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問策

“朝廷又準備弄八旗兵了?”

聽到這番話,那山瞬間跳起來,高興地摸了摸腦袋,“錢也不禁花,這下子,咱又可以打仗搶東西了!”

聽到這番話,五軍都督府和巡檢指揮都挺尷尬的,但不得不承認,這番話確實有道理,八旗兵就是靠劫掠和人頭來搞錢的,平常的只管吃喝,鎧甲都得自己弄,全憑藉一番悍勇。

可以說,開局一把刀,裝備全靠搶。

“朝廷準備重設八旗,正需要各位旗主、佐領,百戶統帥!”

“兵呢?”那山冷靜下來,問道。

“朝廷正準備向湘西府及嶺南招募,不須兩三個月,就會齊整。”

那山猶豫了一下,感到自己身爲男爵,再次統領八旗,有失身份,他最近一心想要淡化蠻人身份,甚至還取了漢姓,如今再次統領蠻兵,這不是加強了自己的蠻人身份了嗎?

不過,不統領軍隊,就沒有軍功,更是錢糧不豐,搶錢殺人,纔是他的正經職業,閒下來倒是不適應。

“某依舊是鑲藍旗?”那山問道。

“自然,爵爺是旗主,一輩子就是旗主,萬不可有退下來的道理!”五軍都督府的小吏繼續說道:

“這是組建八旗,聖人也很重視,有爵位的,佐領以上的,皆要接見,告慰!”

“這般,某豈能辜負聖人的大恩,自當領命!”一聽到皇帝要接見,那山瞬間就應下了,毫不遲疑,所說的話,也開始文縐縐起來。

“只要爵爺在,鑲藍旗自當齊整,悍勇如前!”兩人大喜,這趟任務也輕鬆的很。

八旗的組建,隨着軍官就任,自然水到渠成。

之前雖然說是八旗,其實只是組建了四旗,分別爲鑲紅、鑲藍、鑲黃、鑲白四旗,每旗約兩千五百人,兵民一體。

也就是說,抽入八旗的蠻兵,戶籍就自然脫離了部落,然後集中一起,帶解散時,自然就會編戶,成爲漢化之民。

這可遠遠比招募蠻人部落下山容易太多。

如今重新招募八旗,自然得將八旗招滿,分爲加鑲紅、鑲藍、鑲黃、鑲白,正紅、正藍、正黃、正白,李嘉又特意提拔了四個佐領爲旗主,平衡一下八旗實力。

八旗的編制依舊未變,百人設百戶,五百人設佐領,兩千五百人設旗主,八旗並立,全部山地步卒,擅長山地戰,突襲戰,以悍勇著稱。

不過,雖然設想的很好,但招募的情況並不樂觀,並不是所有的洞主、部落會放勇士離去,畢竟這是削弱之策,他們只是愚昧,但不是傻。

尤其是此次一次性招募上萬人,而且只要悍勇的戰士,他們哪裡願意。

一個月過去,只有堪堪五千人,然後再也招募不動了。

這般,完全出乎了皇帝的預料之外,大量的揮灑錢糧,竟然募不到兵。

“還是得想辦法纔是!”李嘉搖搖頭,他感覺一人智短,還是得有人蔘謀一下才行。

於是,他就找來了文忠閣大學士、曾長沙府尹李淮。

“臣,參見陛下!”李淮一見到皇帝,頗爲興奮。

離開了長沙府尹這個權職後,他就成了有名無實的文忠閣大學士。

一開始新設兩閣,本來就是爲了震懾政事堂,代表皇帝隨時有可以替換宰相,但隨即政事堂與皇帝和好如初,他這個館閣大學生就尷尬了。

說好聽點是皇帝的參謀、近臣,其實半點實權都沒有,人家文淵閣大學士胡賓王好歹還是轉運使司衙門副總使,他卻只有名位。

如今皇帝召集他前來定然是有要事諮詢,這就讓他嗅到了權力的味道。

“起來吧!”皇帝看了一眼這個遠支宗室,目前來說,朝堂上地位最高的宗親,非他莫屬了,能力也是有的,值得信賴。

“八旗精銳,本就是朝廷利刃,如今一經解散,再次招募卻應者廖廖,其籌建,本爲朝廷要事,從之,你可有方略?”

李淮字從之,曾代替李嘉去往廣州城,煽動太學生暴動,使得劉鋹朝堂大亂,爲李嘉大軍突入廣州立下大功,之後又去往賀州擔任刺史,把持潘崇徹所統領的西北軍,然後用攻心之計,瓦解其軍,掃除了李嘉在嶺南的最後一個障礙。

可以說,封他爲福清男,算是薄待了,作爲宗室,就算是封伯,也沒人敢說不是,親親之道,儒家思想的正常敘述。

聽到皇帝問政,而且是目前比較尷尬的一件軍事,李淮首先想的不是怎麼解決這件事,而是想到其背後的關鍵:陛下想用其爲軍事。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在這亂世,自然軍功更盛。

皇帝將勳爵擡高,禮絕百僚,雖然有恩寵軍事權貴的意思,但某種意義來說,這本是大勢所趨,順水推舟罷了,在這亂世,軍功第一,尤其是南方軍力相較於北方孱弱,更是要凸顯軍功。

心中歡喜,但李淮卻面不改色,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八旗老兵本是蠻人精銳,如今裁撤後重募,蠻人雖說不願,但其悍勇之士凋零,卻是不爭之事實。”

“畢竟,心向朝廷的蠻洞,並不多!”

李淮說出了一個李嘉忽略的事實,大唐朝廷封官授爵的生蠻,相較於廣大山嶺的部落而言,其實並不多,這還是建立在前唐和南漢花費上百年錢糧賄賂的結果。

這些生蠻,不會漢化,但會與大唐做生意,僱傭打仗也樂意,只要有錢拿,所以精銳的八旗兵,都是從他們的部落招募。

這幾年不斷抽血,人家已經不樂意了,畢竟他們也是需要生存的,兵卒不能太少。

“所以呢?”李嘉眉頭一皺,繼續問道,知曉了問題,但還是要解決的,不然這隻能是正確的廢話。

“臣下有兩計,首先,之前裁撤而下的八旗,不必拘於軍官,有心上陣的依舊有之,陛下可重新募集!”

“其二,湘西府臨近黔中道,蠻寮密集,山嶺極多,陛下可讓這五千八旗兵,重入山嶺,一番征伐,俘虜衆多,所需兩萬八旗兵,自然會招齊。”

“不錯!”李嘉點點頭,這兩策都是都優缺點很明顯,但若是目前最適合的方法了,他滿意地說道:

“軍機處如今停滯,卿家可視察一番!”

“微臣叩謝天恩!”李淮驚喜莫名,一下子就成了樞相了,簡直是太快了。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1171章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1343章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1399章大動作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一百零四章極其荒唐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1214章遺民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1385章分以四國第1355章山民第四百六十二章輿論導向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陽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1201章唐旗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1241章裁撤邊鎮第九百八十五章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1122章于闐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番外1——承昌二十年、暗流涌動第八百五十八章誠懇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1317章島嶼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七百一十二章第1128章中秋宴第1339章第兩百三十四章爾等配嗎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1285章中秋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1384章呂端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1172章準備第五百五十章離去第七百七十五章拍賣第1401章入祀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六百七十章敘職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九百二十五章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1164章無條件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1253章教訓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