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

“以騎制騎,咱們的騎兵都在荊南,御營,面對這兩千騎兵,都捉摸不住,太過於拘束。”

一旁的副將凝重地說道。

“兵力還是太少。”

李信搖搖頭,看着寬闊的揚州城,以及那座營寨,說道:“連揚州城都圍不起來,糧食都可隨時補充,這還怎麼打?”

“只要把揚州城困住,就憑藉這幾十萬人,每日的吃嚼,就難以估量,只有持續月餘,其必然不攻自破。”

他拿着單筒望遠鏡,看着對面營寨中的宋兵,不由地沉聲道:“讓浙江府再與我派遣兩萬人來,那吳越國十萬兵馬,才與我三萬怎麼夠,湊夠五萬人,即刻就要。”

“侯爺,這吳越兵太平慣了,打不了仗,哪怕咱們操練了一年多,但其骨子裡就浸泡着富貴窩裡,怎能是宋軍的對手。”

副將不解道,連忙勸說,這種累贅只是會消耗糧草。

“吳越兵並不是一無是處的。”

李信冷着臉說道:“最起碼,他們是個人,能作爲兵卒圍守揚州城,兵力多,就是這般的好處。”

“不指望他們能夠對戰宋人,我想這點要求,他們還是能做到的,至於打仗,也只能靠御營,以及江寧軍。”

“對戰,是用不到那麼多人的。”

並不是軍隊人數多少,就有多少的戰兵,最起碼,你得有個鎧甲,操練個一兩年,亦或者經受幾場戰爭的洗禮,活下來,纔算是戰兵。

亦或者來說是精兵。

衆所知周,兩軍對戰,都是排成縱列,進行直面對戰,但對戰的短面,最多不過數千人,也就是前鋒。

這幾千前鋒,若是悍不畏死,一下子就打敗了敵方的前鋒,那麼就會形成連鎖反應,幾千人潰敗,會帶來幾萬人的潰敗。

說白了,對戰基本上覆蓋面很低,甚至很多人都只是搖旗吶喊,死在自己人的機率與死在敵人的機率是一致的。

後來的明朝家丁制度,李自成憑藉幾千老賊,就能東山再起,就是這般道理。

所以,對於李信來說,他欠缺的不是精兵,對付那來自東京的禁軍完全足夠了,但欠缺的是勞動力,幫忙圍城的兵卒甲,亦或者步兵乙。

“末將這就去傳話。”副將連忙道。

“不急——”李信搖搖頭,嘴角浮現一絲笑容:“你不覺得,調兵需要點底氣嗎?”

“這座城外的兵營,將是咱們的戰績,要求增兵的底氣。”

“調十門火炮過來,再調一百門投石車,我要讓這座兵營,毀於一旦,消失在揚州城外。”

“咱們終於大展威風了。”副將聞言,頗有些興奮:“這火炮歇息幾年,終於能再見威力,真是太好了。”

王審琦坐在軍帳中,看着來自於四面八方的消息。

有餘騎兵的存在,讓其無所拘束,可以有效的獲取大量的消息,從而一一甄別,就行有用的情報。

多年來的行軍,讓他具有絕佳的作戰意識,或者說,跟隨郭榮趙匡胤南征北戰多年,哪怕是普通人,也會蛻變成一名合格的將領,因爲不合格的都被淘汰了。

閉門困守,這是下下之策,所以來到揚州後,他並沒有把軍隊駐紮在小周城,因爲這會分散兵力,不易與揚州城的防守。

揚州城太大,對於唐軍來說是困難,對於宋軍來說,何嘗又不是,幾十裡城牆,沒有足夠的兵力,城牆和城門都沒,處處是漏洞。

所以,放棄周小城,全力防守羅城,並且在城下,修建一座堅固的營寨,作用比小周城還大,裡外配合,機動性大增。

WWW¸тт kдn¸¢o 果然不出他所料。

唐軍來到揚州城下,立馬集中全部兵力,攻佔了小周城,然後來到揚州城下,反而不知如何下手。

城外,駐紮着兩萬精銳的禁軍,城內,有淮南各州縣的三萬團練兵,人數相差無幾的唐軍到來,根本就圍困不住揚州城,使得揚州成爲半掩開的狀態,全城毫無漏洞,難以下手。

這讓王審琦頗爲得意,甚至幾次都要鼓動大軍前去襲擊,但骨子裡的謹慎,讓他不敢輕舉妄動,統一整個南方的國家,不可小覷。

至於鎮守廬州的保信軍,並非他而已,而是朝廷使出的迷惑計,南國的射聲司威名赫赫,朝廷怎麼能不重視,所以另外派遣殿前司指揮使,韓重贇(義社十兄弟之一),擔任保信軍節度使。

“恐怕,那李信小兒,還在疑惑,王深之是誰吧,竟然行軍這樣有章法?”

想到此處,他不由得笑道,也算是自娛自樂吧。

“會府(節度使別稱),敵軍有了動靜了——”這時,有將領前來彙報。

王審琦騰地站起,連忙起身而去,快步又向了箭塔,一邊走,一邊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一刻鐘前,唐軍突然大舉出動,許多投石車也不斷地被拼接起來,甚至還有許多遮掩嚴實點車馬,已經逼近咱們營寨了。”

“不行,防守太嚴密,襲擊不了。”

王審琦擅射,目力是極好的,一眼就望見了數百步外的投石車,以及那近兩萬兵馬。

“如此多的投石車,怕是威力不凡啊!”王審琦搖搖頭,他隨口吩咐道:“騎兵都與你,給我去試探一番,那遮掩嚴實點東西到底是什麼。”

“喏——”某個將領連忙拱手應下。

旋即,營寨吊門打開,兩千騎奔涌而出,對着投石車的地方試探性的進攻。

不過,來的快,走的也快。

不到一刻鐘,在密密麻麻的箭雨中,兩千騎狼狽而歸,損失了近百騎,可謂是一無所獲。

“哼——”王審琦冷笑一聲,他對此毫不意外,看着已經擺設中的投石車,不由得說道:“這幾個月來,某等也不是幹坐的。”

“早就知曉你們會來這一手,揚州方圓十里的石頭,已經被挖個乾淨,看你有多少火彈。”

隨即,王審琦豪氣地揮揮手,說道:“將咱們的投石車也擺出來,我倒是要看看,哪邊比較厲害,我的石頭,可大的很呢!”

想到妙處,他不由得暗喜。

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1160章幽州營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第1153章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九百二十五章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1333章收買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1120章哭泣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1172章準備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1260章離譜第1229章戰略第1225章隱情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1268章總兵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1344章封王?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1366章第一千零二十章番外4——再興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七百六十三章第1212章于闐王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1386章就藩第六百六十二章嘗試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練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八百一十八章廟堂第1148章御前第七百四十章第1168章安撫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一千零一十章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三百九十二章州縣合併第1382章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七百一十九章第七百零七章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1120章哭泣第1250章文教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九百二十五章第五百九十五章潤州第1158章仇恨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1163章贖回?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1213章第1274章伴當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七百五十九章開京之盟第九百二十九章第1359章後勤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1371章三路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