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

遷都之事,或緊或滿,半年的準備期,依舊有些緊張。

修葺一新的府道,從城門,一直延伸到天際,宛若一條長龍,細長又難以見尾。

一輛輛馬車、驢車,牛車,騾車,連綿不絕地行走在道路上,磚路的縫隙中撒了沙土,走起來還算平整,道路兩旁則栽種起了柳樹,楊樹,兩側,還挖了排水渠,寬闊的道路,顯得令人愉快。

自安史之亂後,兩百多年了,官道幾乎沒有被修繕過,如今又見到了如此齊整寬闊的道路,着實有些好奇,尤其是那些少女孩童們,第一次出遠門,滿滿的好奇心。

當然,由於官道,屬於廉價的磚頭,而不是那種夯土,更不能與秦朝的馳道相比,所以每隔幾個月,就得修理一下,所幸成本低,幾塊磚頭就能搞定。

古代的王朝修路,總想畢其一役,能用幾十年上百年,好是好,但成本大,與買房一樣,一次性拋出幾百萬,沒多少買到,但若是分期貸款,一年幾萬,就容易多了。

“顧兄,今日一別,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見!”

太學中的幾人,依依惜別。

尤其是趙子述,作爲一介平民,目送兩位好友北上,真是太過於傷感,連遷徙到資格都沒有。

“折柳送故人,今日,我也效仿一回古人吧!”趙子述看了一眼垂下的楊柳,不由得感嘆道。

趙子述剛折下一根柳枝,突然,一個短衣褐服的中年人走了過來,說道:“這位郎君,驛道的柳樹移栽不久,是不能折的!”

趙子述有些尷尬,好像是被做壞事被人堵上,對於他這種讀書人而言,是極其難堪的。

“真是抱歉!”

但男人不依不饒,言自己驛站的人,專門巡視修繕驛道的,絕不輕易放過他。

坐在馬車上,顧百儉看着這番場面,着實有些好笑,他從口袋裡拿出半吊錢,也沒數,直接下了馬車,拋到中年人手裡,說道:“我這朋友情難自控,也不是有意的,兄弟見諒!”

“今日就饒你們一回!”男人連忙將錢裝入懷,臉上露出了笑意,然後又昂首說道:“咱也是有意難爲你們,驛站負責修繕道路,就是這樣規定的,咱其實也做不了主…”

“趙兄,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等你考上了秀才,也能來長沙城上太學!”

“那是一定的!”趙子述笑着說道。

“只是這千里迢迢,顧兄車馬勞頓,真是不易!”

“誰說不是?”顧百儉無奈地說道:“不過,聽聞京城出了四輪馬車,坐着舒服的很,只是訂購極其不易,我家雖然是侍郎,但也不過三輛,輪不到我的!”

“聖人出行,三宮六院數千人,需要的馬車豈止千輛?有三輛算不錯了!”趙子述嘆了口氣。

嶺南少馬,顧兄竟然還有數匹馬,雖說是駑馬,但卻是富庶之家了。

這時,耳旁突然傳來了哭泣聲,兩人一瞧,只見幾輛驢車上,一個少年哭得稀里嘩啦,抹着淚,不捨地看着廣州城,眼睛紅通通的。

瞧着十三四歲的年紀,爲何如此傷心?

“這位小郎君,因何事這般傷心?”趙子述抑制不住好奇心,問道。

“見過兩位郎君,我本是宗室,今次北上,乃是聖人強求,心中自然不捨!”少年倒是是彬彬有禮,令人不由得心生好感。

原來是不捨家鄉之故,倒也是人之常情。

✿ ttκд n✿ ¢ ○

“哭泣在於,嶺南李氏,好不易重聚,正是壯大之時,又分南北,千里迢迢,何不讓人哀傷?”

聽到這,兩人不由得肅然起敬,這少年郎,竟然站到了宗族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果真是不可小覷。

“宗室不曾想也有如此人才!”兩人齊聲感嘆。

“爲何宗室也會北遷?”趙子述問道。

“無外乎狡兔三窟罷了!”顧百儉剛想制止,那少年郎卻直接回答道,心直口快之至。

這句話,真的是噎死人,兩人瞬間無語,回答什麼也不好,還不如沉默。

不過,可以知曉,此人,要麼是個耿直男,要麼是個極其聰明之人。

令人慶幸的是,此人是任囂李氏,而不是內李。

紅、黃兩冊來區分近遠宗室,可不能明言,所以,大家就將居住在任囂城的紅冊宗室,稱之爲任囂李,近支李氏,則是大內李,以作區分。

而任囂李與普通的臣民一般,犯忌諱的話,皇帝一般不與追究,顯示大度,因言獲罪的很少。

但內李可是近支,與皇位距離很近,說錯話,容易被皇帝猜忌,謹言慎行,纔是王道。

畢竟咱們大唐,一向兄弟和睦,子弟親善,這是一貫的傳統。

“廣州李夏,在此別過——”少年郎滿懷愁緒,轉身而別。

“好像是承天府尹、福清男李淮,李公之子。在京城有諾大的名聲,這是個聰明人,宗室中的聰明人,異日定能高官厚祿!”顧百儉搖搖頭,說道。

“定然如此!”

“我也該走了,趙兄,長沙府再會!”顧百儉也揮揮手,說道。

“顧兄,再會!”趙子述將柳枝送上,傷感地說道,在這亂世,今日一別,恐怕再難相見了。

目送其離去,趙子述回首,打定主意要回鄉了。

“我兒剛纔去見了何人?”

福清男的馬車由高頭大馬拉着,又是寬敞的四輪大馬車,皇帝御賜,作爲宗室中少有的高官厚爵,李淮倒是淡定。

自多年前,他就潛伏番禹,策劃太學生鬧事,又去任賀州刺史,瓦解西北軍,再監督糧草,保證了北伐軍軍事行動,再作爲使臣,與諸國爭辯。

可以說,如今坐到承天府府尹的位置,他可是憑藉着真才實幹,一個福清男在身,也是正當的。

可惜,不是軍功,帶兵打仗的,不然就是伯爵了。

“兩個讀書人,一個似乎是禮部顧侍郎家的公子,另一個是太學的學生。”李夏輕聲道。

“太學?這可真是一個好地方!”聽到這個名字,李淮感慨萬千,這裡可是他功勳的起點,笑道:

“如今聖人又重視太學,我兒到了長沙,也應去太學讀書!”

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1265章死戰第一百二十八章坐鎮番禺(下)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1405章神武四十年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三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1120章哭泣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1405章神武四十年第六百二十一章第五百九十七章條件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九百七十五章影響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一千零六章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七百八十三章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1203章羣議第1174章消磨第1173章第1356章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七百五十五章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1298章規格第一百四十七章馬上行動第1320章千歲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1106章修法第七百一十二章第一千零八十章第一千零一十章第九百四十七章兵來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1278章拉薩第七百四十六章第1363章契丹潛力弟1119章瓜州第1317章島嶼第三百一十三章分發賞賜第1345章第1317章島嶼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番外4——再興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一千零六十八章熱鬧第一千零一十章第七百九十六章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七百九十二章輜重營第五章意外之人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五章意外之人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五百五十章離去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八百零四章邀名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九百二十章白重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兩百二十二章登基爲帝第九章(重發)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1381章紕漏第七百八十三章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一千零九章漕運第1354章規矩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1201章唐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