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

這話一說,井韋瞬間醒悟,眼前這位伯爺,可是威震南方的大將,坑殺了不少的楚國士兵,十幾年過去了,在湖南可以止小兒啼哭。

如今他手下的那些八旗士兵,本身就是歸化的蠻兵,一個個掠殺成性,尤其是對於蠻寮村寨,更是瞭解頗深,可謂是專職蠻人。

如今這湘西府的蠻人們,聽到潘崇徹這個名字就抖,沒人在意他的閹人身體,直接化爲戰神了,對於黔西道,自然毫不在意。

“我真傻,真的,水西馬不要銅錢馬?湘西府能有多少存錢?打下黔中道,肯定是要擴容入湘西府的,升官發財不好嗎?我真傻,真的……”

井韋瞬間激動起來,本來辰、錦二州就屬於黔中道,若是打下黔中道,再設一府,純粹是浪費,只能併入湘西府,到時候肯定能擺脫如今這番景象。

而且,茶馬道,就會收入麾下,光是過路費,就得手軟,還怕缺錢嗎?

“伯爺所言甚是!”井知府連忙點頭,興奮地說道:“咱們八旗兵所向披靡,區區的黔中道哪裡會放在眼裡,定能收復故土,黔中道,可是大唐故土,陛下與朝廷肯定關係!”

“府君所言有理!”潘崇徹有些訝然,文人真有本事,明明是想去搶馬,非得說是收復故土,名正言順,出兵有理,還能討取皇帝歡心,能成爲知府的,果然都是有本事的。

“我現在就寫上奏摺,上書朝廷,伯爺到時候也添上名字纔是!”井知府笑着說道。

“應當如此!”潘崇徹點點頭,地方用兵,除非是剿滅叛逆,不然都得提前上奏朝廷,不然後勤沒保障,更是報銷不了。

湘西府這窮不拉嘰的地方,可支持不了萬人大軍的前進,尤其是在這窮山峻嶺的地界,糧草消耗更大。

很快,奏摺就到了長沙府,遷都到了長沙,方便了不少。

政事堂中,卻有了議論,其他僕役不想幹人等,都退卻。。

“諸位相公瞧瞧,此事如何?”李嘉看了一眼摺子,心中有數,但卻想聽聽其他人的見解。

帝王的心思,不可輕易吐露,順水推舟,纔是正道,哪怕是拉偏架,也比親自下場強。

當然,還有一方面,體現一下君臣共治的融洽場面,賺取名聲,乾坤獨斷的皇帝,名聲都差。

實話來說,就是要弄一波表面功夫。

“回稟陛下,此事不可,擅開邊釁,不利於朝廷!”作爲首相,在皇帝不點名的情況下,崔泉肯定是第一個發言的,沒辦法,這是地位的象徵,若是被人奪去,肯定是失去權勢。

其他人也看着他,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這是必要的尊重。

“湘西府,漢人極少,而蠻寮衆多,之前本就有許多羈縻州縣,如今,若納入黔中道,還如何管理?若是蠻人串聯,顛覆湘西府,只是等閒!”

“而且,咱們商議,首要目標,則在於僞國,兩年開戰,不利於朝廷。”

這是從朝廷整體來說的,很有道理,皇帝微微頷首,不發一言。

說完話,崔泉就坐下,其他人相公也紛紛點頭,權勢之爭是一方面,但對於朝廷政見,卻有許多共同點。

“崔相公所言極是!”趙誠作爲次相,點頭說道:“黔中道雖然有水西馬,但爲此而妄開戰端,不提兩面開戰的不利,光是其中的耗費,若是令人咋舌。”

“陛下,臣粗略的算過,黔中道比湘西府,還要崎嶇難行,正經的道路沒有一條,運一石糧,就得耗費五石,得不償失。”

這是典型的利益得失方面來想的,甚有道理。

而等到李嘉望向孫釗時,後者只是尷尬地站起身,微微低頭,說道:“趙相公所言,臣以爲極是妥當。”

李嘉瞬間明瞭,孫釗掌管轉運使司衙門,也財賦方面,思維與趙誠一般無二,所以就只能尷尬的贊同,無話可講。

“微臣也以爲不妥!”王寧雖然喜歡戰爭,但還是有分寸的,他沉聲道:

“湘西衛,乃是拱衛荊南府之後備,也是鎮守蠻寮的必要鎖鏈,若是湘西衛傾巢而出入黔中道,那麼,就會陷入羣山之中,腹背受敵,且,只不過爲了些許水西馬,不值當,契丹馬不行嗎?”

對啊!契丹馬不香嗎?這滿是坑坑窪窪的南方,騎馬作戰簡直是受罪,戰馬真正的用途是在中原,南方的小平原簡直是浪費馬資源,而浪費是可恥的。

李嘉心中極爲贊同,面上卻無反應。

“收復故土的美名,雖然誘惑,但與僞國相比,就算不得什麼了!”

王寧自信地說道:“如今,軍機處已然全面籌算,軍隊已然轉進中。容不得有半分的阻礙。”

“黔中道不過是一道肋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而僞國,纔是頂尖的肥肉,得之,一統天下之日,不遠矣!”

大家都是老油條,對於打雞血的話語,很不感冒,但,統一天下這個誘惑太大,吞下僞國,再不濟也能半分天下,最低也是個南北朝,着實令人歡喜。

皇帝平定下心情,說道:“諸位相公所言,皆是真知灼見,朕受益匪淺!”

“如此,就駁斥湘西府所奏,朝廷上下,都要將精力集中到僞國身上,這將是艱難的一場戰事,也可能極爲長久,但卻不得不去一戰,若是勝之,大唐復興,指日可待。”

“我等自當附陛下尾翼,爲大唐而努力!”幾位宰相連忙起身,齊整的拜下。

在統一天下的這個奮鬥目標下,所有人心裡都是一致的,不一致的,早就踢出朝廷了。

其他人走後,王寧留了下來。

其他人只是知曉對於南唐的作戰,其他細節則不瞭解,只是王寧作爲軍機處領班大臣,才一清二楚。

這也是爲了保證戰爭的隱秘性。

“如今,鄱陽湖的情況如何了!”李嘉連忙問道,鄱陽湖水賊,也是重要的一環。

“回稟陛下,具射聲司來報,由於林仁肇實行圍堵之策,鄱陽湖水賊幾乎完全被收納入錦帆軍中,畢竟能有糧草的,只有錦帆軍了。”

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七百七十七章第1317章島嶼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動作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九章(重發)第九百九十一章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1288章父子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1357章人選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潰第1276章實踐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1249章想法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1327章內軋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第1327章內軋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七百二十章探討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1210章夏王第1268章總兵第1350章第八百零八章宗廟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六百三十章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訂閱)第九百二十三章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七百二十五章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1296章南詔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佈局(下)第1321章皇事第1184章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1199章立足第五百六十八章蜀國大動亂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九百三十六章第1186章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1383章安國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1356章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1278章拉薩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1182章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學第1409章崩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