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

豈止是湖南嶺南的商人們興奮,其實對於南唐的商人們而言,滅國還是有好處的,比如,多了一片市場。

官商勾結,在大唐還屬於萌發階段,但在南唐,卻屬於大成。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幾百均作者,以爲自己很牛逼,進了一個大神羣后,使勁的吹牛逼,水羣,結果:

陳潔南:你是大佬!

鹿食萍:大佬牛逼

辰東:給大佬送棺材……

……

南唐的商賈。已經不能稱作是商了,而應該是大鱷。

華夏五百強與世界五百強的區別。

一般而言,文人恥於言利,但南唐卻反過來了。

楊吳時期,徐知諤在潤州任團練使時,曾經“作列肆於牙城西,躬自貿易”。也顯然不在城中規定的貿易之地,這種近乎“偷偷摸摸”的交易受到了他爸爸,當時的丞相徐溫的批評。

由於利潤豐厚,象徐氏這樣的開國顯貴經商,這樣的重臣,都捲入了商品交易的潮流之中,不可自拔。

在這種重商的環境下,南唐的賦稅節節升高,年入超過七百萬。

記住,這不是糧食,只是純粹的銅錢和布匹,到宋真宗時,北宋的財政纔不過兩千萬。

這種重商,不但城市裡商業繁榮,農村裡也商機多多。

草市,圩場很是興旺,不少圩市升爲縣或者置爲鎮,如新置海陵東洲鎮,清江,海陵,如皋等升爲縣,泰州則升爲州,成爲江北重鎮。

當時的大商賈,比較有名的叫周宗的。

他是南唐開國元老。

“既阜於家財而販易,每自淮上通商,以市中國羊馬”,成爲政客與富商雙料貨。

由於其交易規模巨大,聞於中原,以至周世宗兵謀渡淮時,竟想出了將士兵蒙上羊皮,僞爲周家商隊的計謀。

這樣的跨國大商,對於國家的歸屬感很低。

商人與官員結合,讓南唐國力不斷地衰落,以至於每年五十多萬的貢賦,都拿的艱難。

大商人的囤積居奇,一度使南唐財富集中到了商賈手中,李煜即位之初,國庫儲備不足以向宋進貢,不得不從金陵富商那裡購得絹品以充貢物。

因爲特權階級,在權力的庇護下,是不想納稅的。

可以說,他們是某種意義上的東林黨。

南唐治理,舉步維艱。

可以說,在封建社會,純粹的商人是發展不起來的,必須官商勾結,這也是爲何古代一直強調重農抑商的。

重農抑商,抑制的不止是商人,而是官商勾結。

回到四川。

在七月十六日,王全斌帶領着他的四萬兵馬,來到了成都。

不過,在臨走前,孟昶還是有點良知的,他在府庫中存留一些錢糧,就是想讓王全斌節制一點軍隊。

對於這些錢糧,若是在攻蜀之前,王全斌等一將校,心中還是非常滿意的。

但是,這一路上見識了許許多多的財賦,這點怎麼能夠讓他們滿足?

不久後,爲了鞏固統治,趙匡胤發佈詔令,徵發蜀軍到京城,每人給錢十千,不走的人,加發兩個月廩食。

王全斌等人沒有立即執行,將錢都沒收了,吞併了,從此蜀軍憤恨不已,人人想作亂。

而且,曹彬王全斌及崔彥進、王仁贍等日夜宴飲,不恤軍務,縱部下擄掠子女貨財,蜀人苦之。

滅蜀後,又縱兵擄掠,並將後蜀府庫貯存的金、銀、銅、幣、珠寶等“重貨”和絹帛布匹等“運往京城,歷史上,這種強行徵調大量民夫,水陸並運,直延續十餘年才運完。

除此以外,王全斌等人把後蜀投降的高官們一個個全被安上了罪名,讓他們花錢買罪。

與李自成一般無二。

兩軍隨軍使者常常有數十上百人,王全斌、崔彥進及王仁贍等各自保庇他們,不讓他們遣送蜀軍,只分別派遣諸州牙校遣送。

蜀軍到了綿州果然叛亂,搶劫屬縣,聚衆十多萬人,自稱“興國軍”。蜀人中有個曾任文州刺史全師雄的人,曾經當過將領,有威望有德惠,士兵們都畏服他。

當時,他正帶領全族人到京城,在綿州遇到叛亂,全師雄恐怕被士兵們挾制,先把全家藏在江曲民舍。幾天以後,他被亂兵捉到,推擁爲主帥。

王全斌慌了,連忙派都監米光緒前往招撫叛軍。

但米光緒更奇葩,直接把全師雄族人殺盡,又把他的愛女納爲妾就並收沒他家的財富。

全師雄聽說後,降個卵子,直接率領士兵急攻綿州,被橫海指揮使劉福、龍捷指揮使田紹斌打敗。

於是進攻彭州,趕走刺史王繼濤,殺死都監李德榮,佔據州城。

成都十縣都起兵響應全師雄,全師雄自號“興蜀大王”,建立幕府,設置官員,任命節帥二十多人,命他們分別據守灌口、導江、郫、新繁、青城等縣。

崔彥進與張萬友、高彥暉、田欽祚共同討伐他們,但劫掠後的禁軍,戰鬥力等於零。

他們竟然被全師雄打敗了,而且,高彥暉戰死,田欽祚僅以身免,叛軍聲勢更盛。

王全斌無奈,又派張廷翰、張煦前往鎮壓,戰鬥不利,只能退入成都。

全師雄分兵駐守綿、漢之間,阻斷閣道,依江建寨,聲言準備進攻成都。

從此,邛、蜀、眉、雅、東川、果、遂、渝、合、資、簡、昌、普、嘉、戎、榮、陵十七州,都跟隨全師雄作亂。

當時王全斌也不知道是腦子有了問題,還是智障,爲避免已降蜀軍叛亂,竟將兩萬多已投降的成都蜀軍騙入夾城中,將之全部屠殺,已毫無顧忌。

自此,六十天破蜀後,蜀國大亂。

後來,歷史上,在乾德五年(976年),後蜀的臣民赴京詣闕告御狀,揭發了王全斌、崔彥進等人破蜀時的種種不法行徑。於是,趙匡胤把諸將同時召了回來。

後來經過查證,王全斌等三人共索要、收取、貪污六十四萬六千八百餘貫錢,而蜀宮珍寶及外府另藏不在簿記的還不包括在內。

另外,擅自剋扣蜀兵路費、屠殺降兵以致反叛的罪狀也一併算在三人的頭上。三人在事實面前都承認無誤。

當時朝廷百官無一不贊成處死王全斌,趙匡胤略作思考,說顧及王全斌之前有功,以功抵過,撤去兵權,封了一個閒職。

趙匡胤,果真是仁君啊!

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1407章禪讓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九百九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六百九十章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與后羿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七百二十五章第1140章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1289章心情第八百八十一章流言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1315章水師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八百八十八章待會填充第1361章東去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糧第一百二十章人至番禺(上)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六百二十八章部署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八百一十三章第1149章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四百章捉拿第八百九十二章謀劃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1261章涼意第1204章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1285章中秋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兩百一十三章利慾難安(下)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弟1119章瓜州第1399章大動作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1140章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1314章凜然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六百四十八章朝會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1160章幽州營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