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對於李威來說,此次受命登陸河南道,可以說是他人生中最爲艱難地一次。

他將獨自來到宋國大後方。面對四面八方的宋兵圍剿,更是第一次直接面對悍勇的宋國將領。

而目前,也唯有潘崇徹打敗過宋兵,其他人也只能仰望。

他當然知曉,宋將與南方各國的區別。

無論是吳越,湖南,江南,對於訓練有素地唐兵來說,可謂是土雞瓦狗,僵持不過半個時辰,那些所謂的精兵只能敗退。

所以在南方,守城戰反而佔據主流,無論是金陵,還是江陵,都是被迫無奈進行孤城閉守。

來到河南道後,他時常徹夜難眠,萬分焦慮自己耽誤了皇帝的大業。

李信謹慎,自信,冷酷,永遠不知道畏懼,絕對是一個優秀的將領,與之同樣出身與家奴的自己來說,出色太多。

比如,事到如今,他依舊是個伯爵,而李信憑藉着攻克金陵之功,已經封了上元侯,而另一個侯爵,只是潘崇徹罷了。

這些年來,他艱難地閱讀兵書,充實自己,對於一些理論與實際,來說慢慢地結合。

名將一般有兩種,要麼是身經百戰,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經歷久了,自然知曉該怎麼打,怎麼做。

而另一種,就是學習,也就是儒將,他如今,就是從怎麼打仗,到爲什麼這般打的境界中延伸。

所以,一看到兗州城,他就放棄了硬碰硬地攻城。

他消耗不起,四五萬人看上去很多,但爲了莫名其妙的兗州,起碼得消耗一兩萬人,不值得。

計較得失之後,他第一時間,準備用間,讓射聲司幫忙奪城。

但他一想,這些時日,射聲司大出威風,這些宋人又不是白癡,怎麼會沒有防備。

況且,作爲部署,統帥一路兵馬,讓射聲司大出光彩,讓他失色不少,總不能一直以猛將示人吧。

所以,一經分析,他就知曉敵軍的弱點——糧倉。

“既然其糧在城北,那麼咱們就去打城南。”

李威自信滿滿地說道:“兩萬攻城南,其他兩個城門各一萬佯攻,至於城北,乃重中之重。”

“至於你們射聲司,在兗州兵力調派緊張時,就點燃其糧倉,到時候,白重贊就不得不降了,我不相信其會爲了趙匡胤陪葬。”

“就算白重贊老兒真有忠心,早就在趙匡胤篡逆時就起兵了,怎麼可能等到今日?”

“那老兒在我看來,就是色厲內荏的主。”

玩笑話一出,軍營的將校們瞬間就配合地大笑起來,部署難得開一次玩笑。

隨即又眼巴巴地看着部署,主攻次攻,其功勞可不一樣。

李威不以爲意,大着嗓門吩咐着,接到命令的喜氣洋洋,沒有的則頗爲喪氣。

這些時日以來,宋人望風而降,讓衆人心氣大漲,李威也不以爲意,孤軍在外,士氣高總比低好。

隨口吩咐後,他這才繼續思量着。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的陰謀都只是浮雲。

如今的他對於兗州城是如此,其他的宋軍對他來說也是如此。

按照之前的規劃,他本來是要攻克鄆州,然後斷五丈河。

但,經過幕僚們的討論,尤其是張齊賢的反對,這一條路線完全被否決,按照他的話來說:

“鄆州北有大名府符彥卿,西有濮州,義成軍韓重贇,南有兗州白重贊,可謂是三面之圍,僅有一條後路,四五萬人雖然多,卻容易被消磨乾淨。”

“而兗州不一樣,遠離大名府,更是近濟州,曲阜孔家在此,若是得了孔府,怕是省卻不少的力氣。”

“再者,白重贊孤軍奮戰,克之,也能省卻不少的力氣,震懾整個河南道。”

由此,李威採納其策略,南下兗州,就是爲了拿下白重贊,這個五代赫赫有名的悍將,來證明整個唐軍的威名,從而影響到其他三面戰場,進行戰略上的配合。

隨着一聲令下,五萬大軍幾乎全面而動,完全沒有兵法上的唯三缺一,四面八方地進行攻城。

雲梯,攻城錘,撞車,衝車等,一一亮相,沒有投石車,更沒有火炮了。

一經攻城,整個兗州瞬間熱鬧起來,最先填埋的,就是護城河,隨即,雲梯,撞車等展開,士兵的叫喊聲,廝殺聲,以及城門的捶打聲,在整個戰場上傳來。

如此劇烈的攻城態勢,讓白重贊嚇了一跳,不知多少年沒經過這番烈度的攻城戰了。

不過,作爲老將,他自然也有法子應對,組織城內精壯守城,婦女燒湯汁,兵卒使用拍子攻擊雲梯上的唐兵……

歷經一上午,有來有回,同時應付四座城門的敵軍,幾乎讓白重贊喘不過氣來:“這他孃的完全沒兵法可言。簡直就是愣頭青。”

中午聞聽戰況,死傷近兩千人,李威罵道:“狗孃的,白重贊這老小子果真有一套。”

即使有隨軍大夫,但折損率依舊太高,李威也不得不心疼。

不過,金山、黑水的兵卒,的確與御營差距很大,並非是戰力不行,而是其配合性不強,過於強調個人悍勇,攻城戰上,的確是悍勇無比,好幾次都有人登上城牆,但卻被打下來。

“島嶼狹小,兵卒施展不開,所以個人悍勇得以彰顯。”張齊賢聞言,點評道。

李威倒是認可這番解釋,心中卻想着,其人入城後,倒是一把好手,若是野戰,就得提防一些,易被攻克。

午食過後,唐軍繼續攻城,白重贊繼續打起力氣,指揮應付。

一直到了黃昏,唐軍退去後,燃起炊煙,白重贊才緩了口氣。

結果,不待他歇息,唐軍竟然出乎意料地選擇了夜攻,讓白重贊瞠目結舌:“這唐人,究竟在搞什麼鬼?”

李威力排衆議,對於唐軍能夜戰的優勢,他當然要儘量的應用,以己之長,克敵之短,無論是兵力,還是鎧甲,器械,以及夜戰,都是己方的優勢。

一直持續到半夜,整個兗州城也疲憊了一天,兩方都疲倦不已,但李威依舊支使大軍攻城。

到了第二天,五更時分,終於,兗州城北,燃起了大火。

“兗州城,已經拿下了。”李威大笑。

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1249章想法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一百三十六章番禺戰慄(3)第1185章王庭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兩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無題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四百六十五章面見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1194章第1335章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1378章和談第1300章假道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七百一十章第一千零四十五章鹽引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四百一十九章輿論第1178章高麗來使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1307章愛憐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使第1311章威逼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七百八十八章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六百六十三章第1296章南詔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九百七十章漸漸第七百八十八章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1306章驚——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七百四十章第1267章第九百五十七章信步第兩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1274章伴當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七百八十八章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1265章死戰第1225章隱情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一百五十七章安南特使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1276章實踐第1239章佛難第1261章涼意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