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

“走,立馬走——”

李嘉皺起眉頭,輕聲說道:“河中府待不住了!”

“喏——”張虎子愣了愣,然後毅然點頭,隨即吩咐下去。

而這邊,兩池榷鹽使則有些發懵,隨即又反應過來,臉色發白,不由得顫抖道:“陛下,不至於吧——”

“小心爲上!”

李嘉看了一眼解池,沉聲道:“朕身邊只有數千鐵騎,一旦不慎,就陷入其中,還是謹慎爲好,你也與我一起走——”

“走?去哪啊?”

“去蒲津渡——”

皇帝果斷地說道。

於是,巡視不到半天,數千鐵騎伴隨着御駕,策馬東去,直撲蒲津渡。

而這邊,解縣之中人頭涌動,最大的鹽戶張家,此時擠滿了義憤填膺地鹽戶,大家熱情高漲。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張家家主,張文虎,虎背熊腰,皮膚黝黑,身着短衫,黑張飛似的人物,大刀闊斧地坐在椅子上,目視着衆人,仿若是一頭伺機而食的野獸,雙眼中滿是殺氣:

“諸位,皇帝如今來到了咱們解縣,他這是來幹什麼的?”

“他是來掘咱們生計的——”下面立馬有人高喊道。

“沒錯,他就是來掘咱們的生計的。”

張文虎狠拍椅子,大吼道:“自古以來,咱們鹽戶就是靠鹽爲生,朝廷政鹽課,咱們不能造反,只能交。這樣一來還有點吃食。”

“而如今呢?朝廷要求咱們,只能產鹽,運賣直接轉賣出去,這樣一來,咱們還有活路嗎?”

“如果只是風吹日曬的鏟鹽,那與地裡的佃戶有何區別?大家又不是不知曉,佃戶身不由己,賣妻賣女,災荒年就得全家餓死。”

“只有咱們鹽戶這裡,才能旱澇保收,天下再怎麼亂也是要吃鹽的,如今皇帝老兒想斷了咱們的生計,咱們能答應嗎?”

“不能答應——”門內外都是鹽戶,再不濟也是個中戶,都是有錢有勢的人物,怎麼可能願意去當個佃戶呢?

吶喊聲包含着激憤,不甘,以及對於朝廷的不滿。

“絕不能答應!”張文虎咬着牙,站起身道:“咱們鹽戶,上百年來,都是提着人頭混吃喝的,哪怕是殺人不眨眼的軍閥來了,也得遵從咱們的規矩,豈能隨意被折騰?”

不能賣私鹽,那做鹽戶幹嘛,那麼大的利潤被截取,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中、上鹽戶,絕不答應。

至於下等鹽戶,還是好好的曬鹽吧,他們天生是被奴役的命,被驅使,做不來主。

中上層的鹽戶,一邊參與制鹽,運鹽,甚至參與到販賣私鹽中,賺取了大量的利潤,藉助於亂世,有錢有勢,低調不顯。

而如今,一旦有人動了他們飯碗,尤其是皇帝近在眼前時,所有人不由得蠢蠢欲動。

數千騎兵,在滲透如沙子一般的河中府早就不是秘密,利益的驅使,生活的所迫,慾望的顛覆,讓他們格外的興奮。

亂世中的皇帝,早就不稀奇了,若是能挾持皇帝,讓其斷了念想,豈不美哉?

所有人都是這般想的,唯獨張文虎思念不同:列座的鹽戶,各種家丁勢力,加一起超過萬人,都是精與爭鬥的強人,若是糾集一起,那就是一股大勢力。

皇帝被擒,天下大亂,豈不是就有機會了?

懷揣着讓威脅皇帝放棄鹽改的想法,鹽戶們義憤填膺地參與其中,不一會兒集結的兵馬就超過了萬人達到了一萬三千人之巨。

而在這時,另一大鹽戶,文家,則旗幟鮮明地反對,文宣武毫不避諱地直言道:“自古以來,從來就沒有聽說過被威脅的皇帝,假意屈服,日後則爲咱們帶來更大危難,這種謀逆之事絕對不能參與。”

張文虎聞言,冷笑道:“文老七,你是怕了吧,大名鼎鼎的文家,也不過是這般苟且偷生罷。”

“哼,文某走南闖北,党項人都遇到了,就不知什麼叫害怕,但卻怕連累到家人,謀逆之罪,可是株連三族的。”

只是,他這般潑冷水,並不起作用,鹽戶們被利益遮住了眼,奢侈的生活難以斷絕,寧死不從。

於是,鹽戶們聚兵而起,也不扯旗幟,只是在胳膊上綁了一條白布,象徵着鹽,然後浩浩蕩蕩地向着解池而去。

只是,人去池空,除了鏟鹽的鹽戶,不見騎兵的蹤跡。

而此時,射聲司姍姍來遲,在蒲津渡,李嘉看到了射聲司的情報消息。

“一羣不知死活的鹽戶——”將紙狠狠地揉起,搓成一個球,李嘉恨恨地說道:“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古人誠不欺我。”

“這天下,改革哪有不流血的?”

騎着馬,看着遠處浩浩蕩蕩,奔騰而下的黃河,李嘉沉聲道:“正好一鼓作氣,將他們消滅個乾淨。”

感慨與自己如此的狼狽,不知多年未曾體會了,多虧是騎兵,跑得快,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來人,讓河中府,絳州,晉州,慈州,隰州,派遣兵馬,將這夥鹽戶叛逆清剿乾淨——”

隨即,一行人度過了鐵索連舟固定式曲浮橋,見識到開元時期的鐵牛,鐵人,體型巨大,乃是固定蒲津渡的重要的物件。

這種規模宏大的鐵牛,每個都重達數萬斤,乃是開元盛世的集大成產品,李嘉算是大開眼界。

沒有一定的生產能力,是絕對冶煉不出的。

感慨完後,李嘉就派人守住蒲津渡,然後直接西去,來到了關中。

蒲津渡乃是關中的第五關,也是關中四塞之地最大的破綻,當初李淵就是從這裡入的關中,潼關等,如同虛設。

有些狼狽地來到關中,李嘉倒是心情不減,一邊欣賞風景,一邊沿途通知州縣,尤其是京兆府和陝西府,前來接駕。

對於解池鹽戶這件事,李嘉倒是不以爲意,但卻深思苦索起來。

這次事件,雖然有驚無險,但卻具有極大的意義,他深刻的詮釋了改革背後的阻力。

區區的鹽改,就能逼迫鹽戶造反,他對於改革阻力估計不足,但,更顯示了其鹽改的必要性。

如果鹽戶背後沒有大量的利益,怎能逼迫其不惜魚死網破?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四百零六章考場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抽籤第1225章隱情第兩百零五章文人抱怨第1390章治河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五百三十章小事第八百二十六章戰事頻繁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1173章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一千零二十章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1254章兩條腿走路第五百一十九章腳氣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四百五十三章八大院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1401章入祀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1355章山民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1184章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1284章誘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四百一十六章第五百零八章蜀奸第七百八十七章府庫充盈第1182章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1374章大喜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七百三十八章氣急第1144章後宮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五百二十五章施九龍(龍套角色出場)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八章家長裡短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八百九十二章謀劃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1348章第七百八十五章商稅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一千零七十章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五十七章好自爲之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戰慄(2)第七十九章活計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鹽業革新第八百五十章進士科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第五百三十七章人心弟1119章瓜州第1194章第1222章樂不思契丹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一千零三章崩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1314章凜然第1233章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七百八十六章第1339章第四百二十二章兵權第八百三十三章後續第1206章覬覦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