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章規矩

“這又是爲何?”李復沐的臉上,滿是疑惑不解。

在他看來,朝廷雖然限制土地買賣,但歸根結底,土地還是可以流轉的,並沒有完全堵死。

錢財買不到土地,顯得很是荒謬。

青年搖搖頭,不由說道:“所有地契變更,須去衙門,我這個秀才身份已經夠了,但本地卻難有一分地賣。”

說着,他不由得給這位年輕的衙內,普及了下地方上的規矩。

無論是在城內,還是鄉村,買賣房屋,以及地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些東西,雖然理論上是你的家產,但卻不是想賣就能******如,賣房子,你必須優先考慮自己的親戚,宗族,如果他們不想買,你才能找外人。

之後,你還得問問四方的鄰居,你變更了房屋,已經影響到他們了,他們也具有優先的購買權。

如果他們着實都不想買,你才能找外人,而且還是得得到他們的認可才行。

所以,這就是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

近鄰,有時候甚至比親戚還是重要。

尤其是在這個地方自治濃厚的時代。

至於買賣土地,更是如此,宗族同意,鄰居同意,甚至變賣時,還得優先考慮鄉人。

直到無可奈何的時候,才能賣給外人。

當然,如果你是權貴,這就另當別論了。

而這也是,爲何古人熱衷於購買老家的土地,而不是外地的。

無他,無論是規矩,還是人情世故,或者長久考慮,家鄉的土地,總是最好的。

“那,你家在本地三十年,都買不到土地嗎?”

李復沐驚詫道。

“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們都有了期望,開荒都來不及,怎麼變賣土地?”

青年不由得苦笑道:“而且,我家雖居數十年,戶籍在此,但卻依舊屬於外人,飽受排擠。”

“而其原因,皆是因爲沒有一畝的土地,被鄉民們當做是流民,外人。”

“婚喪嫁娶,在我成爲秀才前,幾乎是無有參與。”

說着,他咬着牙,又頗爲欣慰道:“前些時日,我用五天時間,這頭牛開墾了五分地,也只有區區的五分。”

“但,鄉民們,卻登門拜賀,禮物比我中秀才時還要重些,甚至,外縣的媒婆,都踏破了門檻。”

“地方的鄉紳,豪族,一個個態度親善,真正的把我當做了本地鄉鄰了,噓寒問暖……”

聽到這,李復沐越發的詫異,問道:“這又是爲何?尺寸之地罷了,態度這般突變?”

“衙內,就像我之前說的,沒有土地,只是流民,而有了土地,即使是尺寸之地,也是自由人,而不是佃戶,蔭戶,野人——”

青年一臉暢快道:“有了這頭牛,今年我能開墾三五十畝地,養育兩三年,就奠定了家業了。”

聽到這裡,李復沐不由得也爲之高興,說道:“三五載之後,貴家豈不是地方大戶?”

“除非我中了舉人!”

青年直言道:“多高的地位,纔能有多少土地,秀才頂多兩百畝,再多,就會被排斥,謀奪。”

“而且,就算是這兩百畝地,也起碼要耗費十年之功。”

說着,這位秀才繼續普及知識,書本上得不到的知識。

開墾荒地,起碼要積攢一年的糧食,全家上陣,加上耕牛,一年才能三五十畝罷了。

而,爲了今年的開荒,他們家已經準備了足足三年,才妥當。

至於普通的佃戶,只能在農閒時開墾,區區十畝地,都要耗費二三十年的功夫。

從佃戶爬到自耕農,沒有兩代人辛苦勞累,是絕難的。

“而我,中了秀才,才把五十年,縮短到三年罷了。”

坐上了馬車,李復沐陷入了沉思。

他從來沒有考慮到,原來,土地竟然如此的重要,竟然可以決定一個家族的生死。

如果這位秀才沒有考取,那麼就像他所說的那樣,到他這一代,甚至連婚配都沒有。

自然人死族滅。

而,土地兼併,自然會導致大量的流民。

土地越重要,這些人心中的怨恨就越厲害。

由此,自然就會爆發出天翻地覆的力量,甚至推倒某個朝廷。

“難怪父皇讓我來到民間,瞧瞧民間之事,今次談話,才知土地之重,兼併之禍。”

他心中想到什麼,臉色不由得有些陰沉。

“殿下有何事?”王傅問道。

“無事,心有所感,哀民生之多艱。”

“王傅,如今大唐,有多少丁口?”

李復沐問道。

“朝廷對此雖然嚴禁外傳,但殿下您卻不同。”王傅搖搖頭,思量道:

“約莫有三千餘萬,至多四千萬罷了。”

“多謝王傅解惑!”

李復沐這才閉目養神,心中頗爲憂慮。

從洛陽出來,他當然看到了那一座座的莊園。

其中,有的是勳田,有的是貴族權貴們買來的土地,阡陌縱橫,極爲震撼。

他當時只是覺得很正常,如今一想,卻有些毛骨悚然。

這些土地被買下,肯定有人賣去。

大量的百姓失去了土地,安定的根基。

如今人口還不算多,大量的土地荒蕪,失去土地的百姓們還可以開荒。

而到了日後,哪怕是到了前唐時期,天寶十三年統計的九百六十萬戶,六千萬百姓。

那天底下將會有多少的流民呢?

細細思量,他頗爲惶恐。

路上,他不再言語,只是看着土地,偶爾下車詢問一番,基本上大同小異。

勳貴們雖然擁有大量的土地,但百姓們卻不以爲意,因爲還有大量的荒地存在,他們並不慌亂。

總算,他來到了偃師縣,距離洛陽並不遠。

縣衙上下,對於這位薛王的到來,可謂是膽顫心驚。

這要是心中不滿,回去隨便說一句話,他們的官帽子就保不住了。

所以,大家盡其所能地安排,力求這位薛王滿意。

可是酒色被禁,錢財這位薛王也不缺,着實難爲了他們。

而李復沐則不管那些,就直接了當的看起衙門的賬簿,戶籍等等。

無他,他此次前來,不光是督促春耕的,而且主要是徭役。

合理安排徭役,運轉糧草去洛陽。

就那麼簡單。

但,越簡單,就越不簡單。

第七百一十一章求授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1323章胡昌翼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番外4——再興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第1320章千歲第九百一十章局勢第八百一十八章廟堂第四百七十八章泉州第1249章想法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1333章收買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問題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九百二十章白重贊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八百九十八章緊張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五百一十一章殺價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1252章無題第七百二十六章應對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1169章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1147章兩人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四百六十七章林仁肇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1195章第1301章技藝第三百九十九章名單第1382章第1338章諸王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1229章戰略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一千零三章崩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歸都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1122章于闐第七百零三章避暑被屏蔽了一章,明天應該能解禁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九百二十三章第1231章開藥第1339章第八百三十章明修棧道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七百一十五章熱鬧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1104章幽州營第1105章安頓第七百三十九章條件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十二章雜事繁多(下)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五百八十四章北漢第四百八十二章第1245章無題第1296章南詔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