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

唐朝爲官,五品是個界限,五品以上算登堂入室,不僅有退休金拿,而且皇帝還會有獎賞。

至於五品以下的,基本上默認爲低品,根本就不被看作官,與吏員並無不同,退休沒錢拿,不能上朝,蔭官等權力,更是沒有,其差距之大,不亞於官吏之別。

所以唐宋之際,許多官吏就想往中央爬。

而,像奏疏,奏帖等,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吏纔有特權,可以直達皇帝桌案,五品以下,則需要經過尚書省篩選,然後傳達給皇帝。

這也是爲何皇帝消息閉塞的緣故了,只要控制尚書省,地方消息就傳不到皇帝耳中,朝臣們說什麼就是什麼,地方升官,也得巴結中央。

而例外的,只有諫官,如左右拾遺、補闕,是武則天時期設置的,左拾遺、左補闕隸屬於門下省,右拾遺、右補闕隸屬於中書省。

到了明清,收發奏摺則獨立到了通政司,但依舊有堵塞言路的情況,所以也就有了密摺制度。

其說白了,密摺制度,其實就是給那些低級官吏的特權,也是爲皇帝增加一條消息通道。

這邊想着,李嘉就沒了翻雲覆雨的心思,輕輕握着柔軟,閉着眼睛開始思考。

肯定一點,密摺直通皇帝桌案,肯定不能過多,不然都看不過來,平白浪費了。

第二,其人前途廣大,亦或者官處要職,提供難得的消息。

這般一來,每日政事堂提交的奏疏,加上密摺,自己肯定忙不過來,又得增添個機構進行幫忙。

哪怕是個秘書處也成。

“這就是權力集中後,必然的分割哪?還不如學習宋朝,新設參知政事,多弄幾個副相分擔政務呢!”

笑了笑,李嘉着實感覺,權力真是個有趣的東西,一直在集中和分化中不斷地轉變。

隨着地方分權的進行,中央的權力實際上卻在不斷地集中,而宰相權勢過重,又需要新設官職來進行分割,參知政事就是這樣來的。

來回反覆,不曾斷絕。

……

卻說,鄂州上下,因爲這場平定民亂,上下得利,政事堂自然按照慣例,進行嘉獎,恩賞,皇帝的天使還未到,邸報就已經刊發了其各州縣的賞賜。

ωωω ●тт κan ●¢ Ο

唐代的獎賞,原因多種,大體可分爲以下幾類:功賞、績賞、德賞、慶賞、貢賞。

對於軍隊而言,最佳的賞賜就是錢糧,然後就是升官,最後也就是散階,李嘉對二十九轉重新刪減爲十六轉,保留正階,廢除副階,相當於軍銜了,也就是待遇問題。

也怪不得他刪減,如從六品上的振威校尉,其副階,從六品下,就是振威副尉、歸德司階,重複了,不刪幹嘛。

鄂州巡檢因功,散階從六品振威校尉,升任爲正六品的昭武校尉,與鄂州的武昌鎮軍一個級別,也就是說,他可以直接去禁軍擔任營正了。

其他的賞錢土地不論,反正幾千貫還是有的,其他各縣巡檢也散階升了一級。

至於武昌縣令高墨,則遷任長沙府,擔任湘潭縣令,由地方遷任京畿,已然算是高升了,但京畿官難當,天子腳下,可不容易。

鄂州刺史則運籌帷幄,而且還是南唐舊人,政事堂自然大加讚賞,就喜歡這種忠臣,於是直接從正五品的刺史,提拔爲江西府從四品通判,成爲僅次於正四品知府的存在。

事實上,政事堂一直認爲,知府可以統籌,但絕對不能碾壓,所以一府的判官、衛軍、轉運使司,只比其低半級,一律爲從四品。

甚至政事堂唯恐不夠,還準備給知府弄個副官進行分權,如縣令的縣丞,州刺史的,知府肯定也要備胎,副手,隨時接替其職位。

目前在醞釀,明年肯定會出爐的。

“餘去了長沙,那地方可不好辦啊!”高墨得知這個結果後,頗爲感嘆,升官是升官了,但結果卻不知如何。

“放心,你的鹽礦,我會幫你看好的!”這次轉運使司基本沒啥功勞,武堂也不想要,就在武昌縣待幾年,就夠了。

“天使一來,某就要走了,到時候京城再見!”高墨很滿意這次行動,大豐收,升官發財兩不誤,真是太棒了,他對於這胖子,沒啥惡感了,反而很看好。

幾日後,從長沙而來的天使很快就到了,與邸報上的賞賜一般無二,但衆人還是歡喜,這算是兌現了。

最志得願滿的,還是屬鄂州刺史,從正五品跨越到從四品,一州主管,成爲一府大員,肯定是大家巴結的對象。

高墨則滿心歡喜,湊了宴席,爲天使接風洗塵,不料這時,天使的旁邊,突然多了一個胖傢伙,衆人皆很詫異。

“諸位,由我介紹一番,此乃少府寺李少卿,此次專門來往鄂州!”天使作爲工具人很合格,將李安國介紹給了衆人。

衆官吏聞言,雖然驚訝,但一想到此人可能是發放皇帝的賞賜,就覺得理所當然了。

高墨也是這般想的,心裡反而覺得更應該巴結這樣的皇帝親信。

“此次前來,某也是帶着任務的!”

李安國擺擺手,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親切地說道:“諸位立下大功,聖人甚是歡喜,所以某就帶了些許金銀與大家——”

“陛下隆恩,臣等不勝感激——”官吏們齊聲拜下,盡是歡喜。

“第二,則是射聲司打探到,亂民盤踞了不少的礦場,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些礦場,理所應當地歸屬於少府寺,某在這裡,也替少府寺多謝諸位了!”

“此乃聖人的意思,某可不敢阻攔!”李安國憨笑道,然後眯着眼睛說道:“新刺史上任前,由某代理鄂州政務,這也是陛下的意思!”

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六十九新的展望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1287章第1362章第一章我有嘉賓第1129章續第六百九十章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1231章開藥第1156章民心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1410章危機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1399章大動作第1349章小子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九百三十章流言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1300章假道第八百八十章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1409章崩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七百零九章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貢體系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1348章第九百三十六章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1185章王庭第七百七十七章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1173章第兩百二十九章露布報捷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七百零二章第五百五十三章細作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1121章沙州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1277章第1106章修法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1151章野望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貢舉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1233章第1232章喜事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五百二十三章謀劃第1354章規矩第1356章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1235章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第1383章安國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四百零八章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