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喪事

與皇后調情一番,周穎兒實在是臉皮薄,耐不住皇帝,只能羞怯地低頭,不敢應話。

而,就在這時,田福突然闖了進來,行了一禮:

“陛下,下面傳來消息,成德軍節度使,韓令坤,已經不治,病逝了……”

“韓令坤?”

李嘉詫異了一下,隨即站起,陡然想起,韓令坤所領的,正是成德軍,而按照政策,其人領職而不就職,地方具體的事務由手下受領。

成德軍,所在鎮州,河北以北,北漢以東,可以說這是防禦契丹人的北境,至關重要。

所以,哪怕韓令坤只是領職不掌權,但李嘉也不能懈怠,此人乃是舊禁軍中的悍將,也是趙匡胤的心腹。

韓令坤南征北戰,在成德軍七年,北邊無有戰事,雖然睡王的因素更大些,但也凸顯了其本領。

當然了,其人也識相,李嘉隨即賞賜了個子爵與他,再賜予些許錢財,算是贖回了權力。

如今驟然聞其去世,李嘉感嘆萬千,問道:“因何而去?年歲多少?”

“御醫言語,乃是背疽發作而病逝,享年四十六歲。”

“背疽?”李嘉嘀咕了一聲,這才說道:“這病,其實很簡單的,可是,卻發作起來要人命。”

所謂的背疽,泛指於背部的有頭疽,有頭疽,是癰疽之發於體表而有粟米樣瘡頭者,也就是俗稱的背瘡。

如歷史有名的范增,宗澤,徐達等,都是因此而去世。

其實,對於現代人來說將疽擠掉,再塗點藥膏就能好,但對於古人來說,沒有抗生素惡幫忙,背疽就像是絕症,

漸漸地痛苦等死。

對於將軍來說,患上背疽的可能性更大。

如經常不洗澡,着甲就眠,灰塵,毛髮滲透入皮膚,再加上一些火毒,溼熱的催化,就成爲了絕症。

不過,李嘉雖然知曉,但卻也沒法子治療,畢竟他不是化學家,抗生素,他哪裡會弄?

“內庫中拿出兩千貫錢治喪,追贈其爲鎮州伯,其子依序襲男爵之位,另外,再輟朝三日,以示哀悼。”

李嘉嘆了口氣,四十七歲,的確有點年輕了,隨即他又想到了什麼,繼續說道:“允許各地軍使回京參與葬禮,至於其諡號,讓政事堂草擬吧!”

“喏——”田福連忙應下,轉過頭就去傳旨,徒留下李嘉一人,陷入了沉思。

如果按照後世的標準,47歲的確是英年早逝,但到如今看來卻是再正常不過了。

韓令坤都已經當爺爺了,孫子都有了好幾個,大半輩子都享受着榮華富貴,還不夠嗎?

但是,李嘉還是有些感傷,物傷其類吧!

沉思了不一會兒,田福突然又跑過來,面帶哀愁,輕聲道:“陛下,定難軍傳來消息,上個月初七,定難軍節度使李彝興,已然病逝。”

“哎!”聽聞到這個消息,李嘉又感慨了一句,然後說道:“追贈李彝興爲夏州伯,其子李克睿,領定難軍節度使,賜予兩千貫喪葬錢,再輟朝三日,以示哀悼——”

“喏——”

李彝興這個老狐狸死了,對於西北地區的局勢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

一個年輕的党項人領袖,比一個老狐狸更好對付,這對於朝廷來說,是一件好事。

此時他的心情由感傷,又轉變爲欣喜。

同樣的死訊,對他的影響截然不同。

陰轉晴了,李嘉感覺自己又可以以一敵三。

而,就在他還沒有開心多少時間,田福急促的腳步聲,已經逼近。

怎麼,還沒完沒了是吧?

“這次又是何人?”

皇帝轉過身,直接問道。

“陛下,孫相公,已經快不行了——”

田福臉上的哀傷極爲濃厚,比前兩個更加真實了,也說明了情況的嚴重性。

“怎麼,昨天不還是好好的嗎?”

李嘉臉色發黑,今天真是不吉利,連續獲得三個消息,一好一壞一平。

所謂的孫相公,自然指的就是如今年歲六十八的孫光憲,孫相公了。

孫光憲,字孟文,是陵州貴平人,(今四川省仁壽縣),歷任三代南平王,可以說是功勳老臣。

所以,有鑑於此,李嘉直接宣麻拜相,讓其進入了政事堂,不光是其才華,更是爲了讓政事堂有個年老持重的人盯着。

而孫光憲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一直查缺補漏對於政事堂的和諧,出了很大一部分力,甚至隱隱成爲除首相趙誠、次相孫釗之外的第三股勢力。

但,穩定的三角形,終究還是沒有形成,其年歲頗高,這兩年更是時常請假,昨天的萬壽節,也是勉強參與。

令李嘉沒有想到的事,昨天還好好的,今天就出事了。

“快,擺駕孫府。”

李嘉皺起眉頭直接說道。

“馬車已經預備好了——”田福伺候的周到,知曉情況,早就把馬車給預備好了。

出了皇宮,徑直來到了孫府,昔日寬敞明亮的宅院,如今卻滿是藥香,還帶着些許的陰沉。

其二子,孫謂、孫讜,則面帶哀色的迎駕,李嘉心中一沉。

隨即,他來到了病房,見到了病榻上,臉色蒼白,身子蜷縮的孫光憲。

灰白的鬍子,似乎都呈現一股死灰色,李嘉想起數年來的君臣之誼,不由得頗爲感懷。

“陛下,您來了?”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孫光憲睜開眼睛,突然精神了些許,他看着牀榻前的皇帝,不由得咳嗽了幾聲,艱難地說道:“不曾想,老臣離去之時還能見到陛下——”

“放寬心,會好起來的!”李嘉輕聲安慰道。

“老臣自己的身子,我自己清楚,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已六十有八,一生無憾了。”

孫光憲笑着說道:“老臣大半輩子,輔佐高氏苟延殘喘與亂世,以爲人生就這樣,不曾想,竟然能爲宰相,輔佐陛下統一天下,此生,無憾矣!”

“朝廷還需要卿家,萬萬不可或缺!”李嘉輕聲說道。

“陛下,如今,大唐日漸安穩,唯一可慮的,就是契丹人了。”

孫光憲繼續自己的遺言,凝重地說道:“但,與契丹開戰,必須慎重,須斬其左翼,覆滅北漢,纔可言語幽州事,萬不可急切……”

說到這,他雙目失神,擡起的雙手已然放下,沒了呼吸。

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弟1119章瓜州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1261章涼意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七百零四章糊弄第七百五十七章第1287章第兩百零五章陰謀進行(下)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1226章取暖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一千零九十章人心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八百六十八章北海利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1410章危機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七百零五章嶽麓山(第三更,補)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五百一十八章戰略第七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四百九十章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1186章第三百四十七章匪徒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1199章立足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六百八十五章種豬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懾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兩百二十四章國家多難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七百六十四章教頭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兩百五十二章窟說島?庫頁島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1307章愛憐第1270章草原第1360章談話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兩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1407章禪讓第六百零八章一樁樁,一件件第1179章忽悠第九十四章番禺見聞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第一千零一十章第1199章立足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四百三十八章試射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1410章危機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九百三十四章第六百五十五章岳陽樓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