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

士大夫們想不納稅,想讓子嗣門蔭當官,這些其實都可以理解的。

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就要去交給朝廷,如同那些泥腿子一樣,這還是士大夫,官紳嗎?

哪怕在後世,大美利堅,富豪們都勤設基金會,躲避遺產稅,傳承子孫後代,更何況眼皮子淺的士大夫了。

一畝地,一斗糧,若是算上脫殼等,其實就是一斗半,一畝地最低兩石糧食,十五稅一。

多麼?其實不多。

但,這點糧食,他們仍舊不想繳納,只想享受。

家有幾百畝的都說不上話,只有那萬畝以上的官紳們,家裡有官的,纔會有意見。

有句話不得不說,在唐宋之際,遺留自門閥時代的思想,這羣士大夫們從來沒有把普通百姓當做人,只是當作韭菜。

科舉大興後,寒門階級上臺,但依舊不把百姓當人。

王安石變法時,文彥博在與宋神宗對談時,反對變法說道:“祖宗法制具在,不須更張以失人心。”

宋神宗說:“更張法制,於士大夫誠多不悅,然於百姓何所不便?”

文彥博回答說:“爲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

陛下,這天下是您與士大夫的,而不是屁民的,他們不過是韭菜罷了,割的時候糊弄一下就得了,您還當真了?

所謂“士大夫”,根據《資治通鑑》備註,在當時來說就是“內外在官之人”。也就是指整個文人官僚體系。

“真是豈有此理,他們以爲我會屈從嗎?”

皇帝的冷笑,讓吳青、劉文、田忠三人齊齊打了個冷顫。

李嘉怕嗎?不,他不怕。

因爲官僚從來不是一體的,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孔夫子的思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哪怕是北宋,依舊有範衝淹、王安石等一羣人進行變法。

他的天下,是自己打下來的,而並非是士大夫打下來的。

李嘉完全不懼怕這羣文官,但卻忌諱宰相們合一。

最初,皇帝跟何人共治天下,靠的是出力的多寡,也就是所謂的“血酬定理”。

西漢劉邦因功勳老臣得天下,所以共之;東漢劉秀靠地方豪強支持,贏得了天下,所以東漢與豪強共天下,黨錮之禍,失去豪強心;五代時的皇帝靠藩鎮、軍漢支持,所以跟藩鎮共天下,企圖削藩的皇帝都沒有好下場。

但,李嘉是擁有軍隊開始的,依靠着勝利,土地,錢糧,禁軍將校完全站立在他這邊。

某種層度來說,百官的不滿,恰恰凸顯了他們對於軍隊的忌諱。

皇帝屠殺百官,歷史上又不是沒有發生過,況且,不要忘了,這是五代亂世,武夫當國的時代。

所以,李嘉只要牢牢掌握軍隊,誰都不用怕。

既然知曉了始末由來,李嘉就毫不畏懼了,他冷聲道:

“自古以來,結黨營私,一向是朝政敗壞之始,前唐時,牛李黨爭,禍害百餘年,看來還是躲不過啊!”

一旁三人瑟瑟發抖,皇帝這是要直接給他們戴帽子啊!

是的,沒錯,李嘉對於團結一致的政事堂很不滿,所以,就要潑髒水與他們,爲自己佔據道德制高點。

但,李嘉卻不會直接下場,爭鬥,亦或者直接貶職什麼的,太低級,跌份。

這羣舊官僚,科舉出身的很少,大部分是賄賂、門蔭、提拔、恩寵上來的,思想不正,依舊是五代時期那套思維,自私自利,顧小家而忘大家,有奶便是娘,毫無忠義廉恥。

稍微觸碰到他們的利益,就緊張,逼迫,但又畏懼軍隊。

明面上是皇帝與士大夫的鬥爭,其實,只是皇帝與舊官僚的鬥爭,

李嘉不是一個人在鬥爭,科舉進士,軍隊,地方上的秀才、舉人,都是他的支持者。

表達了對於宰相們的不滿後,李嘉動作很快。

首先,在弘文館、集賢院、史館這三個繼承自前唐的館閣後,李嘉又設立文淵閣、文忠殿,一閣一殿,招募翰林進士,文淵閣是編撰皇室圖冊,對皇家進行畫像,文忠殿,則是負責對皇子教育一事。

新設兩閣殿,在朝堂上掀起了巨波。

衆所周知,館閣之人,一向是皇帝的親近之官,位卑而權重。

如後唐設立的端明殿學士,就是爲了協調樞密院與皇帝之間的軍政大事,人物有,翰林學士、尚書戶部侍郎、知制誥馮道,翰林學士、中書舍人趙鳳,都是宰相之才。

後周時,王樸就以端明殿學士身份權判開封府事。

翰林們、各部官吏們都緊張不已,希望能夠進入其中,成爲天下近臣。

隨後,長沙府尹李淮,成爲文忠殿大學士。

然後,長沙府轉運使胡賓王,成爲了文淵閣大學士,升任轉運副總運使。

所有人都羨慕不已,這等於是一躍而起啊!不僅身居要職,而且還是天子近臣。

之後,李嘉又讓吏部尚書鄧斌白麻宣下,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式成爲宰相。

具有深意的是,吏部尚書由原長沙府尹李淮,新任的長沙府尹,爲曾經的承天府尹,皇帝的堂兄,宣王李駿長子,李郜。

帝相失和的第三日,荊南府知府孫光憲,曾經的南平國老臣,加戶部左侍郎,白麻宣下,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爲第六位宰相。

這下子,宰相們瞬間就慌了。

新設館閣不說,吏部、戶部,轉運使司衙門,至關重要的衙門,轉眼間就失去了;五軍都督府在,兵部毫無威脅;工部和禮部純粹是無用,只有刑部有點用處,但權力又被大理寺和御史大夫分割。

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皇帝一句話,整個政事堂瞬間被架空。

如今在手的權力,也不過是對皇帝聖旨的封駁之權,但殺敵一百,自損八千,一用,宰相位置瞬間到頭。

三下五除二,宰相反倒成了孤家寡人。

政事堂。

“哎,我等真的錯了?”崔泉望着寥寥無幾的政事堂,不由得疑問道。

平日裡一呼百應,還真以爲權勢大,百官附和,誰知,幾步下來,瞬間門可羅雀了。

ps:求票,求訂閱

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1383章安國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九百三十四章第七百八十章後續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一百九十章開拓進取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1273章條法第四百九十章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1241章裁撤邊鎮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第1234章鬧劇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1275章木軌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1151章野望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一千零二十八章釐清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六百四十一章志氣第七百八十三章第1223章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八百一十九章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1294章印刷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1355章山民第二章不速之客第八百四十一章御營第1255章驚詫第八百八十五章第1336章鼓動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1255章驚詫第1188章空獄第九百一十六章第八百九十七章三趙第二章不速之客第1323章胡昌翼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1384章呂端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1398章喜憂第七百零七章第七百二十五章第兩百三十二章無題第1391章藩王第1276章實踐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惡日第三百八十四章憧憬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1231章開藥第1344章封王?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九百二十五章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兩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1375章傳響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八百章度田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七百七十章謀算第1317章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