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爾

說白了,對於這些人的處置,就是因爲北漢固守太原,又是最後一個割據小國,李嘉也就沒有了顧忌,最明顯的就是劉繼恩僅僅獲得一個應州侯的爵位。

關鍵是,這應州,還在於契丹境內,屬於燕雲十六州之一。

當然,也可以說是秋後算賬。

除了郭無爲外,像一直活蹦亂跳的太原尹劉繼元,李嘉也看不過去,這小子從明面上看,屬於劉家最活躍的一份子,也是威望最大的。

有鑑於此,李嘉直接賜予了一杯毒酒,藉口就是其妄圖抵抗王師,蠱惑國主。

這一番的查處,果然大有收穫。

雖然北漢的國庫空虛的一比,耗子都沒有幾個,但這些文臣們撈錢,確實有本事的。

不一會兒,彙集在李嘉的手中,就有錢兩百多萬貫,其餘的金銀珠寶不可計數,土地,家奴,蔭戶,以及各種地契,數不勝數。

這樣計算的話,這場仗也沒有白打,成本算是回來了。

不過,如果算上後期的獎賞什麼的,根本就回不了本。

除此之外,北漢國的窮,果然不是假的。

戶口上,只有六萬戶百姓,頂多三十萬人,但軍隊,卻有近五萬,禁軍約莫三萬,可謂是窮兵黷武了。

這一點百姓,還要養活皇帝,官吏,甚至還要朝貢契丹,其中的壓力該有多大,顯而易見。

當然,這與北宋,後周時期,不斷地入境劫掠百姓,也是有着重大的關係。

偌大的十二州之地,比鄰草原,只有區區三十萬人,這怎麼可能守住,日後用兵北方,也不足以維持後方基地。

光是糧草,就難以爲繼,怎麼可能大老遠的從中原運輸吧。

所以,在李嘉看來,山西與陝西一樣,都是缺人,不足以作爲後方,以致於未來的戰爭成本不斷地增加。

當務之急,就是擴大人口,也就是所謂的在籍人口。

於是,他一邊釋放蔭戶,家奴,並分其家主之田與他們,然後再爲其登級造冊。

除此之外,他還派人去各個山區,招撫那些因爲暴政而躲避的山民,讓人下山。

當然,對於李嘉來說,最要緊的還是加固太原城,穩定汾水。

因爲,契丹人絕不會善罷甘休,尤其是他們損失數萬騎兵的情況下的。

大同。

不遠處的草原,極爲遼闊,一眼也望不到邊,一座堅城屹立與此,大量的帳篷圍繞着城池,成羣的戰馬不斷地飲水,吃草。

幽州總管塔爾,終於率領他的五萬鐵騎,來到了大同。

而同樣,作爲監軍,而逃過一劫的冀王耶律敵烈,也在大同修整。

“耶律沙就是個廢物!”塔爾也是個勇武之人,他聽到那場半渡而擊的戰役後,不由得諷刺道:“還是個宰相,兇猛的野狼竟然被一羣羊擊敗,他哪有資格當宰相?”

“若是讓南院大王(耶律撻烈)知曉,肯定會罵死他。”

一旁的耶律敵烈頗有些尷尬,作爲監軍,其實他也有一些責任的,但他還是把鍋甩到了死人頭上,畢竟死人不會說話:

“耶律沙太過於輕敵,唐人不斷地示弱,他竟然以爲真,以致於被襲擊,須知就算是狼羣,在夜間也會格外的警惕。”

“哼!”塔爾皺起眉頭,啃食着手中的羊腿,不由得說道:“不過,唐人還是有些許本事,尤其是你說他們固守石嶺關,十數日都攻不破,只能被迫回到大同。”

“我只有兩萬餘人,久攻不克後,只能撤回,陰雨連綿,悶熱潮溼,將士們腹瀉,染病的不在少數。”

耶律敵烈不住地解釋自己的困境,然後無奈地說道:“這般只能撤退,不然恐怕連剩餘的人都保不住。”

“哼!”塔爾雖然顧忌其監軍的身份,但聞言,還是對於其藉口不滿,直言諷刺道:“這就是你一路北還,連雁門關,都被唐人奪取的藉口?”

“契丹勇士,就算拿下了唐人的城池,也不會守!”耶律敵烈聞言,立馬就蹦達起來,氣憤地說道:

“衆所周知,漢人的城池,只有他們能夠會,契丹人野戰纔是最厲害的,困守城池,反而更容易喪命。”

“況且,漢人都是不可信的,他們表面一套,內裡一套,我怕如果駐守城池,那些漢人會把我們出賣給唐人。”

塔爾聞言,搖了搖頭,終究顧忌到他宗室的身份,不再言語。

而他,即將面對的困境,反而是更大,不僅石嶺關,還有雁門關。

他是個傳統的契丹人,不習慣與城池,而是住在帳篷裡,他走出來,望着遠處的草原,以及那成羣結隊的牛羊。

“漠南的部落,我已經召集了兩萬人,加上你剩餘的兵馬,如今,差不多有十萬。”

塔爾沉聲說道:“既然大汗交與我救漢國的重任,那麼,就一定要去。”

說着,他不再理會耶律敵烈的言語,直言道:“明天出發,十萬大軍,兵臨雁門關。”

很快,大軍浩浩蕩蕩,直撲雁門關而去。

不消兩日的功夫,大軍就兵臨城下,而坐鎮指揮的,就是郭進。

面對如此大規模的騎兵,即使郭進再怎麼自信,也是爲之動容,數量到達一定的規模,就足以嚇退任何人。

“去太原請求援兵——”郭進無奈地說道,因爲他發現,這夥契丹人中,竟然還有不少的漢人,想必是大同的工匠無疑了,他們正在建造攻城器械。

而,附從他們的漢軍,就是攻城的主力。

以漢制漢,這一招太狠了。

無可奈何,他這點兵力,還真是不夠耗費的,而且,光有人也無用,器械什麼也足,只能被動挨打。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很快,李嘉就獲知了雁門關的情況,對於郭進所面臨的處境,也感到擔憂。

契丹人不可怕,漢人才是最可怕的。

而且,他還發現,北漢人,已經天然的產生了契丹恐懼症,光是聽到名字,就不戰而怯。

雁門關可有不少的北漢兵馬,容易拖後腿啊!

事關如此,雁門關乃是北面門戶,不得不守,李嘉直接進行點將:

“楊業,朕能相信你嗎?”

第八百九十八章緊張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1349章小子第一千零三十五章第1198章烏樑素海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五百八十六章折氏第七百零七章第1109章謀求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聯姻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開府第1330章支援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貴戚第1178章高麗來使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1194章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變化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涼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1203章羣議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八百二十一章應對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1303章清明第1208章第1149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戰慄(1)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兩百零七章編練水師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1186章第四百五十八章太僕寺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討僞宋北伐檄文》第1344章封王?第六百八十六章第一千零九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四百五十五章皇城司第1140章第1339章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1298章規格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八百七十八章吳越第四百八十四章漳泉(4)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三百五十七章國除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七百零九章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1249章想法第三百四十二章憂慮第1404章安排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1124章討論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八百八十章第五百九十章驚美第八百一十八章廟堂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動作第1176章贖人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兩百零六章大興科舉(上)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鎮入京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六章邕州衙內第1383章安國第1354章規矩第七百八十八章第1402章宗藩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1317章島嶼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九百七十八章無題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四百八十章城內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