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陛下,李少卿來了!”田福走到桌案前,對着沉迷於傳奇小說而不可自拔地皇帝說道。

“嗯,知道了,讓他進來吧!”李嘉放下這半文言半白話的傳奇小說,揉了揉眼睛,隨口道。

“咯吱——”書房門打開,掀開簾子,李安國憨厚的臉龐就率先進來,李嘉爲之一樂,笑罵道:

“你小子怎麼纔來,老子晚飯都吃了!”

“陛下,您在嶽麓山,臣在長沙城,這隔了湘江呢!”

李安國也沒有普通的大臣的告罪,反而一臉委屈地解釋道。

李嘉不以爲意,反而笑道:“料你也不曾吃食,田福,弄點糕點來,讓他填填肚子!”

“喏!”田福羨慕地看了一眼,這或者就是世代家奴的待遇,比他們這個宦官還要親熱地多。

比不了,比不了!

“還是陛下心疼我!”李安國傻笑道,然後胡亂地吃了幾個糕點,飲了一大口涼茶,這才歇了口氣,問道:

“陛下招咱來,可是爲了少府寺上半年的盈利?”

“你小子也還算不傻!”李嘉笑着說道:

“轉運使司早就將各府的夏糧收了上來,占城、交州,上個月就到了,少府寺怎麼還沒到?”

“陛下,這也不怪我們,去年咱們幫助渤海國在安邊府站穩腳跟,今年開夏,烈氏渤海國就按耐不住,發兵數萬攻打,少府寺這兩個月,就不停地忙活調兵遣將,所以對於盈利,還是有點疏忽的!”

李安國一臉無奈地解釋道。

“那如今又如何了?”

李嘉隨口問道,萬里之外的渤海國,雖然較大,但他依舊看不上眼,聯合濟州島、金山城、黑水都護府,這三路兵馬若還弄不過,那隻能說他們是混吃等死了。

“如今不只是安邊府,附近的定理府,安遠府,甚至兵臨率賓府,距離上泉府,只有兩百里之遠!”

“不出意外,今年秋收之前,定然拿下上泉府,滅掉渤海國!”

李安國興致盎然地說道,一臉的興奮之色,這可是少府寺獨自滅一個百萬人口的大國,意義重大。

“作爲黑水都護府的兵馬使,李致遠不愧是一名勇將,守城得法,打仗也是一勇無前,殺得渤海國潰不成軍!”

李嘉聞言,瞬間面色一動,心思百轉,沉吟道:

“渤海國不急着滅,黑水都護府撐起了萬人,怎麼可能吞下上百萬人口的渤海國,安邊、安遠、定理,率賓,這四府就夠讓,其求和後,可以讓其上貢糧草、錢財,達成和約!”

“朝貢後,我可以封其爲渤海郡王,日後其面臨契丹人威脅,也可發兵救援救助!”

要是滅了渤海國,李嘉擔心自己還沒吃完,就被高麗、契丹人鑽了空子,這就爲他人作嫁衣了。

契丹人騎兵上十萬,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小小的黑水都護府,只能被滅。

“喏——”雖然不得其解,但李安國只能應下。

“李致遠是宗室吧!”李嘉對於他還是有點印象的,畢竟是封男爵了,在金陵一戰很出彩。

“回陛下,正是!”李安國笑着說道:“此人乃是宗室中少有的武人,一向以悍勇著稱!”

“拿下這四府後,就讓他充任黑水都護府,治地,治地,就在率賓府和定理府中間這個港灣邊上,新築一城,名曰:海參崴!”

李嘉打開少府寺畫的地圖,這是幾年來無數商賈用腳丈量畫上的,區別於此時地圖的南上北下,而是李嘉習慣的北上南下。

看了其一眼,李安國覺得其的確是個港灣,適合停泊船隻距離濟州、金山比較近,比安遠城更適合。

“是——”李安國應下。

“好了,渤海國的事弄完了,少府寺今年上半年的盈餘,少府寺弄的咋樣,你可知道,我罷黜了地方土貢,內侍省如今的耗費,可大的很!”

皇帝這般言語,讓李安國一驚,他當然曉得土貢對於宮廷的重要性,他難以置信道:“難道,日後的內廷,需要大規模採買不成?”

“正是如此!”李嘉說道:“內廷因此,月出二十萬貫,才堪堪能用!”

“陛下勿憂!”李安沉聲道:“雖然少府寺還未清點明白,但對於內廷支用,絕對綽綽有餘!”

“光是金山城,上半年開採的金銀,就超過了五萬兩,加上其他的盈利,超過了五十萬貫!”

“船隊南來北往,半年來,也有近八十萬貫!”

“去年江南、蜀國,收了不少的田莊,商鋪,增長較多,夏收後,由於距離較遠,糧食最少可得百萬石,錢百萬貫!”

“盈利的大頭,還是市舶司,其每月可收五十萬貫,如今還未清點完畢,保守估計,至少得三百萬貫!”

“其他的一些銅礦、金銀礦、鐵礦等,零散在各地,目前還不清楚,但幾十萬貫還是有的!”

李嘉聽着,用九九乘法表一算,上半年少府寺至少能賺五百萬貫,一年的話,千萬貫簡直是小意思。

這要是沒把鹽稅讓給朝廷,一年至少再添加幾百萬貫。

況且,在交州、占城等地,皇莊依舊不少,可不曾細究,各地的糧食加在一起,兩三百萬石還是有的。

其可是一年三熟。

還有許多的工場,如麻布,桂布等,一年也有幾萬貫,蔗糖,鹽場,更不必說,簡直是比鍛造銅錢還賺錢。

金銀幣的鍛造,也是少府寺主持的,盈利可不少。

李嘉瞬間就鬆了口氣。

雖然還要減去少府寺官吏的俸祿,但依舊還剩下不少。

“這些粗略的估算,並不仔細,月底之前,你與我細細地報上來吧!”

每個月二十萬貫,一年三百萬貫,對於少府寺來說,真的綽綽有餘,存在內庫中壓箱底很好。

至於爲何不花出去,而存起來,畢竟用消費來促進經濟增長,比埋在地下好多了。

這的確沒錯,但卻沒有算上封建時代,經濟的脆弱性。

別的不提,只要出現旱災,洪澇災害,亦或者戰爭,戶部立馬花錢如流水,內庫也得派上用場。

若不存個幾百萬貫錢,李嘉一點安全感都沒有。

第1309章就藩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1176章贖人第1235章第1141章手段第1305章談話第1161章勝之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1309章就藩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1410章危機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五百四十九章動作第1166章安排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三百四十三章燈滅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1261章涼意第1401章入祀第七百三十二章心疼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1270章草原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1156章民心第1376章無名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九百八十六章亂民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1356章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1252章無題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貢舉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1126章刑統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1157章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四百五十九章倖進第1340章落下第1294章印刷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1326章第1212章于闐王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七百六十六章主考官(求票,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1168章安撫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八百六十四章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戲碼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