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朝貢

吳哥王朝擁有戰略武器——象兵,這種龐然大物,在森林,草地上,可謂是無人可擋,全全部碾壓,這個時代的吳哥王朝屬於上升期,國力不斷的在增強。

龐大而華麗的吳哥城,也在一步步的完善。

在整個南亞,吳哥王朝可謂是無人可擋了,它自然有自傲的本錢。

對於唐國,吳哥王朝建立時,其已經屬於漸漸沒落的狀態,哪怕南詔國,都比其影響力更大一些,它幾乎沒有唐軍有過接觸。

但,安南都護府的存在,卻無不顯示唐國的存在感,海上絲綢之路的商人們,也在不斷重複着唐國的富饒,強大,以及宛若星星的城池。

面對占城的誘惑,吳哥王朝上下垂涎三尺,但又不敢直接與龐大的唐國交戰,所以,帶着這樣的心理,吳哥王朝首次派出使臣,出使唐朝。

費陀螺身材不高,但腦袋靈活,身寬體胖很招人信任,畢竟胖子看上去就很老實,值得信賴。

他是隸屬於婆何多陵大臣之下的小臣,擁有自己的封地,一座人口達千人的小城,由於封地是位於洞薩湖附近,土地肥沃,所以他的家族勢力雄厚。

這次撈到這樣的出使機會,也是他的家族勢力強大的緣故。

臨行前,婆何多陵大臣對他吩咐道:

“國主和其他大臣都希望你能打探到唐國的虛實,若它是一個壯年,且體型強大的大象,就與它結好,送上禮物,和睦相處!”

“若是個衰落的老象,就敷衍與它,然後收買大臣,再瞭解虛實後,我們就能咬上一口,占城就是我們的了!”

“所以,你的任務很重要,不能隨便了事!”

“我遵從您的吩咐!”費陀螺連忙行禮,拍着胸脯說道。

這趟出使唐國,他帶着沉香﹑黃蠟﹑豆蔻﹑紫梗﹑大風子油等特產,準備販賣,賺取錢財與出使兩不誤,畢竟香料可是好東西,好多商人都會收購這趟去往唐國,沒有中間商賺取差價定然能賣個好價錢。

至於送與唐國的禮物,則十頭珍貴的白象,十頭犀牛,兩隻老虎,一同送與唐國國王,這樣的珍禽,無論在哪裡都是珍貴無比的。

費陀螺感覺很合適。

爲了更好的顯示吳哥王國的國威,他找國內的大商人,以及水師,借來了十艘大船,足以容納兩百人。

“哈哈哈,到時候讓唐國人看看,我國的威嚴!!”

費陀螺滿懷着憧憬,雖然聽說唐國人很厲害,但久在吳哥城,他想來,再厲害能到哪去?

我們吳哥城足有數萬人,守衛的大軍,光是大象就有上千頭,無人可擋,商賈無數。

隨後,與所有的貨物一起,十艘吳哥王朝的大船,就啓航東去,距離不遠的占城,只有數百里。

到了占城港,看到這樣熱鬧的碼頭,費陀螺瞬間嫉妒地發狂:“這樣多的商船,該收多少的神鳥幣?”

吳哥王朝主要流通以半手工方法制造一種圓形小錢幣。這種錢幣多從緬甸和泰國輸入。

幣面上的哈姆薩神鳥圖案,相傳是高棉神話中造物主杜恩的化身。據說遠古時杜恩給高棉人送來火種、石器、以及牛、豬和家禽等。還爲百姓解難消災,因此爲高棉人世代尊崇膜拜。

這種貨幣有銅、銀兩種,由於唐宋元明時期海貿流行,這種貨幣很多,人們不知道它的典故,就按其形似小雞的模樣,俗稱其爲“小雞幣”,另外也有人稱其爲“紅鳥”。

費陀螺見到了高大的占城,瞧着這比吳哥城矮小許多的城市,心中越發的火熱起來:

“這般矮小的城市,若是讓戰象的戰士,隨便就可以跨越而下,占城一定能攻克下來!”

對於那些守城的兵卒,他已經完全的忽略的,在象兵面前,在厲害的武士,都只能是螻蟻,被踩踏成泥。

說明是吳哥王朝的使臣後,他就見到了一個身穿長袍的唐人,這位唐人自我介紹是占城都護,讓費陀螺心中驚詫莫名:

“這麼繁榮,這麼好的地方,竟然是你的封地?你們國王那麼大方嗎?”

翻譯將這句話翻過來,讓範隸瞬間無語,他無奈地說道:

“做這座城市不是我的我也沒有什麼封地,我只是替我們的皇帝看守而已,防止那些歹徒擾亂這個的生意,瞬間進行收稅——”

“真是奇怪,不是你的封地,你竟然很開心,認真地幹活……”

範隸懶得理會這個使臣,他只是隨便說了兩句,然後就派人將其送走,隨即開始興奮地書寫,告之朝廷,有海外小國要進行朝貢。

吳哥的使臣,莫名就變成了朝貢。

這封信走的很快,在費陀螺還未到廣州時,就已經來到了長沙城,政事堂也頗爲得意:

國勢日升,連那些小國也來朝貢了,這裡面也有我們這個宰相的功勞啊!

“這真臘國,哪位卿家瞭解一個?”

李嘉隨口問道。

“回稟陛下,這真臘國早在代宗時,就已經朝貢過了!”

這時,飽讀詩書的首相趙誠,連忙說道:“代宗皇帝甚是喜悅,甚至還賜予了許多禮物,而在南漢時,也已經有商賈往來,介紹了這個海外一國!”

“臣有幸瞭解,其國方圓千里,其國主信奉婆羅門教,與天竺國一般無二,人分四等,喜歡興建寺廟,而且,其國武力在昌盛,像咱們的巨象軍,也只有不過千頭,而其國,據說有數萬人,動則山林震動……”

“象軍再厲害,只有怕火,乃至於披上虎皮,皆可勝之,更不必說,咱們的火炮了!”

孫釗連忙發言打擊道:“傳聞其國如同周朝一般,分封諸侯以治之,其國雖大,但卻大而不強!”

“陛下可封其爲郡王,都督,可安其心!”

對待番屬國,唐朝政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其視爲領土的一部分,羈糜州,文書用“敕”;一種是所謂的內屬國,如渤海、疏勒、南詔、契丹等,一般封爲都督或郡王,有着自己的領土範圍。

這邊的真臘,自然是第二種。

ps:月初,求票,求訂閱……

對了,安南地圖發評論區了,可以看一看

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七百八十八章第1161章勝之第1407章禪讓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1282章羈糜?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1380章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兩百章春宵一刻第1362章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六百三十八章彭城公主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八百八十六章溫末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1352章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三百四十五章爲難第八十八章宿鐵刀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九百三十章流言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1295章門檻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七百九十四章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1282章羈糜?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五百六十一章恰逢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1158章仇恨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1124章討論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1147章兩人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七百五十章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209章白眼狼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