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就藩

完婚不過數月,衛王,中山王夫婦,就攜帶着家產,以及奴僕,浩浩蕩蕩地向着西北離去。

這是就藩的第一批親王,李嘉心頭盪漾,又有些不捨。

吐蕃那樣的地界,也不知二人能否適應,堅守住呢?

洛陽城的百姓,許多人也是哭成一片。

無他,親朋好友的離去,在這個路途不順的年代,此去不亞於生死離別,今生難見。

“徐兄,殷兄,好生保重!”

徐鍇兄弟,並陳喬,張洎等南唐舊臣,來到洛陽城外,送別苦難倒黴的二人。

徐遊,殷崇義二人,可謂是一言難盡。

心中的苦楚早就哭光了,但此時此刻,依舊令人難受。

“你們保重吧!”徐遊二人嘆了口氣,一切盡在不言中。

“等等——”這時,張洎突然喊了一聲,讓登上馬車的二人,停下了腳步。

回首一看,百步外,一輛裝飾輕奢的馬車,緩緩而來,不一會兒,就來到了他們的面前。

車簾掀開,露出一張縱酒過度的臉。

“郡公——”幾人連忙驚呼,立馬拜下。

“哎!”李煜見到這幾位曾經的舊臣,不由得嘆了口氣,說道:“今日知曉你們二人離去,某心有不忍,只能過來見最後一面。”

“自從來洛陽多年,咱們這番見面,竟然是之後一別,你們的年歲不小,都怪我無用,庇護不了你們,致使如此之災。”

聞言,幾人眼眶通紅,淚撒衣襟。

去往吐蕃,被洛陽人稱之爲西災,世代居於蠻荒,怎能不讓人畏懼?

“我等最後拜別郡公,此去杳無音訊,還望郡公保重身體!”

徐遊,殷崇義二人,最後行跪拜禮,然後滿臉困難,踉蹌地登上了馬車。

目送他們離去,一時間滿是傷感。

李煜心頭惆悵,想要賦詞一首,但終究還是作罷,在洛陽,還是規矩一些,今次,已經屬於冒昧了。

多年來君臣,散的散,如韓熙載等人,走的走,真正值得掛念的徐遊,也離去了,他心頭越發難受。

徐遊陪他長大,又會吟詩作賦,更是徐家人,自幼就關係親近,這個最好的玩伴,卻也將去往吐蕃。

長久被酒精麻醉的大腦,突兀地清醒了片刻,他恍惚間明白了,這是男人手中必須要有權的原因罷!

滿臉落寞地朝着徐鍇兄弟,以及張洎等,拱拱手,李煜坐上馬車離去。

徐鍇望之其背影,也不由得嘆了口氣:“郡公如今依舊安穩,我等心中也無憾了。”

張洎聞言,輕聲道:“陛下恩重,心胸寬廣,只要郡公往日如常,必然不會有什麼事的。”

“走吧,走吧!”徐鉉笑了笑,又搖搖頭:“亂世終將結束,心態放寬,太平時日來了,就得換一個腦子來過活了。”

……

李賓與李覆文這對叔侄,成婚相差數日,啓程時間則也是同一天,爲了安全相伴而行。

數千精銳的兵卒護佑左右,讓兩人安穩許多。

過了三門峽,到了長安祭祀太廟,繼續出發,走數百年的唐蕃官道。

也是文成公主和親的道路。

這條路線從長安出發,沿渭水谷地西進,翻越隴山後沿湟水谷地到達鄯州(西寧),隨後經過青海湖周邊的日月山,經由玉樹、那曲到抵達當時的吐蕃首府邏些。

而隴右府治鄯州,則成爲兩人最關鍵的一個點。

從肥沃的關中平原,到半荒漠化,水草充足的靈州,然後就是急轉而下,翻越隴山,沿着河谷,終於到達了青海湖附近的鄯州。

在這裡,知府蕭思溫,已經預備多時了,準備了充足了食物迎接。

而此地,前兩批,一萬多人的隊伍,已經被護送到邏些城和那曲城,正在緊鑼密鼓地建造城池。

這條路,近兩千裡,隊伍幾乎是以每天二十里的速度,緩慢行進,應用了大量的騾馬,沿途糧食充足,倒是死傷了不多。

爲了保護兩位親王,皇帝特意準備了上百名大夫伴隨,就是爲了確保其成長,隨同的人也能得到救治。

五月出發,到達鄯州時,剛剛到九月底,天剛轉涼不久,萬幸。

李賓與李復歆二人,對着蕭思溫拱手道:“有勞府君了,若是沒有這些熱水,怕是真的難受了。”

“鄯州白日暖和,但到了晚上,則急轉直下,兩位大王應當保護身子纔是。”

蕭思溫建議道。

“鄯州地處偏遠,但土地肥沃,遍地牛羊,我路上瞧了瞧,竟然有數萬畝的耕地,果真是個好地界。”

李賓感嘆道,只是隨即又道:“就是着實有些悶氣了些,跑快點就喘不過氣來。”

“殿下,還是得習慣啊!”

蕭思溫苦笑道:“鄯州還算可行,並無他樣,等到了吐蕃本部,到時候就更困難一些了。”

李賓二人不由得苦着臉,吐蕃比想象中更困難。

“不礙事的!”

蕭思溫擺擺手說道:“兩位殿下在鄯州待到明年初夏,住幾個月就會習慣,到時候去往吐蕃也無有問題。”

這時,兩人才鬆了口氣。

李賓有些憂愁,他看了一眼頗有些沒心沒肺的李復歆,不由得說道:“整個吐蕃,也如鄯州這般,放牧耕地嗎?”

“吐蕃與中原,除了地力貧瘠了些,人丁少了些,民風彪悍了些,其實與中原並無兩樣。”

聽到這話,李賓嘴角動了動,這叫不大?差到邊了!

一望無際的草原。

貧窮污垢的牧民。

燃燒的牛糞,不大的皮帳,都讓他感到不適應。

“吐蕃沒有茶,沒有絲綢,就連一些糕點都甚少,只有青稞,青稞,還是青稞。”

李賓到底還是年輕人,頗有些煩躁憤怒道。

瞧着他這般模樣,蕭思溫當然理解這位從小蜜罐泡大的親王心思,他不由得說道:“殿下,吐蕃臨近西域,美酒,駿馬,美玉,乃至於西域美人,都是有的,比之中原,另有一番風味。”

“而且,邏些城乃是吐蕃第一城,昔日的宮殿不可勝數,絕不亞於洛陽的衛王府的。”

“那曲有嗎?”李覆文連忙問道。

“工匠正在建造,明年就會有的,”

第七百七十六章開府第七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二十九章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1197章想法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九百七十九章東出第九百三十四章第1105章安頓第1357章人選第八百六十四章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八百二十九章第1140章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六百六十章遷徙第七百一十二章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七百一十三章上書房第1166章安排第五章意外之人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八百零九章頑固第1378章和談第1286章分封第1384章呂端第1228章子嗣第八百三十九章軍制(上)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1291章京城事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四百九十二章戰事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無味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1369章騎兵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兩百四十四章任重道遠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1106章修法第九十五章倔強彈劾第九百三十二章殺——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九章(重發)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六百四十七章陰謀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四百四十六章掌控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六百二十一章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1156章民心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1112章老君山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四百七十章黨爭第兩百零二章薛王之號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1246章主考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五百九十八章終究還是和親第1242章手段第1348章第1253章教訓第1210章夏王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九百三十四章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六百九十章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屯田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兩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1307章愛憐第四百九十章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兩百二十五章戰爭動員第1312章餘熱第九百五十三章長安第1206章覬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