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

江陵,這一曰清晨,絲絲細雨淋漓而下。街道上,行人繁多,行路的人們,也是舉着油傘快步而走。

直到了午後,點點細雨才停歇下來,街道上漸漸熱鬧起來。

城東處的一座道觀,名喚三清觀,在附近很是靈驗,再加上道士們又會幾手醫術,比看大夫划算太多,所以香火一向旺盛,來往的信徒極多,香霧繚繞,檀香的味道直衝雲霄。

而在道觀前門車水馬龍之際,在其後門,也同樣的熱鬧,一輛接着一輛的馬車,載有許多的新收糧食,行至後院,一羣農夫們正在搬運着。

“監院師兄,今年雖有暴雨,但看來收成不小啊!”有的道士走了過來,看着一袋袋的稻穀,不由得雙目放光,感慨道。

“那是自然,咱們的田地都在半坡上,暴雨再大,也與我等無事,道君保佑,纔有這些收成!”

胖乎乎的道士頭髮紮起,爲人很是和善,雖然是監院,但甚得觀內道士的喜愛,人人都知曉,如今三清觀容納數十名道士修行,多虧了監院的主持。

“去往方丈說一聲,就言有道友前來拜訪,稍後就到!”

“是——”幾名年輕的道士連忙應下,看着一袋袋散發着稻香的稻穀,心中極爲歡喜。

“放心,這些新收的稻穀有很多今日我會煮上一些,你們可以敞開肚子吃了!”望着戀戀不捨的衆道士,胖監院笑容滿面地說道。

“多謝監院師叔!”

“道友稍等片刻,待一些稻穀卸下,貧道就會帶您去見方丈,滋生事大,貧道做不了主!”

他回過頭,對着以農夫打扮的中年人,歉意地說道。

“不礙事,應該是我們麻煩纔是,驚擾了貴觀!”中年人淡淡地說道,雖然穿着破衣,但難掩他的卓越氣質。

等待了些許時間,中年人這才被胖監院左轉右繞,來到了方丈的房間,敲響了門。

“請進——”一個年邁的聲音響起,兩人緩緩而去,有禮有節,見見到了一位鬚髮花白的道人,正坐在蒲團上,閉目養神,一派得道高人氣象。

“想必這就是三清觀的方向了!”徐元傑心中歡喜,臉上若是一臉的敬佩,他連忙彎腰行禮,說道:

“貧道乃廣州岱宗派青雲觀徐元傑,見過方向。”

三清觀是子孫廟,由師徒之間代代相傳,廟產可以繼承,有專屬的門派。其他門派的道友可以暫時居住,且不能插手廟務。一般新出家的弟子都在子孫廟。

而叢林廟不允許收徒,廟產不能繼承,屬於天下所有道衆共同所有。叢林廟一般不分門派,凡是道教的法裔弟子(赤腳、民間道士除外)都有權利居住、管理廟務。

“岱宗派?貧道聞名已久,不是聽聞去了嶺南嗎?今日怎麼又到了江陵了?”方丈聽到兩人的腳步聲,眼睛慢慢睜開,看了一眼胖道人,眉毛一皺,疑惑道:

“不知道友何事?竟然來到了小觀!”

“無他,爲前途而來,也爲興盛貴派而來!”徐元傑頗爲瀟灑,更是令兩人心生疑惑,但畢竟是養生高人,心中自然沉得住氣,老道士微微一笑,做出一個邀請地模樣:

“正好某這裡有上好的茶水,道友也一起享用!”

“恭敬不如從命!”徐元傑笑道。

兩人就這樣喝起茶來,過了半個時辰,話語中依舊不見明朗,無奈,徐元傑只能開口說道:

“方丈,貧道自嶺南而來,有事求於貴觀,也有意保存貴觀!”

“哦?道友自嶺南而來,那麼必然與唐國有牽連,而據我所知,岱宗派在嶺南極爲興盛,唐主設崇福司,掌管各地佛、道等寺觀,貴派可參與其中,權勢極大啊!”

方向微微一笑,成竹在胸,話語中滿是自信:

“不過,江陵畢竟不是唐國,道友倉促而來,就言有所求,真是令人措手不及啊!”

“我唐國自來崇道抑佛,前唐時就可見一般,崇福司也是如此,我道家掌控,道家大昌,已然近在眼前了!”徐元傑循循善誘地說道:

“若是貴觀有意,崇福司想必有貴觀一席之地!”

“吾觀甚小,也無甚的野心,只求在江陵城中安穩度日,觀中的道童也能吃上飽飯,如此就足以!”

老道士微微一笑,依舊不爲所動,對於所謂的崇福司更是一點興趣也無,令徐元傑有些牙疼。

不過,他乃是有備而來,自然不會放棄。

“既然貴派如此滿足,爲何又在江陵修建三清觀?天師道未免有些得隴望蜀了吧?”

“江西之地,可就繁盛的很,如今又查手江陵,看來道家各派中,天師派已經獨佔鰲頭了,真是令人驚訝!”

“恩?道友真是厲害!”老道士臉色微變,事到如今,也沒有什麼可以隱瞞了,他坦然接受,說道:

“咱們天師派雖然在龍虎山,但卻隨國而變,也不得不出山啊——”

隨後,老道士講述了李璟在失去淮北十四州後,遷都洪都,財政匱乏,變本加厲的剝削民衆,如今民怨沸騰,天師派的日子也不好過,畢竟他們的受衆都百姓,龍虎山距離金陵以及洪都,還是太遠了,達官貴人甚少。

道士都是一羣讀書破萬卷的人,不僅需要學習儒家經典,還要需要熟讀道家的經典,更是對教義、修煉、齋醮倒背如流,而且,還要寫字好看,會風水,會看相,測吉凶。

“郭榮一向狠厲,對佛家不留情面,自然對於道家也無更親近,提前結個善緣,也是利於天師派的!”

第1319章就國第八百八十六章溫末第1239章佛難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搪塞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五百六十四章諡號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1180章豐州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1382章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1335章第1217章不一樣的涼州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九百三十六章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1376章無名第四百三十九章秀才(上)第七百四十七章燕雲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五百零四章籌備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1150章安北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九百四十八章合圍第五百六十三章壯哉(新一月,求票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一章破例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五百七十五章不爲人子第1319章就國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七百二十九章第1386章就藩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六百六十四章渤海人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1175章談判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四百六十章皮影戲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五百零九章擇將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一百二十九章宮中逸事第1279章城下之盟第七百四十章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七百五十五章第六百五十八章錢糧第九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七百八十六章第1185章王庭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1236章僧人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