,而如今太忙了,幾乎把這件事忘了。

“莫非是兩位哥哥摁耐不久寂寞?長夜漫漫,需要找人前來暖牀?”看到兩位哥哥一臉嚴肅的樣子,張允文不由調笑道。

劉勇劉武頓時黑臉一紅,訕訕笑道:“老三,不是你大哥二哥不曉事,知道你如此的繁忙還要來打擾你!可是你看看大哥二哥,今年已經二十一了。我們軍府裡的夥計,像哥哥這般大的,都已經抱上娃子啦!”

張允文聞言,歉聲道:“二位哥哥說的是!是小弟疏忽了!這樣吧,如今我手頭還有一點書稿沒有寫完,手中的幾個部門也還有些事沒有交待。最多七日,七日之後小弟便陪二位哥哥一起前往南陽!”

劉氏兄弟頓時喜笑顏開:“好好!只要三弟能陪哥哥去,莫說七日,就算十日也等得!”

“不過大哥二哥可要記住了,你們一定在折衝府裡請假,不要就這樣跑了!”張允文最後仍然不放心的叮囑道。

“曉得曉得!”

送二人出府,張允文又坐下來繼續編撰教材。他的旁邊,已經對了三四本書的書稿。其中像《戰役學》、《軍事後勤學》,這是伏龍芝軍事學院的教材,他曾經熟讀過,所以直接在記憶裡複製過來的。而《戰爭史》《合同戰術》,他則只記得章節的大標題,只好將大標題寫下,然後慢慢的填充中間的內容。

至於軍事院校、偵察營、調查院、裝備院則是抽空去看一下,若是沒什麼事,便直接溜開。

如今的偵察營駐紮在玄武門南面,以前屯營兵的位置,而屯營兵則是換到了重玄門去。一到偵察營營地,只覺裡面瀰漫着一股莫名的氣氛。這種氣氛有些像大戰之前佈滿空氣中的那種緊張。張允文看了一眼,便知道這些傢伙在李揚的帶領下正進行實兵演練。如今大營每個隱秘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藏了幾個士卒。看了兩眼,覺得李揚帶兵不錯,幾乎可以將偵察營完全交給他了。於是慢慢的退出營地。

接着是調查院。如今的調查院也不再在林然的醉雲樓上,而是搬到了皇城南面的府衙。在一間寬大的院子外裡辦公。而從調查院分離出去的情報署和統計署,則分別是在兵部和戶部衙門辦公。

到那調查院裡,陳全康一見到他,便一臉焦急的道:“大人,我正找着你呢!”

看到陳全康的這幅模樣,張允文頓時道:“發生什麼事了麼?”

陳全康遞過手中翻譯過的紙條,張允文接過一看,只見上面寫道:“年內突利三次遇刺!帳下三個萬人部落投靠頡利!其所轄之奚、契丹、夫餘等部皆有反意!”

張允文一看這紙條便知道是趙毅從突厥傳過來的。當初他們五人奉命呆在突利身邊,就是爲了防止不測,一面監視,也是一面保護突利。在張允文的記憶中,突利會舉族來投降大唐。那是在他和頡利生出罅隙之後,走投無路之下才投靠大唐。而張允文想做的事便是在突利投靠之前,儘量增強他的勢力。這樣既可以增強大唐實力,又可以削弱頡利的勢力,以便征伐突厥時能少些壓力。

“給趙毅等人傳令,讓他們好好的保護突利,同時儘量擴張他的勢力!另外,儘量挑起那些部落與突利的矛盾,讓那些部落投靠我大唐!”張允文沉思片刻,跟陳全康道。

陳全康頓時躬身道:“喏!”

張允文出了調查院,覺得這件事情有必要向李世民稟報一下,當下來到麟德殿偏殿就見李世民。

將整件事情和李世民說了一遍,李世民沉吟道:“允文做得不錯!我大唐北臨突厥,常年深受突厥襲擾。若是能分裂突厥,使得突利投降,則日後征伐之時,可從兩面夾擊,則一舉破滅頡利!至於那些奚、契丹等部落,來降我大唐,既增加我大唐實力,又可離間頡利、突利關係。若是那些部落前來投降,那頡利定會責問突利辦事不利,兩人定然會鬧翻,允文啊,做的真是不錯!”

張允文見李世民這樣說,當下鬆了一口氣,對李世民道:“陛下這樣說那就好!允文還以爲自己儹越了!”

李世民頓時故意沉下臉道:“允文你這是什麼話!你本是調查院的主管,處理這些事理所當然。只有遇到不決之事,方纔稟報朕!”

