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

“郎君,已經準備好了,可以出發了!”

欽州灣的碼頭,十來艘掛着“李”字旗幟的商船,正停泊在海面,蓄勢待發。

從遠處望,甲板上人影綽綽,難以勝數,粗略的估計,千人還是有的。

“今日也算是不錯,出發吧!”望了一眼晴空萬里的天空,李嘉再次眺望了一下陸地,留戀地看了一眼遠處的山林,果決地說道。

“出發咯——”一旁自然有人應下,大聲吼叫傳達。

隨後,號角聲逐漸傳起,八艘千料至六百料的商船,開始撐起帆布,緩緩開動,碼頭上的商船爲之一驚,氣勢太過於駭人了。

“這個李嘉,真的決定去海南?去哪個窮鄉僻壤之地?”碼頭上,一個脣紅齒白的俊俏郎君,嘟囔着嘴脣,頗爲詫異地問道。

“當然,李郎君想來是極有魄力的,海上之事,恐又起波瀾了!”王仲秋眼眸中閃動着別樣的色彩,語重心長地說道:

“別人多言,李家郎君自討苦吃,好好的邕州不去經營,去跑到海上,與我等水上之人搶飯吃,降了身份!”

“但,他們又何曾知曉,陸地上百年的世家,來到海上,卻用不到十年!”

“那,阿耶,咱王家不是又多出一個對手了嗎?”王三娘陡然一驚,自家可是靠海貿起家的,若是多個對手,不就少了收益?

“此言差矣!”王仲秋笑了笑,看了下路過的那些大食人,語氣頗爲沉重地說道:

“若將海貿比作餡餅,咱王家,只是吃了點皮,而大食人,才佔據整個大餅的肉!”

“李郎君若想發展,就得與大食人爭肉,對我等漢商而言,反而是有利的!”

“大食人船堅人多,李郎君此行,福禍難知啊!”

“哼,虧死他就好——”目送着船隊的離開,王小娘子憤憤不平地說道,現在她依舊對自己被訓斥的場景,耿耿於懷。

江小北是個疍民,從小到大,就一直生活在海上,有時候是在欽州,有時候又在海門,還有的時候,爲了躲避海盜,就跑到海南的儋州,總而言之,居無定所。

疍民很窮,哪怕捕撈了許多海魚,但賣出的價格很低,而且還遭受那些惡人的欺凌。

而最可怕的就是,夏季的海風,脆弱的木船經受不住颱風的襲擊,每次大風前來,總有幾家落水,沒有了消息。

所以,看着這艘與山一般大小的巨船,江小北興奮極了,要是家裡有了這樣的大船,再也不怕睡覺時被吹走了。

哪怕已經看遍了,江小北依舊看不夠,左摸摸,又瞅瞅。

“你小子在作甚?”耳旁響起了一聲炸雷,江小北一震,賠笑地回過頭,不好意思地說道:

“船長,這船真好!”

“那是,這船可是花了幾千貫買來的,在整個欽州,那也是首屈一指的!”

船長同樣穿着短衫,一臉的鬍子,手中拿着一把木圓筒,兩端還弄了琉璃片,腰間別着一把長刀,看上去很是威武不凡。

江小北羨慕極了。

“小子,好好幹,雖然你是白水人,但郎君對你們很看重,賞錢什麼的,肯定會有的!”

船長故作豪邁地拍了拍江小白的肩膀,說出來的話,令人激動。

“你這小子,又在偷懶……”說完,船長就很快的離去,不再管他。

“該死,我到底在幹嘛,郎君只是讓咱別欺負他們,我爲甚那麼激動呢?”使勁地磨蹭了一下拍肩的手掌,白水人可卑賤的很,不能髒了自己……

江小北則停留下原地,摸了摸自身這乾淨的衣服,又瞅瞅腳上的靴子,而且每個月還有五百個大錢,腳下的船不停地晃動着,在告訴他,這不是夢……

八艘船,三艘六百料,三艘八百料,還有兩艘千料的,總計船員一千三百餘人,其中疍民則佔據了近半,六百人。

與其他水手每月數十貫的薪俸相比,疍民可謂是廉價,而且質量很不錯,李嘉可謂是非常滿意。

wWW▪Tтkā n▪c o

只是,疍民長期待在海上,魚腥與他們相隨一生,幾乎是令人窒息,極其難聞。

除此之外,也是爲了杜絕傳染病,李嘉特地要求進行大規模的洗澡運動。

所有上船的水手,都光着屁股,在散滿草木灰的池子裡,用豬鬢毛製成的刷子,狠狠地搓了一遍又一遍。

足足洗了五遍,將那些疍民們皮都刷破了,才停止,然後又用皁角再洗一遍,魚腥味才淡了點。

這些到沒什麼,疍民們對於剃髮非常牴觸,甚至有的還想進行反抗,下船。

李嘉可不管三七二一,直接剃個光溜溜的。

那些疍民們,一點也不講究,頭上的蝨子密密麻麻,頭髮間的蝨子,爬上爬下,頭皮左右活動,簡直令人窒息。

哪怕清洗了一遍又一遍,過不了幾個時辰,就又有了。

蝨子是會傳染的,李嘉對這個深有感觸。

小時候,見到鄰居一家,小孩子頭上有蝨子,不在意,結果不到半個月,一家人都被傳染上了。

頭蝨更令人可怕的是,那鄰居用敵敵畏稀釋洗頭,都難以清洗乾淨,過不了幾天又有了……

只有剃髮,纔是唯一的辦法。

“三郎,你這船員,怎麼那麼多光頭?難道都是從廟裡僱傭來的不成?”

李嘉身旁,立了一位男子,這是他的堂兄李皓,二叔家的長子,比李嘉大上三歲,按照族中的排行,李嘉排第三。

“大兄莫要笑我!”李嘉笑着說道。

“此去海南,小弟今後得拜託大兄照料了!”

“此言差矣,咱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是應該做的!”

李皓滿面春風,看着這位堂弟,不由得地心生感慨,自己這儋州知州的職位,可是他幫忙弄來的,不然自己區區不過二十一歲之齡,怎能有此安排。

儋州知州,全稱爲知儋州軍事,這是在劉巖時代就確立下來的,武將不再擔任地方職位。

作爲天下第一大抄,連黃袍加身都抄郭威的趙匡胤,趙大抄,自然不會放過這個,也抄了抄。

而劉巖在歷史上名聲不如趙匡胤,自然也無人知曉,文人政治,文武分治,一開始就是在南漢實行的,趙匡胤不過是一大抄神罷了。

這個時代,可沒有知網查重……

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八章家長裡短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三章雄心壯志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兩百四十七章中原戰起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寧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八十四章建言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兩百九十六章脫胎換骨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九十章水力鍛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