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對於這次徵集僧道,不僅可以有效的爲明年進行的度田,提供大量的勞動力,而且還可以讓崇福司更加有效對地方寺廟進行掌控。

遊離於朝廷之外的宗教勢力,在江南以及蜀地,可比嶺南強勢太多,甚至地方州縣還得依靠寺廟來維持統治。

通過崇福司,大唐十一府,計劃將徵集四千人,對於明年的江寧、江西、閩南三府,進行大範圍的度田檢戶,地方的巡檢、禁軍,鎮軍,也會進行配合,從而真正意義上來對南唐進行合併。

李嘉可是非常期待,他非常想知道南唐究竟有多少人口,這可關乎戰爭潛力。

離開了京城數月之久,在亂世中,唯有軍隊最是可靠,李嘉輕易不可放鬆,秋稅入庫後,他立馬就帶着大量的酒水、肉食、布匹、錢財,進行皇帝年前的軍隊慰問。

除此之外,李嘉還帶着新式的戎裝,作爲禁軍的秋衣,準備親自發放到禁軍的手裡,起到保暖作用。

如今駐紮在長沙城附近的禁軍,約莫有八萬,看起來很少,其實已經完全足夠護衛京師了。

畢竟,北方荊南府有數萬大軍,嶽州的李威上萬的嶽州衛,長江上。還有長江水師巡航護衛,可謂水陸兼備,除了天空。

當然如果這時候遭受天空方面的襲擊,那肯定本小說由歷史轉換爲玄幻了,毫不科學。

八萬禁軍中,泰半都來自於嶺南,他們又與許多周行逢的楚軍,以及淮南軍,部分蜀軍、南唐軍一起,混雜而成,經過練兵大營的數月訓練,已經完全融合在一起,成爲皇帝賴以統治的根基。

在這個比爛的時代,李嘉實在想不出,誰能比自己更大方了,哪怕趙匡胤也不行,大宋哪裡有他的大唐有錢。

比如說此次裝備的秋裝,乃是悉心培育數年的成果——棉衣。

每一件棉衣中,加了數斤重的棉花,雖然仍舊有些單薄,但已經完全可以適合湖南的天氣了。

隨之配套的,還有棉鞋,手套,爲這八萬人換裝,耗費了數十萬斤的棉花,將整個少府一年的儲存。

比起邕布來說,保暖雖然不及,但勝在便宜,成本加在一起,也不過數萬貫錢,每斤棉花也不過三十餘錢,具有大規模的普及性。

李嘉也準備趁此機會,從軍隊出發,就如同普及豆油、錢票一樣,對百姓們普及棉花的好處,其定能讓冬日的嚴寒,減弱數成,多活下不少的人口。

甚至還會成爲百姓們另外的收入,畢竟棉花不挑地,適合南方的炎熱天氣,作爲經濟作物,是極爲合適的。

按照少府的估計,棉花將會成爲繼製鹽、製糖之後,第三大經濟業務,也是拳頭產品。

皇帝出行,某種程度來說,具有特別威懾作用,讓百姓們目睹天威,更容易形成向心力。

人們不會無緣無故地向某人有好感,哪怕時不時的宣傳導向,但最基礎的,就是接觸了。

所以,皇帝出宮,聲勢浩大的隊伍,護衛作用只是一部分,更大的作用,就是宣揚皇帝的威嚴,將其深深地印刻在其腦海裡。

皇帝的“大駕鹵簿”由導駕、引駕、車駕、後部鼓吹、後衛部隊等前後幾部分組成。

導駕,即先導儀衛,爲“大駕鹵簿”的先頭儀仗隊。

兩隊騎兵及步甲隊組成的“清遊隊”,其作用是清道,以保障後面的皇帝出行順利。

緊隨其後的,則是士兵手持的12面龍旗,分作兩排。

龍旗後則是專用車隊,其中包括指南車、記裡鼓車、白鷺車、鸞旗車、辟惡車、皮軒車等。每輛車均由4匹馬牽引,有駕士14人、匠人1名。至此,導駕儀仗結束,後接引駕儀仗。

引駕儀仗不同於導駕儀仗,主要以樂、仗爲主,是一支龐大的鼓吹樂隊,樂隊前有兩名鼓吹令負責指揮演奏。

樂隊的樂器以各種鼓爲主,主要有鼓、大鼓、鐃鼓、節鼓、小鼓、羽葆鼓等,還有吹奏樂器笛、簫、笳(亦作胡笳,等以及金鉦等打擊樂器,整支樂隊由750餘人組成。

引駕儀仗的後面纔是皇帝乘坐的玉輅。

皇帝車駕是整支儀仗隊的核心,因此警衛極其森嚴。玉輅由太僕卿駕馭,前後有41位駕士簇擁,兩側則由左、右衛大將軍(高級武將)護駕。

車駕後,依舊是近三百人的樂隊,以及後衛部隊,以及樹立旗幟的旗隊,也就是儀仗隊。

每支旗隊所舉的旗上繪有同一種傳說中的神怪,如辟邪、玉馬、黃龍、麒麟、龍馬、三角獸、玄武、金牛等。

包括最後面的護衛禁軍,整支軍隊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兩千人,這還是簡略版,若是完全版,則超過萬人。

其儀仗,無不樹立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強大的威嚴,以及禁軍的逼迫人心的雄壯,與他們心中打下不可磨滅的烙印。

整個長沙永城的百姓都跪在御道兩旁,匍匐着身軀,不敢擡頭,聽着震撼靈魂的聲樂,目睹着強悍氣勢,衣着光鮮的禁軍,許多人抑制不住顫抖的身軀,對於他們這些平頭百姓來說,一輩子也忘記不了。

刷了一波存在感,李嘉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讓儀仗隊快速地出城而去,速度太慢,耽誤了長沙正常的商業發展,可得損失不少錢。

而且,現宰的豬,再耽誤就得臭了。

伴隨着皇帝的儀仗,沒有哪個將領是木頭疙瘩,阻攔皇帝的御駕,某種程度而言,漢文帝過細柳營而不入,本就是君權不昌,勳貴制衡的結果,所以後來周亞夫的結果,已經註定了。

每入一營,就伴隨着萬歲的歡呼,禁軍們對於皇帝刷存在感的行爲,感到萬分的滿意。

酒肉之類的不提,光是布帛銀錢,就讓他們歡喜了,在他們的心中,再次確定了皇帝大方心善的形象。

這一點很重要,因爲將領對於兵卒而言,大部分只是具有威,而皇帝大方的行爲,則讓他們耳目一新,接觸少,賞賜多,自然沒有怨恨,反而具有很大的好感。

在這種態度下,配合軍隊的效忠宣傳,自然讓皇帝深入人心,更容易掌控軍隊。

第1263章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1180章豐州第一千零二十八章釐清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1408章孝順第1121章沙州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七百一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七百章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1170章對戰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七百三十三章第1255章驚詫第六十三章選擇題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番外1——承昌二十年、暗流涌動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1382章第1252章無題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1376章無名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1360章談話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1279章城下之盟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1176章贖人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1338章諸王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1266章宣揚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八百三十五章第1175章談判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1146章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七百三十三章番外4——再興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1160章幽州營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五百五十章離去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三百七十章愉悅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1189章拿人第1311章威逼第八百章度田第六百九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九百二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