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舞弊

在這等待發榜的十數天時間裡,向來是讀書人放浪形駭,紙醉金迷的時刻。

有些是數年辛苦,到此解脫,心裡總覺得必須醇酒婦人補償一番,纔對得起自己;有些是一旦發榜,榮枯立判,那種患得患失之情,唯有看花飲酒,才能排遣;有的是千里迢迢,上京一趟,自覺如果不好好領略領略京都的風光,未免虛此一行。

倒是別說,廣州城處於海上絲綢之路的開端,高麗人,倭人,大食人等各色女子,令人大開眼界,見識匪淺。

總結就是一句,藉機放縱。

秦謹言,字慎之,封州人,去年聞科舉,準備入考,但母親病重,只能捨棄,今年母親病稍好一些,於是就來應考。

但他家資也不太寬裕,三場考完後,他就直接待在客棧中,喝花酒不去,只是強行地被同科之人請去喝酒,如此才勉強而去。

這次,聽聞請喝酒的,明日就是放榜之日,今次是一位禮部侍郎之子請客,這是第三波了,之前也曾參加過他舉報的書會,於是今日就被宴請了。

一行人來到酒樓,各種的珍饈玉食令人胃口大開,陪酒的女子,也是宴請而來的,至於表演舞蹈聲樂的歌姬,也是教坊司中有名,一場下來,上百貫都擋不住。

“諸位,考舉之前,咱們有緣相識,如今,放榜之日愈近,咱們這些人中,必有高中者,若是再如這般放浪,也是難了,請飲上一杯!”

不愧是侍郎之子,說起話來,到是令人難以拒絕,秦謹言喝上一杯,也不知是苦還是酸,他心中着實慌亂,家中貧寒,這次不中,下次就不一定能再來應考了,住上一個月,加上吃食,需要三貫錢,來一趟京都,往返差不多十貫錢。

“難矣,難矣…”輕聲呢喃着,秦謹言酒不醉人人自醉,菜都沒吃幾口,人就迷迷糊糊地快倒了,什麼歌姬,在他眼裡,都是紅粉骷髏……

“聽說了嗎?那封州的張翰良,這幾日大擺宴席,聽聞是十拿九穩了!”

“是咧!家財萬貫,聽聞在封州也是有數的財主,今科得中,那家勢,如熱火烹油,了不得咯!”

“呸,那張翰良,就是名字好聽,粘了點書氣,其身粗鄙不堪,還曾將日曆買回家研讀,整個封州誰不知曉?”

秦謹言聽此,腦袋雖然有些懵,口齒還算清楚,出言反駁道。

“這位仁兄,話不能這般說,聽聞他已經承言,自己是定會中的,明日就將出榜,何來如此?”有人反駁道。

“若無些許才華,怎敢科舉?天下英才,泰半在此,豈不是自取其辱嗎!”

剩下的他都沒聽清,人就直接醉倒了。

…………

第二日,午時,已然開始放榜了。

熙熙攘攘的聲音絡繹不絕,鞭炮聲,吵鬧聲,賀喜聲,以及各種的歡笑聲,哭啼聲,直與秦謹言無緣。

他躺在牀榻上,頭疼欲裂,耳邊的聲音令人痛苦,粗略的梳洗一番,就出了門,轉頭就見到許多失魂落魄的讀書人,他們喝着酒,或埋頭不語,亦或者難以抑制,踉踉蹌蹌的去往放榜處,再次尋求。

秦謹言也是如此,他不相信自己落榜了,一個人慢慢地走到放榜處,那裡已經散去了大半人影,只有像他這般不敢相信的人,再去證實。

果然,黃綢之上,並無一個秦謹言的名字,上下往復了數遍,心中只覺的萬念俱灰,心頭越發的疼痛。

“不對,怎麼會有張翰良的名字?他怎麼會在榜上?”

“他胸無點墨,怎麼會高中呢?”

“我才華出衆,文采斐然怎麼又會不中呢?”

“其中必有蹊蹺,不公,絕對的不公……”

“大唐科舉舞弊——”

看着那羣失神落魄,與自己一般潦倒的讀書人,又看了一眼刺眼的黃榜,秦謹言直感覺胸膛都要爆炸了,他揮舞起胳膊,大聲道:

“考官舞弊,舉業不公——”

那羣失神落魄的讀書人,徘徊於黃榜,正是迷糊之際,突然耳邊傳來一聲急呼,瞬間福至心來,整個都精神了,連忙迴應道:

“考官舞弊,舉業不公……”

一瞬間,整個黃榜周邊的讀書人都響應起來,落第者足有數千之巨,而此時,能夠應下的,也有千餘人,他們的吶喊聲,威震整個廣州城。

而此時,我們的皇帝依舊在琢磨,該如何來評判三鼎甲,學問上,他是辨識不了,那就只看策問了。

此次策問,只有一題:漢之有州,前唐有道,如今我大唐又以府設之,試評優劣?

不出意外,所有人都在誇獎設府的優點,誇到點字上也有不少,如集權於中央,掃除藩鎮之弊,利於百姓等等,皆有……

“哎,頭疼!”李嘉頗爲煩躁,該死,這些人中,還有許多喜歡賣弄學識,老是喜歡用一些偏僻之詞,亦或者是少有的典故,他真的看不懂,完全沒有閱讀的愉悅感。

這時,他的耳邊傳來一大片鼓譟聲,他心情徹底的爆炸了。

“怎麼回事?”

“回稟陛下,不知爲何,一羣落榜生正集結一起,大聲鼓譟!”

“鼓譟個甚?”李嘉問道。

“揚言——考官舞弊,舉業不公!”田忠頗爲小心地說道。

“嗯?朕設科舉以來,又置謄抄,又是糊名,還有舞弊?”李嘉瞬間立起,他設科舉,是爲了獲取讀書人之心,而不是得罪讀書人的。

如此這般,豈不是成了禍及統治的定時炸彈嗎?

“陛下——”這時,射聲司及皇城司也趕了過來,吳青與李安國低頭,不敢言語。

“此事事關重大,爾等私下好好調查一番,不可大肆宣揚,須小心查證,一羣讀書人,不能怠慢了!”

李嘉認真地吩咐道,這事若是一個不好,就影響大唐的名聲,我神武皇帝的清譽。

“諾——”兩人連忙應下,迫不及待地離去。

“來人,將所有的考官全部看押起來,不調查個清楚明白,就一律不放!”

“陛下,裡面可有一位宰相!”

“宰相也不能放!若宰相參與了,定要他好看!”

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九百九十一章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1153章第1272章蒙兀部落第六百三十四章聚宴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七百一十章第1404章安排第六百二十二章封爵厚待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一千零八十章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七十章白沙港第1261章涼意第五百五十章離去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1285章中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1300章假道第1118章親臨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六百二十一章第一千零七十九章軍府番外2——觸目驚心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四百五十章勳爵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一百八十三章獎賞之制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1122章于闐第1166章安排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八章家長裡短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三百八十七章經濟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溫末歸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1356章第1338章諸王第七百六十二章潘美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1348章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感言第六百二十一章第1371章三路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八章家長裡短第1209章白眼狼第1290章軟肋第九百七十七章膽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1213章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1181章天可汗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六百二十三章誇張的兵馬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第三百五十章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