“喏!”張允文心中暗喜的躬身道。

“對了,陛下,微臣想要請假一個月!”張允文見正事說完,便說起自己的私事。

“唔?”李世民有些好奇的問道,“不知允文爲何請假啊?而且那些你下轄的機關又該如何?”

張允文道:“微臣的兩位哥哥將要去南陽說親,微臣要陪同他們前往!至於那些部門,微臣定會在離開之前安排好所有的事!”

“噢!”李世民作恍然狀點點頭,“原來如此!那允文自去便是!嘿嘿,你兩個哥哥儘快成了家,允文你也好儘快和汝南成親!”

張允文頓時臉上一紅:“這個……嗯,還是以後再說吧!”

出了麟德殿,張允文往皇城南面的府衙走去。

原來將作監的大院子裡,現在的裝備院便坐落在此處。

張允文走近裝備院,想要安排一下未來的工作事宜。

得知張允文到來,陸大匠和一名中年人一起迎上來:“見過張大人!”

張允文看着這位中年人,旁邊的陸大匠連忙介紹道:“這位乃是閻立德,閻員外,工部員外郎!殿下新任的裝備院主事!”

張允文頓時暗道,又是一位歷史名人。這閻立德是唐代畫家閻立本之兄,後來成爲工部尚書。在他過世之後,閻立本又繼任工部尚書。兩兄弟先後任工部尚書,一時列爲美談。

當下向閻立德一揖,和他寒暄一陣子後,說道:“閻主事,本官有事將要離開長安一陣子,現在過來安排一下事宜!”

閻立德道:“不知大人有什麼安排?”

張允文沉默一下子道:“你們這段時間除了製造手雷鋼弩等武器外,要抽出人手來做一件事!”

“什麼事?”

“製造一批鐵筒子!”其實張允文想要製造的是炮管。不過炮管對材質和精確度的要求極高,所以張允文說製造鐵筒子。

“這有什麼難的!”那陸大匠聽到這個要求,頓時笑道,“不論大人想要製作怎樣的鐵筒子,在下保證做出來!”

張允文“嘿嘿”一笑:“你真的做得出來?”說完,便將炮管的要求一一道來。聽完這些要求,陸大匠不由目瞪口呆。

“大人,不就是做一個鐵筒子,竟有這麼多要求!”

“做不出來?”張允文似笑非笑的問道。

陸大匠的臉頓時一紅,隨即大聲道:“不就是一個鐵筒子麼!大人等着,你回來的時候,我定然拿出來給大人瞧瞧!”

張允文拍拍陸大匠的肩膀:“好,那本官等着!”

安排完各個機構的事宜,張允文便準備前往南陽了。

第10章 青城宮軍議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251章 西域諸事第286章 來信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472章 封店受阻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331章 千帆競渡第305章 軍訓第456章 大勢第455章 春雪第500章 滑雪板第129章 自相殘殺第306章 夏令營第134章 朝見和求婚第372章 百騎破萬第227章 爭議第147章 冠禮第2章 蘇聯教官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136章 道教之事第248章 王玄策第207章 投誠第118章 打了二舅子第341章 兩線作戰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165章 構陷第194章 烽火起第88章 威逼第278章 西進第398章 東宮反意第245章 送禮第311章 庭爭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75章 留在長安第495章 前程第158章 三而竭第66章 五隴阪第497章 李治的煩惱第463章 洛口倉第228章 廷論第431章 首戰告捷第347章 吐蕃未來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185章 炮兵第318章 聚散第143章 趙德言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201章 夜擾惡陽嶺第191章 偶遇第170章 產業第359章 承天門外第4章 李世民與張允文第303章 擴編第74章 李淵到來第285章 餘波第360章 事後處置第352章 膽大包天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358章 密謀造反第508章 山崩第498章 焉耆攻防第399章 李泰遇刺第19章 還關第77章 尉遲恭第482章 妖僧第404章 李治出馬第253章 支柔有喜了第190章 脅迫收買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89章 除根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383章 定襄大戰第17章 遭遇第402章 事情敗露第355章 上書求情第335章 請尚公主第311章 庭爭第204章 定襄城第102章 營救人質第313章 定局第212章 遭遇戰第488章 楚綜第477章 緊急召回第170章 產業第93章 入見第457章 商稅危機第407章 新羅使臣第18章 生擒張青特第84章 埋伏第158章 三而竭第182章 攔路搶劫第12章 潛入虎牢關第491章 洛陽商稅第148章 軍備第167章 判決第14章 新兵到來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43章 一年第101章 盡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