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學院建設

這次先上場的卻是楊常。

他一步步慢慢的走到那排大弓面前,三石弓,略過;四石弓,略過;五石弓,略……還是算了,他退回一步,站在四石弓前。

wWW☢тт κan☢Сo 依漢制,三十斤爲一鈞,四鈞爲一石。也就是說一石有一百二十斤。而四石弓則有四百八十斤。所以,在戰場上拉開四石弓時,需要雙腳踩住弓身,用臂力加腰力才能拉開這重大弓。至於五石弓,一般需要兩人才能拉開。不過這些弓的射程極遠,威力極大,乃是遠距離打擊的最好兵器。

而在軍中,能開三石弓已經算是不錯了,像張允文、吳鵬、馬望山皆是用的三石弓。

楊常拿起一張四石弓,左手握弓,右手拉弦,只見那張四石弓弓弦慢慢被拉開,一點點的拉滿,到最後,這張四石弓終於被他拉得如滿月。

放下四石弓,楊常又拿起一張五石弓。只見他滿臉的嚴肅,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大喝一聲,猛的紮下馬步。頓時衆人只感覺楊常的整個身軀在不斷的蠕動,就連看似紮根土裡的雙腳也在輕微的搖晃。

同樣是左手持弓,右手拉弦,猛的發力。只見他一張黑臉頓時充血,看起來更黑了。一顆顆黃豆大小的汗珠從額上不斷流下。而那張五石大弓也漸漸的被拉開,到最後,竟然又被拉成滿月。

放下大弓,楊常輕輕的吐出一口氣。只見那口氣竟然凝而不散,接着楊常直接走過,將那團氣撞得消失不見。

向在場的人一抱拳,到一邊休息去了。

而那宋瀑一直盯着楊常,見他先開四石弓,後開五石弓,不由面色大變。眼看到他拉弓時,宋瀑搖搖頭道:“我不能將五石弓拉滿!這場我認輸!”

此言一出,那蕭銳頓時面帶失望,向張允文等人一揖:“那賭資我會盡早送來!”說完,拉着幾人慢慢往長安走去。

而那位張易,則是恨恨的看了宋瀑幾眼,對其大聲罵道:“廢物!”接着也上馬揚長而去。宋瀑卻沒有管那些遠去的公子哥兒,怔怔的盯着楊常,那目光之中,充滿了敬服之意。終於,片刻之後,猛的衝到楊常身邊,跪下大聲道:“師父師父!”

衆人聽得一愣,那楊常也是一愣:“什麼師父不師父的,老子什麼時候收過徒弟的?”

那宋瀑忙賠笑道:“楊師傅,我這不是拜你爲師麼?”

楊常一甩手:“你要拜師關我屁事!”

“楊師傅是不是會一種運力的方法?”

“我會不會關你屁事!”

“可是我想學啊!”

“你想學關我屁事!”

“……”

最後,在衆人返回長安時,那宋瀑死皮賴臉的跟在後面,然後也要住進天然居,被楊常一腳踹了出來:“這是老闆的地方,不是隨便來個人都可以住在這裡!”

那宋瀑便在天然居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天天往天然居跑,一直到他用完了身上的錢,和天然居的上上下下都熟識了,終於在張允文的默許之下,住進了天然居。

三名騎士慢慢的奔馳在長安北面。

張允文左邊是馬望山,右邊是楊石。雖然張允文很想這二人呆在偵察營中,也博取一個功名。然而馬望山在教了新兵幾天箭術之後,便從偵察營退了出來,說是看到現在如此多的新兵,而且老呆在軍營裡有些不適應,還是和張允文呆在一起比較舒服。於是,張允文只好讓他成爲自己的親兵而隨時帶着。

至於楊石,年紀本就不大,正是活潑亂跳的時候,那裡受得了偵察營內單調的生活,於是也跟着馬望山成了親兵。

兩人的舉動在偵察營內引來一陣罵聲:“奶奶的,馬臉和那個小不點太陰險了,知道纏着頭兒既可以平時少些訓練,以後上戰場時還能多撈功勞,怎麼我當初沒有想到啊!”

張允文的目的是看看軍事學院的施工進度。

來到李世民選定的這塊地方,只見這裡非常寬敞,南北八里,東西近二十里,還包括渭水南岸的大片灘塗。

在一處平緩的山谷之中,工部的官員和工人正大興土木,按照張允文的規劃建設先期的建築。這一批建築主要是臨時住處和倉庫,還有一羣工人正在修整從長安到此處的道路。這些先期設施建立起來之後,建築材料便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到這裡,大大加快施工進度。

到達工地,那名在此負責施工的工部官員迎了上來:“屬下見過將軍!”

張允文翻身下馬,扶起那位官員:“大人客氣了!不知大人高姓大名?”

