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

皇帝要來襄州督戰。

襄州城下,潘崇徹聽到這個消息,徹底慌了:“聖人莫不是嫌棄咱攻伐無力?”

他又頗爲委屈,這番兵力,攻伐襄州城,根本就強人所難,即使他威名再大,也難以爲繼。

不過,他還是召集衆將,商量對策。

到底如何迎接鑾駕。

將軍們對與這件事,倒是不置可否,迎接皇帝肯定會耽擱攻城,況且皇帝也不一定會兵臨襄州。

“也就是說,我只要謹守本分,攻克襄州即可?”潘崇徹驚異道。

“鑾駕重與泰山,部署豈可不見?”

王全斌搖搖頭,以一個老將的身份述說道:“戰場瞬息萬變,敵我攻伐,聖人萬金之軀,不可至前線,依末將看,部署定要前往江陵,將鑾駕勸下。”

“至於襄州戰事,則由我等按部就班即可。”

“此言有理!”

潘崇徹連連點頭,就下了決心,安排好事務後,就快馬加鞭,去向了大後方江陵。

當然,藉口是督促糧草事宜,只是恰好碰到的鑾駕罷了。

龐大的船隊來到江陵城,讓這座本來空蕩些許的城市,再次擁擠,原先空下的軍營,也恰好的用起。

當然,皇帝自然不會住進軍營,江陵城原先的南平王宮,正好可以將就一番,反正宦官、宮女都攜帶着,也不缺人。

剛入住下,荊南府知府李懷恩,以及轉運使、通判,軍都司,巡檢司,皆來覲見,其餘的州縣官吏甚至都只能在門外等候,身份不夠。

當然,潘崇徹也迫不及待地趕來,向皇帝述說戰事情況。

“荊南府轄五州之地,供應大軍糧草,可有壓力?”

李嘉背靠龍椅,宮殿的地面溼漉漉的,燈火燭臺下,反射了不少的明亮。

“啓稟陛下,巴東,江西運至百萬石糧草,加上朝廷的輸送的,以及荊南府自有的,糧草還綽綽有餘,哪怕十萬大軍,也能堅持兩三個月。”

知府李懷恩彎着腰,恭敬地說道。

“糧食也需要運載至前線的。”

李嘉點頭,目光中透露一絲讚賞:“聽聞荊南府徭役萬人,不但毫無差錯,井井有條,大軍糧草不缺,甚至民間甚少有怨言,這都是你的功勞啊!”

李懷恩是前朗州刺史,遷都長沙後,首相崔泉罷免,次相趙誠上任,前荊南知府孫光憲完成任務,從而進入政事堂。

其治理朗州不錯,又歸順的及時,所以就恰逢成了荊南知府。

準確來說,知府這個詞,全稱是知某府事,民政、軍事一把抓,但實際上卻只是品級上高出通判、軍都司一籌,從四品,與六部的侍郎平級。

所以,聽到皇帝的讚歎後,李懷恩心中一喜,知府再往上,就是六部侍郎,跨級爲尚書也不過分。

“都是諸多同僚的扶持,微臣尺寸之功,不敢當得。”李懷恩滿懷激動地心情應下。

“後勤工作重中之重,你能做好,這是你的本事。”

李嘉微微一笑,讓察言觀色的衆人心頭格外地舒暢:“徭役之苦,難以言表,朝廷規定冬日纔可徵調民夫,但如今戰事頻繁,才破例而行。”

“而其中的安撫工作若是沒做好,就是暴政,苛政,其猛如虎,不可馬虎纔是。”

李懷恩瞬間心頭一緊,然後又是一鬆,後背不知何時就生滿了細汗。

原來,皇帝還未至荊南,就已經派遣人手調查,應該是射聲司吧。

這皇帝眼睛太過於明亮,也着實不算好事。

“啓稟陛下,百姓苦於徭役,一則吃不飽,穿不暖,而體力繁重,二則耽誤農事,離家數百里,百姓家小地薄,經不起折騰。”

李懷恩立馬振奮起來,述說自己的爲政之術,這是他能否提拔的重要的關卡了:“所以,微臣將徭役之路,分成數段,民夫也分成數批。”

“離江陵越遠,則路途越短,如第一段路,約莫兩百里,至荊門軍,荊門又至襄州數百里,則多者不過百里,少者不過三十,所以路程長短不一,民夫自然無所怨恨。”

“當然,還得錢財開路,再輔以管束。”

“好法子!”李嘉聞言,讚歎不已,果真是個人才,亂世中,果真是如錐入囊,鋒芒畢露。

“接力而行,省卻氣力,又離家越遠,丘陵越多,路途越短,又保證了公平,再加上毫不吝嗇錢財,百姓自然毫無怨恨。”

其他幾人望着知府的目光中,滿是羨慕,不用說,入了皇帝之眼,這肯定得提拔。

不過,李嘉也沒有在他身上停留太久,對於轉運使、通判,也過問了些許案件以及稅收情況,關注民生,符合勤政爲民的人設。

那麼多軍隊,治安肯定是大好,這沒什麼可問的。

至於戶口增加,土地開墾了多少萬畝,其實都沒有保證平穩,支持戰爭來的重要,荊南府是絕對不能亂的。

慰問了近半個時辰,該瞭解的都瞭解後,李嘉這才歇息片刻,接見潘崇徹。

“末將參見陛下——”潘崇徹跪下行禮。

“起來吧!”李嘉懶洋洋地說道:“潘爵爺不在襄州,怎地來了金陵?”

“末將,末將恰好督促輜重糧草回江陵,碰見鑾駕……”潘崇徹吞吞吐吐地說道。

“真是恰好啊!”李嘉笑了,無所謂地擺擺手,說道:“你是不是特地來江陵攔住我,生怕我去了襄州?”

“末將怎麼敢!”潘崇徹低着頭,尷尬地笑了笑。

“也是,這也屬正常!”

李嘉不以爲意,繼續說道:“打得好好的,突然有人壓着,又要顧慮皇帝的安危,束手束腳,打着也不痛快,關鍵在於,皇帝要是喜歡亂插手,反而打破計劃,造成潰敗……”

“末將不敢!”潘崇徹越發尷尬,遇到一個啥都明白的,自己此番行爲,還真的是挺出醜的。

“你且放心。”李嘉直坐而起,鄭重其事地說道:“我不僅不會瞎指揮,甚至,我都不會到襄州去。”

“荊門,我會到襄州逛一圈,鼓舞士氣,皇帝不就是幹這個的嗎?”

“之後,我會停留在荊門,幫你坐鎮後方,記住,軍隊都交於你了,莫要讓我失望!”

“末將定然攻克襄州!”潘崇徹心中信服,聲音洪亮。

2021,新年新徵途,祝大家新年新氣象,共勉之——

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1381章紕漏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五百章無言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1388章黃龍府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1305章談話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1286章分封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三百八十三章自首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1128章中秋宴第八百七十四章入倭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五百五十章離去第1270章草原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1318章澎湖縣第1203章羣議第1350章第1106章修法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1338章諸王第二十九章大勢滔滔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1337章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1406章歲月第1363章契丹潛力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第1401章入祀第八百五十六章第1316章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1270章草原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八十四章建言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1218章涼州詞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七百五十章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八百一十三章第1236章僧人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1123章胡姬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八百八十六章溫末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1140章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1151章野望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1339章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1372章重甲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