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

正待李嘉進駐番禺城之際,整個邕州似乎也陷入了某種別樣的氣氛,極其壓抑。

尤其是左神弩軍及右龍虎軍兩者近萬人,稀裡糊塗地被迫投降後,整個建武鎮氣氛越來越古怪了。

“監軍,這邕州城,越來越古怪了!”

監軍府邸,剛上任不過一年多的劉文,此時端坐在椅子上,喝着煮好的茶水,熱騰騰的,別提多暢快了。

而,邕州刺史卻沒有他那麼淡定,滿腦子裡,甚至都是恐慌。

“我走在街頭,那羣百姓們看着我,似乎想把我給吃了,咱坐着牛車都不安生!”

“哼,以後沒事就少出府,我這裡也少來,然後容易引起忌諱!”劉監軍橫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

“都說整個番禺被圍一個多月,但你我又豈不是不知,這不過去哄騙朝廷的把戲罷了,沒有他李家點頭,哪個蠻僚敢接近邕州一步?”

“監軍說道是,這個道理,邕州數萬人,哪個不明白?但卻無人敢言個不是,邕州軍城被圍,糧價竟然不漲分毫……”

“聽聞這李家郎君,竟然入了番禺城,甚至被封做都督,掌天下兵馬,這李家徹底是發達了!”刺史搖了搖頭,萬分羨慕地說道。

“李家在建武鎮早已經盤根結錯,只要你對李家露出一絲不滿,你這個刺史就不用當了……”

“監軍,監軍救我——”想起自己私底下的幾句抱怨話,他就生起一身冷汗,連忙懇求道,難怪最近那些僕人和路人目光不對,原來問題出在這。

“小事爾!”劉文笑了笑,“就憑藉刺史送到這些禮物,我也不能拋下你不是?”

刺史賠笑了幾聲,然後用期待的目光看着。

“好歹你也是李都督的父母官,只消這般這般,就行了……”

得到了所謂的妙計後,周刺史坐着牛車,緩緩而歸,心神不歸。

這個所謂的妙計,不過是讓自己徹底投靠李府,甚至還募集糧草,讓李府的私兵順利地到達番禺,這不是亂爲嗎?

李郎君說是清君側,誰不知曉這是篡奪君權,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若是如此行爲,可就徹底綁在其戰車上了。

“李府,叛亂之臣,奸佞之臣,人人得而誅之……”

這時,門外響起了一陣陣咒罵的聲音,直入耳膜,聽到這些,令刺史頗有些好奇,哪位敢在邕州如此無禮?

“怎麼回事?”

“聽聞是他州來的一個無妄的士子,正在李府門前咒罵呢,些許是太過於寬容,這小子還真是不知進退……”

趕車的車伕搖了搖頭,一臉的鄙夷之色,其話令刺史心中瞬間動搖。

連自己的車伕,都心向這李家,而自己與其對着好,不就是找死嗎?天高皇帝遠,還是先顧惜自己吧!

“李府自然有自己的氣度在那,我們可不能坐視不理,派人江這無禮之人趕走——”

此時,朱門石階前,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儒生,對着李府,正不斷地呵斥辱罵着,當然,由於是讀書人,翻來覆去也不過是無恥,羞恥,欺君罔上一類的。

“嘿,小子,快些離去——”

“這不是你應該來的地方……”

“滾出去,快滾——”

站立了許久,蔣峰也咒罵了許久,卻不見那些邕州的忠君愛國之士說話,獨留下自己一人在此,簡直是太過分了。

偌大的邕州城,就無幾個忠君之士嗎?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感嘆了一聲,蔣峰隨即離去,“邕州已經無君無父了!”

“算他們跑得快——”兩個衙役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刺史打了招呼,豈能不應?

蔣峰,封州人士,自聽聞邕州李嘉入了番禺城,挾持君王后,他就上了心,立馬火急火燎的來到邕州,駁斥李府的行徑。

在這個世道,科舉極難,只有博得名氣,纔能有更大的可能性進士及第。

南漢科舉承唐制,因爲不採取糊名制,所以能否進士及第,場外因素很多,比如,是否有達官貴人爲你吹捧。

如,白居易用“離離原上草”獲得大詩人顧況的點贊,朋友圈瘋狂轉發,名氣大增,年僅29歲,就高中進士。

沒有人脈的人怎麼辦呢?寫出過《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的陳子昂,就因爲三次科舉不中,然後大庭廣衆之下,花百萬錢(約一千貫)買了胡琴,名震集市。

然後他趁熱打鐵,說自己琴術了得,邀請好多人去參加自己的琴會,結果人家都來了,他又把琴砸了,說自己的才學比琴技還要了得。

如此一來,大家紛紛人肉他,他名震長安,一下子就考中了進士。

來到邕州,他蔣峰就是想借李府,來獲取名氣,一個小小的地方家族,又怎能長久的竊居高位?還不如藉此來博取名聲。

帶着三兩個僕童,對於路人的議論,他完全不放在心上,反而更加印證自己的方法的準確性,不消幾日,自己就得名震嶺南了吧!

“怎麼回事?”剛至客棧,自己的包裹就全部被丟在門口,書籍散落一地,極爲狼狽。

“我們交了錢,怎麼如此?”蔣峰氣急。

“這點錢,我們不要了!也不想做你的生意,走吧!”掌櫃的一改和氣,反而板着臉,扔出了一吊銅錢,冷聲說道。

“哼,有生意不做,遲早倒閉!”蔣峰並不着急邕州城不止一家客棧。

客棧前招呼着,結果連一個腳伕,以及牛車都招呼不到,哪怕給再多的錢,也無用。

“把東西拿着着吧!”蔣峰第一次見到李家在邕州城的威望,哪怕並未言語,就如此模樣。

不過,他是不會屈服的。

“抱歉,客滿了——”

“沒有房間了,客官見諒!”

走了一間又一間,沒有一家可以接待了,直到現在,他真的有些害怕了。

“阿郎,我還還要找嗎?”

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九百五十七章信步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1266章宣揚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九百四十四章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1176章贖人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1179章忽悠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編訓練第八百七十六章獻女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一百四十三章政治佈局(續)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1276章實踐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八百零二章賤戶第1300章假道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殺雞駭猴第1168章安撫第1193章借住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六百六十三章第1308章諸王第1346章教子第1321章皇事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1338章諸王第1265章死戰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1294章印刷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1249章想法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七百二十三章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1361章東去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一千零八十五章敗之第三百章八旗制度(求票,求訂閱)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1147章兩人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六百五十七章答問第八百三十九章軍制(上)第1408章孝順第1292章事件第八百六十四章第1347章巡查國子監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六百九十六章爲難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七百九十章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1210章夏王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1366章第八百五十三章無名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1320章千歲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七百零二章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