那官員抱拳道:“屬下楊道之,忝爲工部員外郎!”

楊道之在前面帶路,張允文隨其後。一路上只見工人忙忙碌碌,有推車的,壘土的,搬運的,建房的,忙碌一片。

然而在工地上看了許久,張允文的沒有漸漸皺了起來。

那楊道之見張允文的模樣,不由小心問道:“張將軍,你可是對這裡的建設有什麼不滿?”

張允文點點頭,對那楊道之道:“楊院外,請到這邊一談!”

兩人來到一處僻靜之處,尋了一塊石頭坐在。張允文拿起一根樹枝,無意識的在地上划着。

“一共有兩個問題!”張允文說道,“第一,是建築材質!我漢族自古以來,皆用木材磚石作爲原料,雖說建築精美,建設快速,然而終究易毀於火災!所以,這軍事院校我與採用全石料磚瓦製造!”

楊師道聽言,沉默片刻,對張允文道:“若是採用全石料磚瓦,那建設成本可要增加許多倍!此事還得陛下做主!”

張允文建議道:“楊員外看到那邊的灘塗沒有?在這邊建立一個磚窯,取河灘上的泥土燒成磚,然後直接用於此處的建設,你看如何?”

楊道之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好!將軍此言的確可行!”

“既是如此,還望楊員外儘快將此事報知陛下!”

楊道之“嗯”了一聲:“下官今日便去!”

“第二點!”張允文指了指正在搬運材料的那些工匠,“他們的工作效率實在太差,整體的施工進度也很慢!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爲何不給他們配上一些更好的工具,向什麼推車、滑輪之類的?”

楊道之頓時詫異的說道:“這便是最好的工具啊?嗯,張將軍所說的‘推車’、‘滑輪’是什麼東西啊?”

張允文頓時用手中的樹枝在地上將一些簡單的工具畫出來,一邊畫,一邊向楊道之講解這些工具是如何的省力。

終於,當張允文花了近一個時辰將這些東西講述完之後,那楊道之激動的站起來,向張允文一揖道:“聽得將軍一席話,果真是勝讀十年書啊!道之在這裡多謝將軍指教!”

張允文“呵呵”笑道:“楊員外客氣了!你我同爲陛下辦事,自當相互扶持!”

接着,張允文便沒在這裡多加逗留,而是囑咐楊道之儘快向皇帝述說剛纔這些建議,然後便離開了這裡。

(俺發覺一個問題,俺的書評區好空啊,除了自己說的和前來拜訪的,就沒多少各位兄弟留下的足跡了。其實你們每一次留下的足跡都是我寫作的動力!另外,俺還在同時寫另一部書,所以有時候更得少些,還望大家見諒!嗯,有空把那本書的一兩章發出來給各位看一下,也好讓各位給點意見!)

第226章 獻舞第297章 風疾第47章 潛入定州第140章 試炮第105章 說情第26章 洛陽宅邸第49章 劉黑闥之死第82章 房杜感想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131章 午餐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184章 軍校改制第83章 告密第96章 流水線計劃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11章 路上練兵第408章 整軍備戰第397章 亂平第384章 困獸猶鬥第460章 城南茶攤第231章 商論第426章 白袍小將第220章 會兵第509章 亂局第152章 成親第382章 奇特的戰術第110章 比試第8章 死亡角逐第48章 刺殺第281章 誤期之罪第464章 糧倉弊案第354章 事情敗露第75章 留在長安第486章 身世第436章 生擒淵氏第242章 狩獵第450章 返回長安第451章 張家惡少第67章 初戰第81章 密謀第1章 兩分鐘的誤差第16章 襲擾糧道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87章 復仇第275章 反殺第375章 稱心之死第106章 夜談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50章 再回長安第381章 火速馳援第191章 偶遇第395章 李佑弒師第152章 成親第320章 趨利第292章 會面第332章 西域動盪第282章 城降第501章 清剿第2章 劉氏兄弟和張允文第510章 十年第337章 秦王破陣舞第170章 產業第163章 趙毅家人第411章 御駕親征第30章 住房問題第419章 遼東城下第238章 驛站內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133章 安置第124章 塞外第456章 大勢第186章 世家第475章 行會初立第367章 皇后斷案第397章 亂平第93章 入見第490章 清查賬目第393章 魏徵之死第231章 商論第62章 平息第496章 武媚娘和王氏第29章 開府天策第250章 蘇定方拜師第100章 孰強孰弱第420章 圍點打援第505章 郭孝恪之死第258章 賜名第296章 擔憂第424章 大戰將起第41章 孫思邈到來第344章 夜襲吐蕃營第270章 野火燎原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107章 軍事院校第340章 大軍壓境第314章 高陽第44章 酒樓第286章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