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後勤

時值夏末,巨大的太陽直愣愣的掛在天空之中,散發着令人炫目的熱氣。

筆直而又寬闊的官道上,行走着一輛又一輛的牛車,騾車,頂着烈日,緩緩前進。

永濟渠作爲運河,一直承擔的巨大的運輸壓力。

但,比南方的通濟渠相比,更具有狹隘性,北方的河流少,雨水少,冬天結冰,夏日少雨,可以說侷限極大。

也因此,大量的官道,就被應用起來,源源不斷地向北方前行。

“前面怎麼堵住了?”

作爲監工,吳富貴忙不迭地走了過來,看着前面停滯,臉色漲紅。

“監工,是前面的騾子熱倒了,一會兒就好了!”很快,就有人過來說道。

“兄弟們,再努力一把,走個十幾裡,就能歇會了!”

“好嘞——”

農夫們立馬高喊,氣勢十足。

而就在附近,一支巡檢兵馬,不斷地巡邏,看顧着這支運糧隊伍。

“都頭,這徭役那麼苦,這些人怎麼還那麼熱情?”

新入伍的兵卒,頂着烈日,看着士氣高昂的民夫,難解道。

“嘿,你剛來,啥也不懂!”

都頭搖搖頭,找了個樹蔭乘涼,望着民夫們前行,這才說道:

“從洛陽去往幽州,上千里路程,能夠跑死人的。”

“亂世的時候,路道路兩邊都是白骨,嚇人的很!”

“不過,民夫們如今,只需要運轉三十里路,在驛站吃口熱食,然後來返,一次能有三十錢呢!”

聽到這話,新兵大吃一驚,忙道:“每天走三十里路,包吃住,既然還有三十錢,一個月豈不是有一貫?”

“這比俺的月俸還高呢!”

“這是啥政策,老子賺的還沒民夫多嘞!還陪他們一起曬太陽!”

不遠處,胡賓王正與一行人,包括地方的縣令,州刺史,巡檢,轉運使衙門等主官,騎着馬,巡查着輜重後勤事務。

此次輜重運行分段而走,改變了以往的模式,在官場上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但,作爲主持這一切的新宰相胡賓王來說,一切都是值得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輜重至關重要,進行改革,具有很大的挑戰,但收穫,也是滿滿的。

“相公這分段而行,人歇騾不歇,可謂是神來之筆,下官佩服之至!”

見到宰相滿臉欣慰,縣令剛想說話,一旁的刺史忙不迭的出列,滿臉堆笑。

“爲國爲民罷了!”胡賓王笑了笑,說道:“這法子剛開始,某可心驚膽顫,生怕出了什麼事呢?”

“相公天授之才啊!”州刺史恭敬道:“本州用了這個法子,速度是快了一倍,民夫不覺苦,地方不覺累。”

“當然,就是相公,支出着實多了些!”

“支出?每天三十錢,不算多了!”

胡賓王斜撇了其一眼,望着官道上絡繹不絕的車馬,他沉聲道:“在以往,戰事起而萬民苦,某今日就是想要百姓曉得,這場戰爭,對他們來說,是一場甜頭。”

“某希望,百姓聞戰而喜,而不畏懼,如此,談何而不勝?”

雖然這番話很有道理,但衆人心底還是不屑的。

這純粹是用錢堆起來的,若不是開國初年錢糧堆積如山,哪還能成爲慣例?

而且,發錢竟然不經他們一道手,直接讓轉運使衙門手把手發方,每日一結,不知道攔下了多少手。

攔人發財,怎能心裡爽快。

胡賓王自然不知曉衆人的心思,他反而饒有興致地巴望着官道,然後騎着馬,慢悠悠地巡查着。

而官吏們,則曬着太陽,舔着臉陪着,還不敢走。

待一起宰相記不住你,你要是走了,那肯定會被記住。

胡賓王目測分段而行的法子,很是不錯,整個人也興致盎然起來,不時地低頭談話,樂呵呵的。

而陪同的官吏們就苦了。

錢沒撈到,政績也沒多少。

運輸如果在轄區內出事,還得背鍋。

如今,又得陪曬,陪聊,真的是苦不堪言。

胡賓王作爲宰相,親自督促輜重運輸,這在政事堂提出時,飽受爭議,不冷不熱。

不過,皇帝終究還是認可。

說白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戰爭,打仗,打的還是後勤。

在御營兵馬人員佔據運河運輸下,官道就成了輜重的主流。

讓一個宰相前去督促,也是合適的。

不過,說道後勤,其實李嘉也極爲重視,甚至親自考察。

比如,夏日的蓑衣,靴子,工部早就準備數十萬套,一個個地往前面運輸。

而夏天不怕,畢竟北方的夏天,尤其是東北那一塊,甚至是比較舒服。

唯一畏懼的,就是冬天。

而對抗冬天的法寶,就是棉衣了。

不過,棉衣着實太貴了。

“陛下,每套棉衣,用五斤棉花,其耗費,超過了三貫,而且,一旦沾染了雨水,就會廢棄!”

李安國忙不迭地吐露苦衷,在沒有後世的防水情況下,棉衣一旦沾染了雪水,自然就不行了。

“那,填充鴨絨,鵝絨,給我不惜一切代價,再次弄二十萬套,一定要有備份,損耗!”

皇帝冷聲道。

不過,冬裝除了衣服外,皇帝還另有措施。

他讓人準備了大量的手套,襪子,耳罩。

這些東西,只要穿戴好,就能減少大量的非戰損失。

當然,最關鍵的凍傷,露在外面,難以避免的情況下,他還有絕招。

“陛下,爲何準備那麼多的豬油?”

“肚子裡沒油水時,大豆油不頂用,那用這些豬油,就是上好的法子!”

李嘉輕聲說道。

在他們的面前,數以萬計的桶裝豬油,被擺放整齊,安置在地窖中,隨即會被運送去北方,讓將士們享用。

李嘉讓人打開一桶,看着豬油中的幾隻死蟲子,他本來想發怒。

但隨即想到,此時沒有後世的密封,能有這個狀態已經算不錯了。

黃白之色的豬油,已經結成了固狀,聞起來具有莫大的香味。

“一塊豬油,抵得上三碗飯!”

皇帝輕笑道,隨即他又指了指豬油,說道:“如果在冬天,臉上塗上它,就很難生凍瘡,雖然很奢侈,但爲了勝利,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1206章覬覦第九百一十一章牙癢癢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七百零九章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1174章消磨第1165章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八百二十章來事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1114章利刃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1407章禪讓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七百九十章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1389章彩雲之南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1201章唐旗第1401章入祀第五百零七章僵硬第九百九十二章大決戰(上)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暗流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1175章談判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1250章文教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九百三十四章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1210章夏王第六百七十一章張苗第1238章護法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1228章子嗣第1193章借住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四百四十章秀才(下)第九十章水力鍛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