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

就如同軍中將領所預料的那般,李嘉與政事堂,早就開始謀劃如何北伐,一統天下的佈局了。

爲了讓軍中有所準備,民心所向,李嘉稍微透露些風聲出來,以免到時候掀起波瀾,民心不穩。

畢竟,沿江州縣的襲擊,就是北伐的預演。

萬里長江,如果沒有淮河一帶,必然是處處漏洞,難以防守,多虧了大唐水師獨步天下,長江水師夜以繼日地巡查,纔有瞭如今安穩的日子。

但,反過來,萬里長江,不僅是對大唐而言很頭疼,對於北宋來說,也是處處漏洞,防不勝防。

沒有水師的痛苦,讓北宋朝廷深刻地體會到了,所以淮南的巢湖,開封府南湖,都在夜以繼日地訓練水師,建立船場,從而生產船隻。

聽聞到這個消息,李嘉心中是不安的,再繼續下去,長江水師的優勢就將不保了。

北方雖然地方殘破,但人口,經濟,都是當世一等一的,若是全心全意修船練兵,對於南方來說是一股巨大的壓力。

坐以待斃不是好的方法,所以以攻爲守纔是王道。

在一次御前會議上,五都督,並政事堂宰相,以及轉運總使胡賓王,軍機處大臣李淮等人,繼續商議着如何北伐。

“以微臣之見,北宋地方兵力較爲孱弱ꓹ 唯有東京一帶,十幾萬禁軍ꓹ 威名赫赫,擒賊先擒王,只有打破東京ꓹ 其他地方自然不戰而降。”

趙誠提出了自己建議,其聲音倒是深刻:“五代以降ꓹ 皆以破東京而國亡,地方不戰而降ꓹ 無論是宋ꓹ 亦或者周,漢,皆闡述這番道理。”

“所以,其他地方對於宋國來說,不過是割肉,不痛不癢,只有東京ꓹ 纔是他唯一的弱點,需要十幾萬禁軍防守ꓹ 咱們若是攻其他地方ꓹ 反而容易讓它及時準備ꓹ 有所防漏。”

“開封的確是重中之重。”

李嘉微微頷首ꓹ 說道:“但,十幾萬禁軍ꓹ 近五萬騎兵ꓹ 沒有二十萬人ꓹ 是對付不了的,這對於咱們來說ꓹ 是極大的考驗。”

“朝廷的御營,也不過十萬人,其中還有兩萬西川兵馬,那怕加上荊南府,也湊不足二十萬。”

潘崇徹站出,高聲道:“所以,直搗開封,是極其不易的,末將非是誇大其詞,中原禁軍,幾十年來的混戰,沙陀騎兵,淮南步卒,河東強兵,皆納其中,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強兵,甚至可與契丹人正面硬對。”

“這樣的兵馬,非精銳難以企及,大唐也唯有御營,纔可一戰,其他的地方軍隊,怕是難以招架了。”

文官們面色嚴肅,似乎在思量這些話的準確性,但幾位都督們,卻連連附和,對此言是極爲認同的。

別的不提,沙陀騎兵,可是名震天下,在中原可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哪怕是契丹騎兵,也不敢小瞧,唐,晉,漢,周,無一不是以其爲主力,建立朝廷。

步兵對陣,他們倒是不怵,但以目前大唐的騎兵,他們心裡沒底,才訓練兩年多,不過兩萬餘人,也沒有戰績表示,他們心裡着實沒底。

所以,他們目光看向了皇帝,希望皇帝能夠看到他們心裡的想法。

李嘉倒是頗想大喊一聲,無所畏懼,但到底他是成年人,思考的是利弊而不是熱血,想了想訓練中的兩萬騎兵,他嘆了口氣,說道:“步卒倒是無懼,唯有騎兵,乃是朝廷的弱項,雖說一直在訓練但也不過兩萬之數,不及宋國一半。”

“所以,直接硬對,是極爲妥當的。”

宰相們思考利弊,也不得不同意這番說辭,騎兵乃是軍隊之王,若是沒有好法子針對,還真的只是去送死。

“依微臣之淺見,荊南府地勢險要,乃是天下之中,其北又是山地難行,雖然離開封較近,但卻實屬易攻難守的地界,所以此地不易出兵。”

李淮衝着幾位都督點點頭,說出了他們商議多日的想法:“所以,直面開封不可取,那就剪除其羽翼,改換戰場,再三面夾攻,一舉平定開封府。”

李嘉早就對其想法有所瞭解,但如今卻是解釋給宰相們聽,這般的軍國大事,沒有政事堂的配合,是極爲不妥當的。

他面色嚴肅,認真道:“詳細的說說,到底是如何?”

“是!”李淮揮揮手,讓人搬出桌子,拿來了一副地圖。

由於古人做北朝南的意識,地圖是上南下北的,與現代人是顛倒的。

李嘉怎麼會慣着他們,只能讓別人來習慣自己,所以李淮取出的地方,讓宰相們懵圈了,這地圖他們完全看不懂。

李淮見此,只能苦笑一聲,然後簡略的解釋了一番,幾位宰相都是極聰明的人,一下子就懂了關竅,認真地看將起來。

這地圖完全按照李嘉的意思做成的,等比例尺畫上,城池就以圓圈代替,國都就是圓內有圓,所有城持都在其上標有名字。

一旁,還標有森林,山嶺,湖泊,關卡,兵馬,以及將領的名字。

而所有的城池,都有好幾條道路相連,從而串成了一整套的地圖。

宰相們第一次看到如此輪廓的地圖,也第一次明確地對整個天下有了明確的瞭解。

尤其是他們看到燕雲十六州,以及屬於契丹這個名字的龐大地圖時,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漣漪。

能預想到契丹很厲害,但沒想到,其竟然能從遼東渤海,一直到西域,上萬裡之遙,看起來似乎比宋和唐還要龐大。

“微臣與幾位都督們詳細地討論一番,認爲,開封雖然禁軍實力龐大,但宋國的缺點也很明顯,地方實力不足,要麼是團練兵,要麼是藩鎮,都不及禁軍一半的實力。”

“咱們打中原禁軍,還有所遲疑,但對付那些藩鎮團練兵,簡直是手到擒來。”

“所以,我們的辦法就是,需要剪除東京的羽翼,分散東京的禁軍,待其支援地方,到達一定程度時,就可發兵碾壓,破開封城。”

“而這三面,分別是關中、淮南,以及京東——”

第九章(重發)第九百零六章大散關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1144章後宮第六百零二章中秋家宴(求票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八百章度田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弟1119章瓜州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第1174章消磨第1225章隱情第1159章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1290章軟肋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1145章建議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1359章後勤第七百一十章第1244章治浙第1223章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1357章人選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1118章親臨第六十五章儋州府衙(上)第1383章安國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九百二十九章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九百四十六章第三百五十五章條件第1237章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1241章裁撤邊鎮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第1316章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1352章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1316章第二十三章軍中新政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番外3——震雷第1220章名單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1326章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八章家長裡短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1317章島嶼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八百八十八章待會填充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1105章安頓第1331章威逼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九百二十五章第四百九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