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籌備

如果說,對於湖南和嶺南的百姓而言,戰爭不過是千里之外的閩南江西,唯一擔心的不過是王師的勝負,以及朝廷未知的,即將開始的稅賦和徵兵。

議論了幾聲,又言語幾聲抱怨的話,就轉頭吃吃喝喝,再次低頭忙活農活去了。

對於讀書人而言,這是大唐開疆擴土,一統天下的預兆,面對南唐這樣滅閩、楚的龐然大物,雖然憂心忡忡,但爲朝廷鼓勵之心不減。

都期盼着朝廷,大勝而歸。

嶺南自是基本盤,擁護朝廷自然不必說,但爲何湖南民心,也是大半擁護?

無外乎,得民心者得天下罷了。

南唐不是沒有徵服過湖南,但,這個時代的鄉里侷限認知,讓南唐兵卒仿若是出籠的老虎,對於湖南大肆劫掠,結果一無所知,就被周行逢攆回來了。

李嘉的大唐不一樣,軍紀嚴明,劫掠的事情沒發生過,而且還減免了不少的賦稅,自然百姓們用屁股投票了。

亂世中,百姓的要求沒那麼高,只要減點稅,保證他們財產,那麼就是盛世了。

而,江西數州,也是流傳邸報的,關於兩國宣戰,以及自己這方失卻數州,並且圍困在虔州的神衛軍餘部消息,讓江西瞬間沸騰。

這種沸騰,包含着不安,緊張,憂慮,以及對於未來的期盼,以及對和平的展望,更是對朝廷軍隊不作爲,而感到深深的憤怒。

南方第一大國,輸給中原也就算了,如今,竟然又輸給了嶺南,這樣的蠻荒之地,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百姓們只知道輸了,但對於那些士大夫和鄉紳來說,這等於是敲碎了朝廷的一塊威嚴,心思瞬間動盪了許多。

本就頹廢的國勢,看樣子,越發的低落,仿若是一艘快要下沉的破船,看着架子大,其實根本就走不了多遠了。

“皇甫繼勳真是個廢物……”

“難道,大唐又要亡了嗎?”

“江西本是亂世樂土,不想竟然遭此磨難……”

鄉紳們的意見,如同一道道溪流,匯入了衙門之中,對於那些官吏們而言,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政令的施行,沒有往日的暢快。

就如同溪流中,突然出現一塊塊巨石,雖然溪流繼續流淌着,但總是如鯁在喉,厭惡的很。

這樣的意見,又匯聚到了洪州,到達了林仁肇的桌子上,話裡話外,都透露着儘快行軍的催促。

……

待真切的得知兩個唐國宣戰,並且爭鬥時,趙匡胤這才放下心,但忽然又提拉起來,他想起趙普的話,若果真讓嶺南那個唐國勝了,那就大事不好了。

於是,揮揮手,趙普又被迫停下手頭的事務,去見皇帝,最近軍隊的調換,以及糧草的募集,讓他忙的不可開交,但皇帝卻不能拒絕,這是關乎前途的。

失去了軍心,他這個樞密使能做到幾時?

“你且看看這個!”趙匡胤將邸報送到其手裡,然後道:“這南方,亂了那麼久終究還是宣戰了,看來一時半會是停不了的。”

宣戰與不宣戰,其中的意思完全不一樣。

不宣戰,那麼兩國一邊打,一邊可以正常做生意,不耽誤。

而宣戰,那麼就意味着,大宋不能置之不理,爲何?

因爲大宋是南唐的宗主國,李璟認了郭榮爲爸爸,所以,繼承了郭榮的皇位,趙匡胤也是李煜的爸爸,兒子被打了,可不能置之不理。

況且,每年的幾十萬孝敬,可不是假的。

最明顯的就是明朝援朝打倭,清朝平定朝鮮東學黨之亂,都是兒子被打,爸爸幫忙。

所以,面對兒子被打的這種情況,趙匡胤必須做出應對,不然就有失爸爸體面。

早知道,大宋兒子,不止是南唐,還有吳越,西北的定難軍,都在看着呢,爸爸要是不合格,人家指不定就不認了,請添許多麻煩。

“未曾想,嶺南真有知道膽量,刺客,不過是藉口罷了。”趙普皺眉,沉聲道:

“林仁肇領兵,看來,江南是重視了。”

“咱們大宋又該如何?”心裡頭早有腹稿,但趙匡胤還是想聽聽趙普這個軍師的意見。

“官家應當發諭旨駁斥嶺南,再發旨寬慰江南,而且,陛下也可讓吳越國不要輕舉妄動,甚至適當時,支援一下江南,如此,表面上,咱們也算是仁至義盡。”

趙普的話,是極爲妥當的,顧全了朝廷面子,又毫不費力,就讓南唐滿意而歸,其他幾個乾兒子也說不出個不是來。

“卿家所言甚得朕心!”趙匡胤黑臉笑了起來,道:“只是,嶺南若真是有所圖謀,這些就不太穩妥。”

“所以,山南東道的慕容延釗,需要按兵觀察,一點戰事不利,也可威逼其退兵,保存江南一些兵馬。”

“官家所言甚是,臣疏忽了。”趙普連忙極爲讚歎地說道。

“哈哈哈——”趙匡胤大笑,摸了摸鬍鬚,心中甚是滿意。

時間來到了五月初,等待了快十日的龍衛軍,終於齊整地來到,林仁肇的身上,又添了一個頭銜——閩南征討使。

兩萬五千人的龍衛軍,果然不同凡響,無論是士氣還是風氣,都是精兵的標準,比林仁肇訓練的兵馬,更是顯得彪悍。

“不愧是朝廷禁軍,果然大爲不同。”林仁肇讚歎道,只是頗有些遺憾:“只是,再也沒有淮南之戰前的那股氣勢了。”

“如今這般氣勢,不過是龍衛軍們知曉對付的是嶺南之兵,南兵自古孱弱,他們信心滿滿,所以走路生風,昂首挺胸。”

一旁,作爲監軍使,陳喬到是頗爲不屑地說道:“若是碰到中原禁軍,這些龍衛軍,腿肚子直打轉,比之新編的雄武、天威等軍,大大的不如。”

“將是兵之膽,這些兵卒雖然被中原打散了精氣神,但在吾的率領下,定能勝利,而且,我也要重凝其軍魄。”

林仁肇凝望着這些龍衛軍,自信地說道。

“希望如此吧!”陳喬嘆了口氣,恨鐵不成鋼地說道:“自從淮南之戰,禁軍皆懼怕中原,未戰而先怯,談何再戰!若是中原再南下,這大唐天下,怎能保全?”

ps:祝大家勞動力快樂

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七百九十四章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九百二十三章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1278章拉薩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七百六十九章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八百九十四章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七章赫赫李府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1359章後勤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1410章危機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九百九十三章大決戰第1159章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五百五十章離去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1260章離譜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七百六十九章第1361章東去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1362章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七百七十八章回宮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1402章宗藩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1312章餘熱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1352章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1253章教訓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1161章勝之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1381章紕漏第1366章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八百三十四章再起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1224炭火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1370章煽動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1232章喜事第1250章文教第九十八章乾柴烈火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番外1——承昌二十年、暗流涌動第1138章尊老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13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