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北上,北上

“郎君爲何饒了了其一命?”自瓊州買糧行動之後,能夠再次跟隨郎君行動,吳青很是驚喜,但聽着儋州的故事後,又很迷茫。

進去了泉州後,新修葺過的城牆,莫名的給人一種安全感。

“死在儋州,與番禺,並無不同!”李嘉看着繁華的泉州,心中思量着,這個留從效治理水平確實不錯,晉江王相當有水平。

僅僅依靠着泉州、漳州兩州之地,戶口卻只比六十州的南漢稍稍少了些許。

道路上不說路不拾遺,但肚子勉強填飽,笑顏逐開的人也並不少。雖然並非所有人都是衣着光鮮,幾乎人人都穿鞋披衣,有個遮擋物。

一條街走盡,破衣爛衫的乞丐,甚至都沒見幾個,何爲盛世?泉州不就是盛世嗎?

“殺官的罪名並不小,更何況是擁有品級的官員,更是打草驚蛇,數萬大軍可不是擺設的?”李嘉淡淡地說着。

“你們的朝廷雖然遲鈍,但據我瞭解,對於殺官很是重視,我們大食人對付官員,就是用大量的財富進行賄賂,殺官確是不行的!”一旁的阿卜杜勒也在欣賞着繁華的泉州城,一邊接話。

“泉州城與番禺相比之下差不了幾分,我們大食人都在說,晉江王對於海商都很熱情,氛圍很好!”

留從效作爲清源軍節度使,晉江王,在整個五代軍閥中,也算是得人心,善治國的人才。

他出身寒微,知人疾苦。治理泉州十來年,專以勤儉養民爲務。平時一身布衣,將公服置於中門之側,外出和處理公務時才穿上。

在主政期間,積極發展農業生產,令士兵墾田,召遊民種地,圍墾海灘,興修水利,泉郡因此常“倉滿歲豐”。手工業,特別是用於對外貿易的陶瓷、冶煉業和絲織業等,發展迅速,宋朝時的泉州大港地位,就是這時打的基礎。

賢王之稱,名副其實。

此時,街道上行人,腳步飛快,一臉焦急的吃瓜表情,就連街頭售賣瓜菜的大娘,也挎着籃子,一副急匆匆的模樣,生怕錯過了什麼。

“這位老丈,爲何大家都是這番模樣?”李嘉拉扯住一位比擬年輕人的老頭,在其手中放了幾枚銅錢,笑着問道。

“這位小郎君,你怕是外地的吧!”老丈原本生氣的表情,瞬間被幾枚銅錢化爲烏有,頗爲親熱地說道:

“今日是‘秋堂’放榜之日,整個清源軍,哪有人不急的?若是自家子侄考中,喜事臨門不是?”

所謂的‘秋堂’,是由晉江王留從效組織的一場科舉考試,仿唐時舊例,取明經、進士十來人,因爲是秋時舉辦,所以又被成爲‘秋堂’。

聽到這,李嘉不由得想着,五代亂世,每個安穩的小國,幾乎都重視科舉,如南漢,南唐,顯然重文抑武的思想,已經在萌芽了。

科舉放榜,李嘉興致勃勃地跟了上去,只見人擠人,人挨人,極爲熱鬧,黃榜上,不斷地涌現悲喜交加的場景

每個激動的書生,都會被緊緊包圍,各大家丁大顯身手,或綁,或談,總而言之,人生四大喜事,今天他們就碰到了兩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前途已經一片光明,富貴可期。

百姓爲之歡呼,舉子們也激動莫名,這是統治穩固,極得人心的表現啊!可以肯定,留從效在任之日,清源軍節度使之位穩若泰山。

說不清楚什麼,李嘉心中甚至還有點羨慕,狀元啊!多有面子,可惜自己一生都不能考取了。

“阿卜杜勒!”瞧着這番盛世景象,李嘉突然之間就對這座城市失去了興趣,牆角都不好挖了,這樣的國家對於他而言,又有什麼意思?

“怎麼了?”阿卜杜勒疑惑道。

“我們帶來的樟腦丸、香料、玳瑁、象牙等東西,留下一半,就由你來代售吧!這座城市,目前難以有讓我興奮的理由!”李嘉表情平淡如水。

“這裡就拜託你了!走——”

阿卜杜勒看着轉身離去的李嘉等人,徒留下一臉的詫異,說好的一起來泉州,轉眼就將自己甩下,這又算什麼?

“郎君,爲何將所有東西交給這個大食人?”吳青連忙問道,這可是一大筆東西,價值不下萬貫,怎麼能如此輕易丟下呢?

“所以,你就留下吧!”李嘉扭過頭,留下一句令吳青臉色大變的話。

“泉州位置重要,海商北上南下必經港口,所以,我需要你留下來,爲我監聽這座‘雲屋萬家,樓雉數裡’的巨港!”幸好後面的話及時涌現,不然他真的快被嚇死了。

“吳青——”

“小的在——”

“即今日起,汝爲泉州射聲司泉州執事,月薪五十貫!”

“小的多謝郎君栽培!”一下子就分管了一個州的事物,吳青喜不自勝,雖然不明白這個射聲司是幹什麼的,但光是五十貫的錢,就令人蠢蠢欲動。

射聲司的擴張,就是緊隨商隊的腳步,貨物賣到哪裡,哪裡就有分部,反正家裡有礦,這點消耗還是可以承擔的。

泉州之於李嘉,如今只有收集情報及商業傾銷的作用,原本撿漏的心思瞬間被驅散。

吳青此人,也算是考察了數月了,幹事麻利,聽話,除了對錢財貪戀外,並沒有其他的毛病。

出了泉州,繼續往北,就是掌控浙江數十年,大名鼎鼎的吳越國了。

錢氏家族治國的本領也是一絕,與文人治國不同,吳越國選擇了家族治國模式,各州縣主官,大部分都是錢氏家族的人,所以國內穩定。

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1339章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八百八十章第六百三十二章第1106章修法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1408章孝順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九章第1152章心思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1171章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1186章第1386章就藩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1409章崩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九百二十三章第1351章折騰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1331章威逼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一千零三十六章東海馬第一千零六十二章房地產第五百六十四章諡號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二十一章巡查探訪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1140章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1115行事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1236章僧人第九百三十五章決戰(上)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1219章異議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1328章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一千零六十二章房地產第一千零八章第一百七十章無題第八百六十章萬壽節第1271章巡視王庭第1276章實踐第兩百四十七章中原戰起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四十四章登聞鼓下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九百二十九章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1331章威逼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1269章漠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1220章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