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入了國子監,一片心曠神怡,讓李嘉彷彿回到了幾千年後的學校。

這裡房間林立而簡陋,教室寬敞而漏風,花草樹木很多,但同樣,讀書人也是極多的。

對於國子學,太學等勳貴子弟,李嘉只是草草地看了兩眼,就沒了興致。

這羣官二代們,怎麼可能忍受得住國子監的苦楚,冬天一來,立馬就跑回來了家,美名其曰寒病假。

所以,看了幾眼空曠無人。

皇帝就直接去了門學,八百的俊逸秀才舉人,果然泰半都在。

或頭懸樑而讀書,或站立走動,使得冰冷的腳暖和一點。

有的桌前的粥,已經結成了冰,有的抱着硬邦邦地炊餅,捨不得放手,一邊看一邊啃食。

皇帝如此大的儀仗,一到來,立馬就驚擾了這羣讀書人。

面對皇帝,以及其身邊一個着王袍的少年,衆人哪裡不識趣。

一個個激動萬分,臉色潮紅,嘴巴不斷地動着,就不知,也不敢喊出什麼。

恭敬有禮,不敢逾越。

讀書人的禮節,更加的充沛。

皇帝頗爲平靜,臉上帶着笑意,揮舞着手,看了看周邊的居室環境,隨即離去。

剛走開,他不由得皺起眉頭,道:“國子監,每日與碳多少斤?”

一旁的國子監祭酒,忙不迭道:“監生每舍與碳三十斤。”

“不可能!”

皇帝搖搖頭,說道:“每舍雖然堆積了不少的石碳,但卻只有兩個火盆,一個深些,一個淺些,顯然平日裡只有一個火盆。”

“三十斤的石碳,怎麼可能如此吝嗇?不外乎碳不足,只能省點用了。”

一旁的國子監祭酒,瞬間汗如雨下,不敢爭辯:“微臣馭下不嚴,愧對陛下!”

皇帝這樣的觀察入微,讓一衆的國子監官吏嚇了一跳。

“你不是對不起我,而是對不起那些讀書人。”

皇帝扭過頭,說道:“他們再不濟,也是地方的秀才舉人,百裡挑一的人才,而你們,卻只照顧那些勳貴子弟,甚至剋扣其炭火。”

“何以育材?何以出才?”

管中窺豹。

光是監生白日酗酒,剋扣炭火,令李嘉明白,這個國子監,已經爛了,崇權而欺弱,完全沒有了其設立的初衷。

皇帝厭惡的看了一眼衆人,不由得直接離去。

而李復沐,則輕輕回頭,看着滿臉巴望的衆人,只能隨着皇帝遠去。

“父皇,他們還跪着呢!”

“讓他們跪着!”

看着其拉開了窗簾,李嘉不屑地說道:“這個時候,對他們的寬容,就是對那些讀書人的殘忍。”

“國子監糜爛如斯,這羣人就得背下這個鍋,跪着算什麼?”

皇帝輕聲冷笑道:“他們當然知道我的手段,這個時候跪下來,希望我動一下憐憫之心,將他們寬恕。”

“可,難道皇帝真是傻子嗎?或者說,他們以爲我真的什麼都不明白?只是有時候裝糊塗罷了!”

一旁的李復沐不由得打了個哆嗦。

皇帝的話,極爲深刻。

“你猜猜,他們的結局如何?”

李嘉不由得問道。

“孩兒猜不出來!”李復沐哪裡敢瞎猜,只能這麼做不知道。

雷霆雨露,皇帝一言以決。

重罪能輕判,輕罪也能重判。

“哼!”李嘉沉聲道:“祭酒以下,有一個調查一個,凡是貪污受賄者,要麼流放,要麼擼去官身。”

區區的貪污,竟然要處置那麼多人,而且還是僅次於死刑的流放,這讓李復沐深刻的意識到,皇帝對於貪污,是多麼的憎惡。

“你要記住,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多聽幾條意見,無論是做什麼事都有好處。”

李嘉不由得說道:“而且,耳聽爲虛,眼見爲實,你需要擁有細緻的觀察力,管中窺豹。”

“一個人的言語,動作,東西,乃至於親友,都能看出不少東西,你要多多學習纔是。”

“就像我剛纔所說的那樣,區區火盆,再加上醉酒路邊的監生,就能看得出來,國子監的爛透。”

“兒臣謹記!”李復沐大開眼界,忙不迭的應下。

回到宮中,被影響到心情了,李嘉頗有些煩躁,他直接召見大理寺卿:

“派些人手,直接給我調查整個國子監的官吏,有罪的判罪,無罪的放過,今個,我就要好好治一治這個糜爛的地方。”

“微臣遵命!”大理寺卿忙不迭地應下,口中叫苦,但又有些歡喜。

雖然這是得罪人的活計,但幹好了,也是立功的。

在唐時,三法司,大理寺、刑部、御史臺。

其中,大理寺負責處理官吏,勳貴風犯罪的事情,刑部則負責重刑犯,以及天下死刑的複覈,還有制定及解釋法律。

至於御史臺,也負責彈劾,調查,監督。

所以這叫做三司會審。

而這樣來說,真正意義上的最高法院,其實是刑部,而不是大理寺。

皇帝自然不會慪氣太久,他想了想,國子監那麼糜爛了,那其他的教育又如何?

“來人,擺駕——”

李嘉輕呼道。

相較於普通人,宗室的教育,總是讓李嘉更加記掛。

這種皇族貴戚的學校,分爲三種。

一是像皇子等近支,基本上在上書房學習,一舉一動都在他的眼中。

而其餘的遠支宗室們,則就學於宗正寺中,也就是所謂的宗學,族學。

另外,特別的弘文館,崇文館,招收學生38名,都是皇親國戚、一品官、宰相和功臣的子弟,入學年齡爲14-19歲。

而其,更是以宰相兼領館務,稱館主,可見其一斑。

而弘文官與崇文館的區別,只是前者是門下省之下,後者,則隸屬於東宮。

這兩館,李嘉也是粗略看看,反正擺設什麼,都是頂流,光是藏書,就超過了20萬卷。

而宗正寺的宗學,則比較簡陋。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皇帝一直被詬病的吝嗇,對於他們這些遠支,一直很苛待,封爵的極少。

或許也正是太窮了,宗學的氛圍看上去竟然很不錯,上百名孩子朗讀書籍,或者看書。

而在校場上,竟然還有人在練習騎射。

在這種天氣,屬實難得。

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五百九十一章詩詞第兩百六十九章一朝勃發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貢體系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六百零三章吃肉第八百七十五章突兀第兩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三十三章飛龍軍成第四百八十六章汀州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兩百一十章充實後宮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1167章驚喜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1345章第兩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1397章一步到位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四百九十八章無題第1108上京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1115行事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1159章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七十章白沙港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1276章實踐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1274章伴當第七百三十三章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1255章驚詫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坊追捕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五百三十二章心灰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1299章西域戰略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1104章幽州營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兩百九十二章北巡楚地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1332章射聲司的驚喜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1314章凜然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1366章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惡日第1382章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四百八十三章漳泉(3)求票求訂閱第1106章修法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七百四十章第1315章水師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八百二十章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