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凜然

三十萬大軍,其中十萬騎兵,二十萬步兵。

李嘉依舊準備出十萬御營,洛陽城下還剩下五萬人。

剩餘的十萬,其中光幽州就有六萬,山東府,河北府各出兩萬,合起二十萬步兵。

而,這是純粹的戰兵,而不是加上湊數的民兵,其幾乎是大唐的精華力量。

“十萬騎兵,外加二十萬步兵,每月消耗的糧食,達到了五十萬石。”

孫釗粗略的一算,目瞪口呆道:“如此,還要許多雜糧,鹽,菜,肉,酒,等等,還有兵器,衣裳,還需要另行準備兩百萬貫錢,才能堅持三個月。”

“三個月不夠,起碼就得堅持半年!”

李嘉搖頭道。

一馬頂五卒,普通的戰馬,光是吃食,就超過了五名步卒,甚至十名。

所以,十萬戰馬,等若五十萬人的消耗。

三十萬步騎,就站着不動,每個月就是五十萬石糧食。

而,如果算是腳伕的運轉費用,起碼得翻一倍。

也就是說,每月稿費百萬石,半年,就得準備六百萬石,國庫掏空了三成。

這要是持續的話,那麼糧草源源不斷的支持,這對於朝廷來說,非常損耗國力的,最多堅持兩年。

“陛下,此番若是作用於東北,那麼糧食運輸必然要靜悄悄,出其不意,若是契丹人知曉,怕是難度加倍!”

趙普勇於表現道。

“你們算錯了!”

皇帝見衆人臉色,輕聲道:“我並不準備通過運河來運送糧草,損耗太大了!”

說着,他走下來,對着桌子上常備地圖,指着幽州靠海之地,說道:“我準備在這裡,建造一座糧倉,儲存咱們的軍糧。”

說着,他的手從黃河劃過,直接來到了濟州島,形成了一道摺痕:“從洛陽出發,通過黃河,來到海面,再來到濟州島,將大部分的糧食運往這裡儲存,契丹人沒有水師,這裡永遠不會是烏巢。”

“然後通過濟州島,再慢慢的轉移到幽州,從而形成一道極爲省力的糧道,天底下還有比水運更省力的嗎?”

“陛下,爲何不將糧食儲存在滄州?”王溥問道:“上一次,這裡還留下不少的儲糧倉!”

言下之意,就是廢物利用,省得浪費錢糧。

不過,還不待皇帝言語,一旁的李淮就說道:“滄州距離遼東太遠了,距離幽州上百里,遼東更是數百里,這樣的路途,轉運是極爲困難的。”

“所以,陛下,幽州附近作爲糧倉還不夠,再往北去兩百里,到達營州,那裡有榆關。”

聽到這個建議,李嘉沒有一皺,他倒是沒想到,李淮竟然那麼大膽。

不過,一想到榆關,他頗有些心動。

他沒有估計錯的話,郭進在這裡,已經修建了數座堡壘,已經堅若磐石了。

作爲糧倉,還真有些合適。

“那,若是契丹人來攻如何?此地距離契丹太近了。”

趙普提出了疑惑。

“如果契丹人來了,那就再好不過了!”

李淮笑道:“據我所知,郭進在此屯兵萬五,堡壘極其堅固,若是契丹人來了,必然被圍攻。”

“咱們把糧倉設在這裡,也是爲了故意吸引契丹人。”

“以己之短,克我之長,契丹人要是做出這樣的事,恐怕我等要笑掉大牙!”

此話一出,衆人皆笑。

不過,對於他把糧倉設置如此之近,也就沒了異議。

皆爲認可。

不過,雖然王溥不懂軍事,但他博文廣才,書籍什麼的看了不少,自然知識廣泛,只見,他指着遼東道:

“契丹的精華,皆在於渤海舊地,遼東——”

說着,王溥一臉認真道:“雖然微臣不曾去過草原,但也知曉,冬日的白災,足以讓牧民損失慘重,但因爲遼東可以冬狩,可以存糧,讓契丹人遠遠地比突厥人更加堅持。”

“而且,遼東之地,不只是盛產糧食,刀鐵器械,契丹多仰仗於此,所以,契丹人對於渤海復活,並不窮追猛打,因爲遼東已經讓他們吃撐了。”

“沒錯!”

皇帝不由得讚歎道:“遼東有百萬的渤海人,如果再吞渤海國,那豈不是主客易位?”

“也正是因爲遼東的重要性,其就是契丹人的命脈,一旦奪得遼東,契丹人就不足爲慮了。”

“可,陛下,其他人想必也知道這點,必然不肯放手。”

鄧斌忍不住插話道,那麼長時間,他就幹看着,真難受啊!

“沒錯,契丹人也不是傻子!”

李嘉沉聲道:“不過就算是再困難,也要打下來,這是千秋的功業,讓子孫享福的基業,可不能讓後人來背這個包袱。”

曾幾何時,李嘉也曾想過,國無外患則亡,想要留個尾巴什麼的。

但,當他坐上了皇位之後,立馬就明白,野火吹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道理。

所以,趕盡殺絕,纔是硬道理。

шшш •тt kān •¢o 不過,學習一下滿清的經驗,搞一個長治久安的政策,那就不錯了。

“所以,哪怕這三十萬人都拼沒了,只要把契丹人給消滅乾淨一切都是值得的。”

皇帝鄭重其事道。

此話一出,衆人凜然。

大家都看出來皇帝的決心,自然不敢反對,只能一心服從了!

糧草,錢糧,船隻,民夫,輜重,等等,有條不紊地佈置下去。

得益於剛開國不久,一股昂揚向上的精神頭還沒有消失,效率是極快的。

不過,得到這個消息後,海龍軍指揮使周奎,忙不迭地跑來,滿臉的欣喜之色。

一邊走着,他極爲得意。

偌大的大唐,只有他們海龍軍,纔是大海經驗最豐富的,此次捨我其誰?

至於黃河水師,只能疏通一下淤泥,在黃河裡蹦躂,而他的海龍軍,纔是大海的王者。

李嘉也接見了這位水師大將,其模樣,倒是越發的精神,只是還同以往那樣,不修邊幅。

他也知曉是海上行船的習慣,所以不以爲意,直接問道:“此次,海龍軍有大任在身,可有信心?”

“啓稟陛下,海龍軍從不懈怠,無論什麼軍任,海龍軍義不容辭!”

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八百一十五章戰略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四百七十四章無恥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1380章第四百五十七章武魂殿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八百四十八章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記仇第五百八十二章第兩百六十四章楚國不靖第八百六十七章鴻之舞金礦第兩百一十章仿製回回炮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1156章民心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1106章修法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七百二十九章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一千零六章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兩百四十二章千里迢迢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1352章第兩百八十七章鎮壓豪強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第1315章水師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暢談第1399章大動作第1355章山民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1153章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1313章大御前會議第1257章安南府第1169章第兩百七十章殺意盎然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九百一十九章剿宋助周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第1353章民艱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九百四十三章不覺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第七百八十二章崇福司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九百一十六章第1109章謀求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1266章宣揚第1378章和談第七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1356章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贖買第九百九十五章第五百三十三章借師助剿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1238章護法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